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3-11-19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空难疑点
湮没在时空里的真相:“飞机到延安上空时,因气候恶劣不能着陆,乃改变航向,不幸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坠毁。同机的13人和美军航空员4人同时遇难。”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记载都是按照这一口径来叙述的。然而,“四八空难”的幕后真相究竟如何?
周恩来的分析
对于“四八空难”周恩来总理一直心有疑虑。因为这件事情中有着许多的疑点。周总理说:当时延安只下点小雨,飞机已到延安上空,我们己听到飞机的声音了。为什么飞机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了 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1951年6月,他在接见叶挺将军的儿子叶正大时就曾对叶说:“关于你爸爸的座机为什么会失事,过去说是飞机遇浓雾撞山失事,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机上的乘客全是我们的人,其中还有我们党的王若飞、秦邦宪、邓发那样的重要负责同志,当然还有你们的父亲叶挺同志。叶将军被国民党关了五年,可他一出狱就给党中央写信要重新入党。蒋介石是很生气的,老蒋是什么人,我跟他打交道时间很长,了解他的个性。他为排除异己,利用特务做手脚很容易的。当时,延安只下点小雨,飞机已到延安上空,我们在机场迎接的人们己听到飞机的声音了。为什么飞机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了,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当然,周恩来的分析是有根据的。当时,兴县公安局参加清理失事飞机现场、直到把烈士遗体护送到延安全过程的干部顾逸之,他当时给中央写了调查报告,后来也曾写过一篇《对 “四八”坠机事件的回忆》,里面谈及了关于在飞机失事现场以现的一些问题:
官方报告分析
1998 年4 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对“四八”坠机事件的回忆》,作者是顾逸之。顾逸之早年在周恩来、李克农领导下工作,1946 年“四八”空难期间,他在晋绥公安总局工作。“四八空难”发生后,他奉命到现场负责实地调查和后事处理。他给中央详细报告了事发现场的情况,在给党中央的书面报告中,他提出了一些难以解释的疑问:
第一,飞机确实是在黑茶山失事的,不是在空中坠毁的,因为飞机撞上黑茶山侧峰巨石上面的撞痕非常清楚明显,飞机是在撞山后才爆炸起火的。
第二,从4月8 日当天黑茶山地区天气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那天飞机到黑茶山时,天上云雾很浓,驾驶人员很可能是在这种浓云密布雨雪交加的天气中,因能见度太差而撞山失事的,如果飞机再飞高一点,也不会撞上巨石了。
第三,从我们对飞机出事现场的反复搜查结果来看,一直没有发现有人为制造爆炸的可疑迹象。
第四,这架飞机本来是在西安机场降落加油,稍事停留后才起飞来延安的。西安到延安是一直向北飞行的,为什么飞到东北方向,竟然飞到黄河以东的黑茶山来了呢?
当时在飞机残骸中还发现一份迷失方向的电报稿,但当时西安北上沿途及延安的天气并不坏,美方的机长又是佩戴有飞虎臂章的老练的飞行员,不可能发生如此低级的失误。各方表明,必定是是国民党特务在仪表上做了手脚,导致电讯中断,仪表失灵,迷失航向。
但是当时苦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共中央为促成国共合作,表现了极大的真诚以争取和平谈判能够顺利进行,不给国民党留下借口,在新华社当时发布的消息中说“想系在浓雾中撞山失事的”。而“四八”空难的真相也就长期的成为一个鲜为人知的谜。
西安到延安是一直向北飞行的为什么竟飞到东北方向来了,甚至飞到黄河以东黑茶山来了呢?其中原因我们至今都不清楚,也无法分析。后来听谭局长讲,在遗物中有一份迷失方向的电报稿。但当时西安北上沿途及延安的天气并不坏,美方机长又是佩带有飞虎臂章的飞行员。这些一直在我内心存疑。
将军分析
根据这一切事实的分析,明显感到事情发生的有所突然。现已在广州军区离休的叶正大将军,凭他多年对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周恩来的分析,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第一,飞机从重庆出发到西安稍事加油后北飞延安,这中间有人登机检查,直到距延安30公里甘泉地区,一切飞行和地面无线电联系都正常。隆隆的飞机声延安机场都可以听见了。正在准备着陆之前,国民党特务做的手脚起作用了,使飞机不飞向延安,而‘竟飞到东北方向,甚至飞到黄河以东黑茶山’。第二,当时延安在下小雨,黑茶山却是山上下雪,山下下雨。就是说,黑茶山的天气比延安的天气更不好,黑茶山只有2000多公尺高,而飞机是撞在黑茶山侧峰巨石上的……才爆炸起火的……如果再飞的高一点,也不会撞在巨石上了’。飞机可以飞6000多公尺高,却在2000多公尺高度撞山,显然是国民党特务利用检查飞机时,在高度仪与罗盘上做了手脚,飞机的高度表和罗盘失灵了。第三,在遗物中有一份关于迷失方向的电报稿,这就是说,当时飞机已意识到迷航,地面指挥也知道了飞机迷航。根据这三点分析,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国民党特务在西安飞机稍停加油时将简单的定时破坏装置装到了飞机的磁罗盘和压力高度表线路上,飞机飞向延安到达甘泉地区后,磁罗盘和高度表同时失灵,致使飞机迷失了航向的高度。”
气象分析
