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49|回复: 4

清明寄语(二)——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复制链接]
小菊心语 发表于 2013-4-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菊心语 于 2013-4-2 22:53 编辑

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尊敬的李老师:您好!
  我是谁,恐怕您冷丁想不起来。我是那个瘦瘦的高高个儿,梳着两条齐肩小辫儿的您的学生。当年您送我去农场时,还差六天我就满十七岁了,那是19691126号。您还记得吗?这会儿,您一定记起我是谁了。
  那天,天气很冷,车站上人山人海,即将北去的列车停靠在站台上,送行的家长和亲友三五成群地簇拥在一起与就要单独闯世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我们依依惜别。我还记得那天是您领着龙镇农场二分场前来接我们的王连长和我爸爸见面。身着一身黑色棉袄棉裤,头戴一顶黄呢子面短毛棉帽子的王连长笑盈盈地跟我爸爸握手并说“放心吧,没事儿”。老师,您还告诉我的爸爸妈妈您代表学校将随列车亲自送我们到农场。您知道,这在我爸爸妈妈还没有落实政策没有平反的当时,对我们全家来说是多么大的安慰呀。现在想想老师那时也就40岁上下却能敏锐的洞察文革的荒唐,不仅安慰了我的爸爸妈妈,也让我们这些受歧视的被打入另册的孩子感到了温暖。
  我们学校一同去的有五个学生,我们班只有我一个,都是家长有问题的孩子,属于红五类家庭的学生已经先我们整班成批地去了生产建设兵团,而我们的出路只有劳改农场和插队。老师,您觉得农场条件要比插队优越些,于是您亲自到我家家访同我父母商量建议我去农场。
老师,其实我早有思想准备,这个家是没法呆了,想学习没校门儿,想去兵团不够格。豁出去了,只要有人能呆的地方我就不怕,只要别人行我就能行,天涯海角算什么,有什么了不起,家里有问题怎么了,我是我,我一定要比别人强。那段日子我常常坐在桌子前照着镜子和自己较劲。好在爸爸已经从隔离室出来了,家里似乎安稳了许多。
  老师,您还记得送我们到农场的第二天,您要返回哈尔滨了,您主动陪我在大食堂吃饭,我当时还是个很腼腆的女孩子不知道该和老师说些什么,也不会说些感谢老师的话,老师您坐在我旁边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一直低头默默吃饭的我,我只记得老师跟我说了一句话“小米饭大头菜汤挺好, 能吃饱就行”。分场的“二八”车载着老师走了,记得是我和我们学校另外一个男生在场部门口目送老师远去,好像老师您是系着一条酱紫色围脖。突突突,二八车冒着黑烟开走了,没想到这一别成为永别。
  我被分配到副业连种菜。出工的第一天,我正在菜窖里和早一年去的齐齐哈尔知青学码菜,王连长来了,见面就说“你们老师说你会唱歌,以后你把连队的文艺活动搞起来吧!”啊!我的老师,我身上就这么一丁点儿所谓的长处您都看到了,您还告诉了连长,您莫不是让您的学生在农场能发挥一技之长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明白了老师的苦心。
  老师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父亲平反后我很快入了团,一直做分场团支部宣传委员以后又入了党,连里的宣传板报文体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我还倡议办起了分场图书室,我当了班长、排长。对了,下乡头一年我就被评上了五好战士,只可惜连队把喜报寄到和我名字中间只差一个字的另一个知青家里,待到这份喜报退回农场时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连长把他直接交到我手里,又过了一年我回家探亲才把它交给了妈妈。
  老师,其实我和您在学校接触的时间很短,虽然您是我们的班主任印象中却没上几天正经课,只学了几堂正负数。但是,有一堂课我印象却很深,那天您拿着一块半圆形瓦片教我们学求圆,您说“如果在工厂里有这么一个圆形的东西摔成两半,大家看我手里拿的是小半片,我们该如何让他按原来的大小复原?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一说”同学们盯着老师手里的瓦片没有一个人举手,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听老师您讲,您从一个圆点到圆的半径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同学们被您生动的讲解深深的吸引住了。回到家里,我还一直回味着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听同学说您是三中的数学权威,如果能一直这样听您讲课该有多好,可惜后来就改成写批判文章了,再后来停课闹革命了。有一天课堂上唱起了革命歌曲,我站起来教大家唱了一首歌“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全班同学都鼓起掌来,就这么一次,没想到老师记住了我,一个很不起眼看起来很羸弱的学生。没多久,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
