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920|回复: 14

读书对身体有7个好处——夏梦转编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3-7-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7-16 10:49 编辑

      读书对身体有7个好处
               夏梦转自《凤凰网》后整理
                u=3542183865,3240607249&fm=23&gp=0.jpg

    你是不是很久没有读纸质书了?是不是对着电脑或手机刷微博、看网页已经成了你每日的习惯?
               u=1525954315,1143545671&fm=23&gp=0.jpg
            
    近日,美国《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报道指出,读书对健康大有裨益:1.预防大脑衰老。2.减压。3.提高记忆力。4.生活方式更健康。5.注意力更加集中。6.缓解疼痛。7.治疗抑郁。那就多读书吧!
               u=3745439403,3018697636&fm=23&gp=0.jpg
    朋友,一书一世界,我们走不了万里路就读万本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7-16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诚所谓“展卷有益”是古人的名言,胡适的观点“有书赶快读”,应该没有过时!特别是一部好的小说,可以使得读者收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提高读者的身心素养,何乐不为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7-16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有益,但现在时间太紧,以后再说。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7-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7-16 11:16
诚所谓“展卷有益”是古人的名言,胡适的观点“有书赶快读”,应该没有过时!特别是一部好的小说,可以使得 ...

      是的,版主说的有理!好多人已不愿拿着书本读了,以为太浪费时间,宁可读电子书,看网页。殊不知还是读纸本的有益于身体。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统计,问;你最看不懂和不愿意读的是什么书?有一大部分说是《红楼梦》等名著。岂不叫人惊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7-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7-16 13:03
读书有益,但现在时间太紧,以后再说。谢谢介绍。

     老了的时候,手拿本书,省着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倻睐勘戡 发表于 2013-7-1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很多书,老公特别喜欢书,女儿也是,唯独我不能静下来读书,看来是要改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7-1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我每天都读书,但都在卫生间方便时读,天天都读。养成了快读法的习惯。即,一目10行。有的段落知道大概就行了,所以一目十行。需要细读的,当然还要一行一行的看。我发现,养成自学的习惯,不照听教师讲课的效果和收益差,重要的是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7-1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倻睐勘戡 发表于 2013-7-16 14:29
家里很多书,老公特别喜欢书,女儿也是,唯独我不能静下来读书,看来是要改改了。

    开卷有益,多读点书还是能给我们增加点知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7-1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7-16 17:09 编辑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7-16 15:11
实话实说,我每天都读书,但都在卫生间方便时读,天天都读。养成了快读法的习惯。即,一目10行。有的段落知 ...


       在卫生间读书这习惯男人多些。不过我在北京我家里的房子在装修时就设了书架,还有摆卡通玩具的地方。还有鲜花架子。卫生间弄得很清新,孩子在里面读读杂志,书籍或看报纸,也省了时间,有时就是看看题目。
      大鹏善于学习是大家都知道的,实话实说也是他的性格。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陌上苍 发表于 2013-7-1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小时候  那时候 没书读啊    有一本书  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看  ,现在整天游戏  电脑 ,有图书证也不去了,年轻人也许更是了  ,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6 0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