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蹉跎 青春留痕 前一时期,荒友网哈分站站长张世英召集在哈的35团哈尔滨知青联谊会部分理事,荒友网“相聚太阳岛”栏目版主开会,研究落实为哈尔滨知青博物馆征集知青文物的相关事宜。 讨论中,大家紧紧围绕着征集知青文物这个中心议题,不约而同地将话题集中到自己的青春回忆上。从上世纪60年代末下乡至今,40多载春夏秋冬早已化为似水流年、过眼云烟。尽管岁月已经染白了每个人的双鬓,尽管沧桑已经布满了每个人的眉梢,但说起当年下乡时的往事,在座所有人的脸上都泛起了韶华的容光,青春的剪影重返每个人的身上。 扬友珊动情地讲述了九连安凤清、吴廉等七英雄救火的情节;庞长春沉痛地叙说了三连战友参与“11、7”扑火、救人的过程;张世英激情地提到了组建执勤连队的创业艰辛;在座的每位战友情不自禁地都历数起自己的青春往事:回忆中有几十人同睡一铺大炕的欢乐、有深夜秋翻地遇上饿狼的恐惧、有对几年一次回家探亲的向往、有暗恋自己心仪之人的憧憬、有冒着倾盆大雨前往大坎子连队放电影的惊险,还有那些在排水会战中、在清理灰窑时不幸遇难战友们的经历,以及在艰苦岁月里经受的点点滴滴。 回首往事,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当年的青春付出之所以有血、有泪、有苦、有累,是因为我们都是共和国的长子长女,伴随着祖国的成长而成长,面临着当年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也毫不犹豫地无条件承受了。但这种空前绝后的经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轰轰烈烈地下乡也好、多种渠道的返城也罢,都是为了祖国发展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因而我们的付出绝对是值得的。尽管40多年来,每个人在工作中、生活上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有了当年下乡经历的垫底,战友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到如今,总的来说还是幸福多多。 半天的研讨即将结束,所有人依然是意犹未尽,千言万语汇成一个信念:老知青们不仅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快乐健康过好每一天,更要牵手身边的每一位老知青,努力向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民幸福新目标前行,再创老知青的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