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挖人参 老方头的真实姓名如何称呼,我记不清了。记得刚到连队时,他为我们知青烧开水,那时应60多岁了,个子不高,看上去150公分左右,比水锅炉矮一截。怀里一年四季揣着个小扁酒瓶子,装着我们连队酿的高度白酒,闲来无事就抿上一口,咂咂嘴,美孜孜的。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去打热水,还没烧开,在等待的时候就和老方头唠起嗑来。他说起上山挖人参的事情,那非同一般,可付出很大辛苦换来的啊。老方头对我娓娓道来。 那是1960年前的一个夏天,大约七八月份,老方头和两个朋友上了长白山探宝,那里的深山老林里长着野人参和稀少的山珍。那个季节人参的头部有些微微的发红,容易被发现。于是他们就进发了。进山前就听说,乾隆皇帝喜欢人参将其封为“仙丹”,还曾亲笔御书一首诗。乾隆皇帝之所以能长寿,除重健身之道,当是药饵补养。还听说,日本人钟爱人参,天皇听说红参对精子缺乏症有显著疗效,便特地嘱咐皇太子服用。 上山前在山根底下先敬山神老把头(挖参人),祈求山神保佑挖参人能挖到人参。 老方头说,上山采人参,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三天两天回不来,要在山上打小宿,很辛苦啊,有时还得搭上性命。他们翻过了一山又一山,越过了一岭又一岭,走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脚下烂树叶子也越来越厚,踩在上面像踩在海绵上。各种树木也越来越密,林中没有风,抬头看树冠却在动,树冠重叠,阳光都照不进来。那里空气清新、凉爽,有一种泥土和松脂的特殊香味。后来,带去的干粮吃光了,没吃没喝了,就吃野果子,采蘑菇吃。晚上随便找来一些树枝,支起两个人字架,中间架一道横梁,油布往上一披,就是一个小窝棚,两张隔凉隔热的狍子皮往地上一铺,就是睡觉的地方。 有一天,他们三人之间拉开了距离,并排向深山搜索,为了防止因林密相互看不见走丢了,隔几分钟就用木棍敲树,或者喊几声。走了半晌,突然发现周围不一般,奇花异草盛开,空气芳香舒畅。在他们眼前发现一朵很奇特花朵,特别新鲜。发现野山参了,他们大声喊了几声“棒槌”后就给野山参扣起来了。他们守在野山参边上并没有马上挖,先在参两边用树杈支起个架子,再用一根红绳把参固定在架子上。红绳是参锁,这样做的意思是不让参跑了。 他们在方圆两米的地方挖掘,不能用铁锹类工具,只能用手挖,慢慢的一点点的,拿着一根鹿骨做的小棍小心翼翼地抠挖。人参很娇贵,不能挖断一根须,不能碰破一点儿皮儿,不然的话,可能就会大大地贬值了。他们挖了整整两天时间。 等到人参完全裸露在人们眼底下的时候,一个人用双手把它从土里捧出来,一看,全须全尾,完整的一棵野参。这株参长约七寸,主根和大拇指一样粗,颜色白黄,根、须、叶没有一点损伤,是一个四品叶,足有6两多,得100来年才能长这样。这棵野山参可够珍贵的,因为长白山上真正的野山参太稀少了。他们揭了几块青苔,又抓了几把烂树叶的土,把这些放到油布上,再把人参小心翼翼地放上,轻轻地包好,系着红布抱下山。拿到山下城里被行家鉴定为稀世珍品。一个老中医看了也说,这独参汤能救治病危的人。 老方头变卖了些家里值钱的物品,打点了其他两位兄弟,自己就留下了这个宝贝。他就指着它活着了。 这么辛苦得来的宝贵人参能随意送人吗?事隔50多年了,突然想起这些人,这些事情,还是那么鲜活,那么生动。后来听说,老方头随着孩子离开了河北队。 我多么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着,盼望有一天我们能再一次回忆那过去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