  老师,我在农场呆了五年,后来农场总局建医院我经农场组织部借调到医院当了办公室文书,后经推荐去医学院上学。接下来又是玩命地学习,玩命的工作直到17年前晋升副主任医师,随爱人一同调到北京工作。不久,我被调到单位党委办公室当副主任主抓党务和宣传。“非典”期间我主办的医院《简报》和撰写的文章以及我主抓拍摄的非典照片多次登在全国发行报纸上。我还创建主编了院刊和画册,这样不经意间就忙到了退休。我谢绝了老干局和单位的返聘挽留,想到留给自己的时间有限,生性就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我这下可“解放”了。老师,我参加了两个合唱团,中央电视台15频道和地方台都录制了我们的合唱演出。您能够想象得到当年你说的那个会唱歌的十六岁女中学生,现在已经六十岁的您的学生,还可以站在舞台上独唱一首《我爱你中国》、《和谐中国》等歌曲。这一切一切我都想告诉您,让您高兴,让您满意。现在我儿孙满堂,是两个孩子的姥姥,除了带孩子抽空唱歌演出外,忍不住还喜欢忙里偷闲电脑上敲敲字。日常生活比上班还忙碌,闲是闲不下来了,这也许就是我现在做的“事业”吧,我很高兴忙这份事业,乐此不疲。
  老师,我原本返城是想回哈尔滨的未能如愿。一直在外地拼死拼活地忙。最初的几年光忙着自己的事情了,知道老师也在忙工作。后来我的母亲去世了,我回家的机会更少了,和同学也断了来往。前几年回家探望病重且已八十高龄的老父亲,听我妹妹说起有一天她在大街上碰到小杰(是小时候我家邻居)她说我单位同事也是我的领导说是你姐的同学,这么多年一直在找你姐找不到,你姐老师去世前你姐几个好朋友都去看老师了,老师还特意提起你姐,你姐现在在哪儿呀?我这才记起老师和我爸爸的年龄相仿或许小几岁,还没等我返过神儿来的时候,老师已经走远了------
  上周末我哥的同学到我家做客,说起她妹妹现正在着手写系列回忆文章《大院里的故事》,我想起李老师和我哥同学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不由得勾起我对老师深切的怀念和深深的愧疚,夜不能寐。听说后来老师也未能幸免,也受到了批判。一个正当年有学识有才华的老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一批批地去了农村,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我想老师的脸上一定写着四个字——万般无奈。您的心一定很痛很痛,而当时的我们只顾着到农村大有作为去了。
时光荏苒,转眼40多年过去了,我没有机会再见到老师您,可是我心里一直有您尤其是退休后。最初唱歌没想到老师记住了我,现在唱歌充实了我的晚年生活。我多想当着您的面给您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呀!您是真正的老师,您不仅仅是园丁培育新苗,您还考虑到这株苗一定要让她成长为掺天大树,一定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您一直这样注视着您的学生,是吧。直到您生命的最后您还牵挂着她。是的,别人返城回到了父母身边,回到了老师身边,而我是一个人走的,我最终没能返城回到哈尔滨。
  老师您能原谅我这个不懂事的学生吗?老师您还在惦记着我——您班里的学生唯一一个人孤零零的去了远方那个不善言语高高瘦瘦的孩子吗?老师我这样让您牵挂我该怎样感激您呀!
表弟说,人走了再也不能见面了,好在我们还能做梦。上天让我们在梦里能够见到你想念的那个人。没错,我期待着老师您能入梦,那时让我看到您高高的个儿,方方正正的脸庞,依旧围着酱紫色的围巾,浓密蓬松略带卷曲的头发向上竖着,一双深邃慈祥的双眸向当年一样注视着我,您还是当年年轻的模样,而面对着您的是一位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妇人,她向您深深地鞠上一躬,并道一声,老师安息!
                           2013327日於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4-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寄语
师恩难忘
一股真情
感人肺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黎洋 发表于 2013-4-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情在,人走情留。思念、留恋,这是记忆中的享受。相见无望,只有怀念。

     小菊以深情的笔调、真挚的述说、流畅生动的文笔,抒发了对李老师的追忆和想念,读来感人肺腑。

     李老师是三中赫赫有名的数学大师,他的笔名叫戈侯,是我们的老邻居。他有五个孩子,女儿小河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织毛衣是跟她学的,她也是老师了,我们和小菊都是同龄人。此刻我也在怀念李老师,感谢小菊的述说,情义无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菊心语 发表于 2013-4-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4-3 08:09
清明寄语
师恩难忘
一股真情

你好,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小菊心语 发表于 2013-4-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菊心语 于 2013-4-3 23:31 编辑
黎洋 发表于 2013-4-3 10:00
人在情在,人走情留。思念、留恋,这是记忆中的享受。相见无望,只有怀念。

     小菊以深 ...


“人在情在,人走情留。思念、留恋,这是记忆中的享受。相见无望,只有怀念。”黎洋写的真好!
我看过你写的文章,情真意切、坦率真诚,我还要向你多学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4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