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047|回复: 38

转载:村边的小河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3-16 16:58 编辑

2007年,在“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简报”出版期间,43团知青乔万来投稿,是一首长诗,描述兴凯湖风光。我和小鱼经过整理、打印,现转发如下:

                          村边的小河     
                                                                  作者   乔万来   43团

村旁的小河湾湾长长,
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每当想起它,
思绪就象河水潺湲,随波荡漾……
当年来到你身旁,
我们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
一代知青、兵团战士,
风华正貌、满怀理想。
那时的你呀,
河面又窄又瘦,
岸边蒿草苇塘。
夏天,
你在茅草苇蒿遮蔽下轻轻的流淌,
冬天,
你身披厚厚的白雪静卧在肥沃的黑土地上。
你是那样的赢弱,
那样的其貌不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你,是在冬日的一个晚上。
那天,
月亮向大地泼洒着水银,
大地像被镀上一层银光。
月光下,
我和杰、还有刚信马由缰
徜徉在村边的雪地上……
蓦地,
高低不平的脚下忽然变得平坦,
那感觉就像走在柏油路上。
我伏身拨开积雪,
下面是冰面晶亮。
啊!是条冰冻的小河,
只有几米宽,
却曲曲拐拐很弯很长。
河水并没有冻透,
在冰雪的覆盖下静静的流向远方。
松花江边长大的我们啊,
对江河、对水有着格外的亲近和向往。
从此,
我们同小河朝夕相伴唇齿相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面虽瘦,
却养的鱼肥虾壮。
春暖花开的时节,
找一条线绳、撅一根柳条,
拴上鱼钩就能把鱼钓上。
那银亮亮的鲫瓜子,
红唇红尾的鲤拐子,
还有黄澄澄的嘎牙子、牛尾巴,
活蹦乱跳甚是鲜亮!

去鳞去胆的活鱼下到锅里还在游荡。
“别放油!放油不好吃!”
“不红烧,红烧不鲜亮。”
不一会儿,
浓浓的鱼香开始在周围弥漫荡漾,
引得树上的鸟儿都不忍离去,
站在枝头驻足观望。
啊!雪白的鱼肉,牛奶般的鱼汤,
转眼间被我们吃得精光!
那个汤鲜,那个鱼香,
至今让我难忘。
以后的日子里我吃了无数次鱼,
可没有一次能和那时比得上!
河水炖河鱼,原味靠原汤。
做人又何偿不是这样?
啊!村旁的小河啊!
你用朴实的鲜香,
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冬日,北风呼叫天气格外凉。
值班的小战士背着一人多高的
麦草回来烧炕。
为了让大家收工回来暧一点儿,
他大把大把的添柴,
嘴里还把歌儿哼唱……
炕洞里火光熊熊,
映得小战士满面红光!
风越来越大,
拔得炕洞里的火呼呼作响。
小战士不知道,
房檐的烟囱口不时有火星窜出落在房顶上。
那是草顶的土坯房,
一排排,一行行,
这就是知青们的住房。
小战士烧完最后一把柴,
用木棍挑起炕洞里的火,
想让它尽快烧光。
然而,他挑起的火炭被呼叫的北风
成团的带到房顶上,
一阵大风顿时把浓烟变成一片火光。
支起小锅,点上干柴,
舀一盆河水。
撅一棵大葱,掰俩干辣椒,
抓一把咸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
正赶上战士们收工回来,
“不好!着火了,快救火!”
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
战士们拼命跑回宿舍,
拿起水桶、脸盆就直奔井房……
一溜小跑如穿梭,
一盆盆、一桶桶清水泼向草房。
水房里是眼电机井,
电泵把水抽入水箱。
水箱接出个水龙头,
用水就靠这个龙头放。
当时龙头已开到最大,
水泵也一直在那呼呼响。
然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转眼间大火已窜上房脊,
连成一片火的海洋。
房顶太高水泼不到顶上,
“上!快上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时迟、那时快,
我们几个迅速扒上房顶,
在上风头组成一道人墙。
我在房檐向
“井房人扎堆儿了,水供不上!”
水!水!
这时的水是何等重要,
水就是财产和希望!
猛然间,我想起那条小河!
砸开冰面在河中取水,下探出半个身子,
一只手接过下面递上来的水桶,
另一只手拉在上面的战士手上。
房上的人把一桶桶水站在高点往下泼,
房下的人把一盆盆水用尽力气往上扬。
上下夹击齐努力,火势变小不再狂。
忽然,一阵狂风平地起,
刚刚浇灭的地方又起火光。
“水!快来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缓解井房的紧张。
“快!快去!那边有条小河,
到河里去取水!”
“刚,快领他们去!”
转瞬间,
两条长蛇从河边连到火场,
象两条高速运转的传送带,
把一盆盆河水运送到火场。
房上房下两路人马齐发威,
井水河水两条水龙舞欢畅!
不一会儿,
大火变成一团团蒸腾的水汽,
房顶成了一片片黑色的炭场。
大火扑灭了!房子保住了!
望着战士们满身的泥水,
我由衷的感到了人的力量!
然而,
如果没有水,没有那条小河,
后果又会是怎样?
烈火见真金,
儿女英雄样。
啊!村边的小河啊!
你赋予了我们勇敢与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饭后,有一段闲暇的时光,
我们几个总要来到这平坦的河面上。
迎着冬日黄昏的冷风,
我们谈工作,我们谈理想……
也曾回忆过去,
也曾把未来展望,
时而低声细语,
时而慷慨激昂。
说到兴起处,
禁不住放开喉咙把歌儿唱……
也曾唱过“护士日记”,
也曾唱过“让我们荡起双浆”。
也曾唱过“我们村里的年青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曾唱过“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也曾引吭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
也曾低声吟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敖包相会”,
我们曾向往那十五的月亮。
“达板城的姑娘”,
我们也曾迷恋那双漂亮的目光。
啊!青春的激情,
在健壮的躯体内滋生、萌动,
火热的年华,
激励我们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连队是一个不大的村庄,
一条土路隔开家属区和营房。
营区内,一排排草顶的“干打垒”
排对着排、行对着行。
横排为两栋,
男女分两旁。
两房隔甬路,
门前小操场。
每天出操和点名,
我们都在门前整队,
然后带到连部前的大操场上。
每栋房为两间,
两个班的人马分别驻两厢。
房间内,
正面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像。
地当央是火炉,
炉后拖着个又宽又长的大火墙。
火墙比桌面稍高,
水泥面抹得又平又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25 11: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