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417|回复: 2

转载 永远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3-2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的知青岁月
                                                                     作者  钱明铎
每年的“6.18”,在千百万知青心中已约定俗成地成为上山下乡纪念日。明年的“6.18”是知青40周年纪念日,彭湃的日子即将到来。难忘的知青经历,勾起我对那个特殊岁月的回忆及今天知青状况的感言。
1968年至1975年是知青上山下乡热浪翻滚的年代,到处洋溢着上山下乡炽热的气息。在“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引人眼球的口号激励下,68年10月我们一群血气方刚的初中毕业生带着印有哈市知青办大红印章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审批表》,豪情万丈地加入到那支激情燃烧的上山下乡大军行列,奔向“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
十七、八岁在今天看来是花季的年龄,是懵懂的岁月,但在四十年前这已经是为建设祖国的边疆和广大农村做贡献的青春年龄。冬天我们迎着呼啸的塑风挥镐刨开封冻的土层,挖壕沟修水利,豪迈地与天斗、与地斗。春天站在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旁,任沙尘吹打,播种着憧憬和希望。盛夏伴着蚊叮虫咬,在广袤的田野里“锄禾日当午”。收获的季节遇到秋雨绵绵的日子,收获的是泡how to lose ab fat减肥瘦脸霜品牌左旋肉碱牌子左旋怎么样美白怎么能快速减肥有效网点查询有效的中药增高最好去黑头产品排行榜去皱磨砂膏哪个好护肤防晒霜什么牌子好在水里的发芽麦子……。下乡的第一年我们这群在城市长大的青年学生正是好奇心、新鲜感体验的旺盛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枯燥的艰苦劳作竟像诗一般浪漫。尤其报纸、广播大量宣传报道献身黑土地的知识青年榜样金训华、张勇的模范作用和英雄事迹,使我们不断地一次又一次热血沸腾。正是在这些精神榜样的鼓舞下,我们在十几年知青生涯中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把自己的青春和聪明才智无偿地奉献给了所在的农场和兵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2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膨胀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部分知青开始考虑在当地安家立户,扎根边疆,更多的知青处于彷徨、徘徊、等待、观望状态。1977年的春雷传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机遇像天边的闪电为我们带来了一丝希冀。临时恶补的努力,考试后的焦急盼望,收到黑河师范录取通知书的欣喜若狂。感谢邓小平,感谢改变命运的好政策,高考给我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折……。
知青中有幸迈入大学门槛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知青在1979年以大返城形式回到城市,融入到了社会各阶层。虽然没有很多属于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尽管大多数知青没有高学历、没有好工作,又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历史挫折,大部分知青基本退休,成为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但他们是快乐并幸福着的。当他们相约在知青联谊会倾心交流时,那爬上岁月痕迹的双眼中不时闪烁着无怨无悔的泪花。他们在知青聚会上情不自禁引吭高歌,尽管声音已经没有当年清脆,最可贵的是那歌声的旋律还带着当年青春的气息。当他们重访当年洒下汗水,贡献青春的黑土地时,他们又一次年轻、又一次焕发青春。只有经过知青坎坷路的人,才会这么自得其乐,活得滋润潇洒。
历史的车轮已然驶过,曾被称为知青的一代人还在,而正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不管生活把知青抛到社会哪一个角落,是知青精神支撑着我们这群人走过蹉跎岁月的昨天,并为明天而顽强地生活在今天。知青经历的苦乐年华,锻造了大多数知青朋友把握定力,平淡生活,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依然平凡,但已少有咀嚼伤痕的感慨。步入老年的知青们在感受时代的和风时,又去为晚年的幸福营造新的图腾,无法释怀难忘岁月的情绪将伴随一代知青走完人生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3-3-20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我们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0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