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2

唐德华:我的网宣故事:以笔为刃,传递时代之光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3-19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5-3-19 18:17 编辑

回首过往,加入闵行区“春申晚霞”网宣团已然整整八年。退休之后踏上网宣之路,纯属偶然。2017年初春,区委老干部局组织我们退休老同志游览莘庄梅园。活动接近尾声时,安排了智能手机应用学习与宣传环节,而这也成为我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志将组建网宣队,发挥余热讲好中国故事,以笔为刃在网络世界传递正能量。                  
起初,我内心满是犹豫。投身网宣工作需进行文章创作,作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老三届”,我并不畏惧写作的辛劳,只是担忧自己理工科出身,写作并非专长,不知能否出色地担负起这份职责。一篇优质网文,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仅用词、表达要恰到好处,网宣工作对文章时效性也有一定要求,这些对我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就在这时,老干部局领导的一番话坚定了我的决心:“网宣是老同志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绝佳途径。”作为党员,我深知组织需求便是我的使命。于是,我毅然成为网宣队的一员,就此翻开退休生活崭新的一页。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我面对电脑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笔。在整理思路、挖掘选题的过程中,我心想,既然文笔并非我的强项,那便以真诚与读者建立共鸣,分享自身的故事与思考,期望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我们这代人经历丰富:下乡十年,种菜、盖房、烧炭、种粮、开拖拉机,甚至在前线扛枪;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克服与妻女分离之苦,度过四年勤奋苦读的充实大学生活;毕业后进入机关工作十年,从科员一步步做到处长,又通过“人才引进”回到故乡上海,一切重新开始……我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努力挖掘其中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将其写成博文。这些故事蕴含着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彰显着对党忠诚、奋斗担当的信念,我坚信它们对年轻一代会有所启迪,是极具价值的网宣素材。于是,《那年我高考》《在珍宝岛前线的日子里》《将军岭烧炭记》等文章相继诞生。创作过程中,回忆细节如同在岁月的尘埃里寻宝,而将所忆所思准确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字表达更是艰难。为了精准地描述场景与情感,我常常大量查阅资料,反复修改,有时一个段落甚至要重写十几次。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分享所思所想是绝佳写作题材。庆祝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时,我深情回忆与祖国一同成长的点滴,写下《我和祖国一同成长》《从“鸿雁传书”谈起》等文章,抒发对祖国发展变化的由衷赞美。我不仅回顾历史,还思考如何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让读者真切感受时代脉搏。每个观点的阐述、每次情感的抒发,都需反复琢磨,力求真实、深刻又动人。                  、
用心观察、用情体会日常生活,能捕捉到不少值得记录的真善美故事。有次在公共厕所洗手,我发现水流温暖,原来是闵行公厕完成了升级改造。我敏锐意识到,公厕整洁程度最能体现城市文明水平,小事亦可折射城市发展变迁。我搜索相关新闻报道、查阅报刊书籍,详细了解改造情况,走访多位保洁员和工作人员收集大量一手资料,于是有了《漫话“厕所革命”》《闵行公厕升级啦》等文,篇幅虽短却凝聚心血,是我对生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的成果。                  
身边的人和事,皆是绝佳的博文素材。2019年初夏,我手术住院,老伴请了护工徐阿姨照料我。徐阿姨做事细致入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满是关切。交谈中得知,她是一名党员,从安徽六安来上海做护工多年,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尽职尽责。办理出院手续时,老伴带的现金不够,徐阿姨毫不犹豫地主动借给我们一万元,那真诚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让我至今难忘。我深知护工挣钱不易,这借钱之举,足见她的善良和对我的信任。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这份感动驱使我顾不上休息,一气呵成写下《护工徐阿姨》,文章发表后收获众多读者好评。         
我热衷于与小区保洁员、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等基层劳动群众交流,倾听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我也喜欢和退休同志聊天,了解他们的过往与现在,感受岁月沉淀的人生智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看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于是,《小区清洁工老王》《致敬!身边的劳动者》等文章应运而生。其中,《当任务下达时》被《人民网》转载,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创作的信念。                  
能在网宣路上坚持八年,除了自身热爱与责任感,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文章初稿完成后,我都会请一位在职的青年朋友审阅。她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功底扎实,文字感知敏锐。每次她都会仔细阅读,然后给出中肯又精准的修改意见。她笑称自己是我的“第一读者”,还提出写作建议:“文字最大的魅力在于适当留白,不必面面俱到,须着力渲染核心内容、合理安排详略。”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文章质量显著提升,发布文章时也更有信心。她常鼓励我:“您付出这么多精力,每段文字都藏着辛苦,更饱含回忆与幸福,一定要坚持写下去!”这些温暖话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支撑我走过许多创作难关。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我又多了个得力帮手——“豆包”AI工具。在青年朋友助力之后,它为我的创作流程带来了新的便利。它能迅捷地对文稿给出评价和修改建议。和豆包交流就像思维碰撞,我不断抛出想法,它从语言表达、逻辑结构、内容丰富度等多维度给出细致反馈。一来一回的交流中,文章一次次修改完善,直到我满意为止。AI工具为我的创作注入新活力,让我在网宣路上多了一份坚实助力。                  
八年来我发表近300篇博文,90%阅读量破万。理科生近乎固执的严谨,让每一篇文章的诞生都历经艰辛。为一个选题,我常常思索良久;为一个数据,要查阅无数资料;为论证一个观点,需反复思考、多方求证。但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让我的写作技巧日益娴熟,文章质量越来越高,读者也越来越多。许多读者给我回信,表扬、鼓励我,这些反馈让我无比感动,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有生之年,我都会牢记组织嘱托,竭尽所能写好每一篇博文,讲好每一个故事。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正能量传递至关重要。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又像一股清泉,润泽人们的心灵。我坚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我会继续阔步网宣路,用文字书写时代壮丽篇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5-3-2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工科照旧可以写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3-2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5-3-20 10:00
理工科照旧可以写文章。

建国说的很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