对于这场灾祸,有后人曾质疑,是天灾?还是人祸?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的破坏?根据大量调查最终确认为不属于后者。但又有人提出,这场灾祸是不是可以避免呢?这就得从气象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无法避免。
一是由于当时国内的战乱,全国的气象观测站点很少,机组人员无法掌握和了解当时的天气状况;
二是由于当时解放区的经济条件所限,延安虽然有了气象观测站,但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局部的观测,远远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更由于当时的通讯条件所限,飞机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地面无法指挥空中机组人员向气象条件较好的方向飞行。
另外,从山西吕梁山区50多年来的气象记录总结得出,在4月份由于受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此时正是少雨、多雾、多风沙的特殊气候变化时期,此时的气象条件对飞行极为不利,当时附近又没有备用机场和备用航道,在大雾弥漫中与地面失去联系,仅靠外国飞行人员盲目飞行,后果可想而知。
真相一说
“四八”空难的事实真相是什么样的呢?当时亲自参加密谋的军统特务、已经隐居台湾多年杜吉堂在临死之前,终于道明了真相,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在1945年国共商国是的时候,国民党反动当局没有诚意,不仅在军事上破坏合作,而且在各个领域派了大量的特务破坏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1946年4月,共产党将博古、叶挺等一些重要的人物从重庆送往延安,而这次转移却被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盯上了。王平虎,是当时国民党空军调度科科长,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安插在空军中的眼线,在他接到上面的通知派出飞机后,知道了乘坐飞机的有共产党举足轻重的人物,马上电话通知远在南京的顶头上司。国民党当局得知这次飞行有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领导人物,为了破坏中共的工作,打破国共两党谈判的和谐氛围,制造事端以麻痹中共的谈判,于是军统特务就对这次飞行进行了精密的暗杀行动。
军统的头目直接找到当时在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杜吉堂,杜吉堂知道这次暗杀行动的重要性,其对象都是中共高级领导干部,因此也十分慎重。他找到其下属有关特务骨干,商议如何使这次行动做的漂亮又不容易被察觉。其中有个略懂飞机构造的特务就说:破坏飞机的飞行仪表,使飞机迷航,自然会坠落,岂不是万全之策。于是这帮罪恶的黑手,开始了他们的罪恶之旅。首先,他们找到在调度科任科长的王平虎,查到所担任飞行任务的C-47运输机的飞行记录和档案材料,同时让王平虎安排人员在飞机飞行前的例行检查中做手脚。杜吉堂找到了其手下的特务懂得机修业务的杨耀武,让其假装成机修人员,混到检修的队伍里,在检修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飞机的高度表和磁罗表反面放了磁铁。
首先要飞到西安进行加油和休息。在重庆飞西安的途中天空下起了小雨,尽管有着3000小时飞行时间美国飞虎队飞行员觉察到稍许异样,但并没有多加在意,其实当时飞机飞行的高度已有些偏低。在西安休息加油后,飞机继续向延安方向飞去。而此时的天空下起了冰雹并刮起了大风,严重的影响到了飞行,在这种情况下,杨耀武放的磁铁开始发挥更大地作用了。导航系统首先失去了作用,使飞行处于迷航状态,飞行方向不能得到保证,本来从西安飞延安应该是一直向北飞行,可是飞机却飞向了东北方向,向山西兴县飞去,甚至飞到了黄河以东的黑茶山,严重偏离了航向。而当时的情况是黑茶山地区山上在下雪,山下面下雨,能见度比较低,但是,黑茶山高度才2000多米,C-47运输机的正常飞行高度在6000米以上,作为一个资深的飞行员,也不太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可见,在高度表上的磁铁也发挥了作用。就这样,搭载中共众多高级领导的C-47在一个特意的阴谋安排下发生了事故,其真相多年来也一度鲜为人知。
烈士纪念
由于黑茶山酿成的千古大祸,这座高大而荒凉的无名山从此扬名。国家出版的地图不仅特别地标出了它的名字,而且标出了它的高度,以示纪念。
解放后,黑茶山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建起了“四八”烈士纪念馆,这座特殊的山成为了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为悼念烈士英灵,1978年建“四八”烈士纪念馆,1999年黑茶山顶建遇难处纪念厅。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八”烈士纪念馆补称王若飞纪念馆、“四八”烈士祠,位于兴县东南45公里的黑茶山脚下东会乡庄上村。距县城45公里,交通方便。纪念馆建于1960年,建筑面积378.7平方米,占地面积1730平方米,整个建筑座北向南,有大厅五个,大厅里陈列着王若飞、叶挺、邓发等烈士灵位、遗像、悼词、简历、记事碑等,陈列着烈士生前革命活动史料和图片。王若飞等5位烈士及随员的13块石刻灵位(另有两通石碑)分载着烈士简历和遇难经过。 (文图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