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ng_28I0fbo9M4-4o4pPDaA
李彪推荐
最近国际期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发表的一项关于中国居民膳食因素摄入与心血管疾病负担比例的相关研究显示,水果、全谷物和蔬菜摄入不足,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饮食风险因素,中国男性因不良饮食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饮食相关死亡率大幅上升。
2018年,在中国各省,所有饮食相关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山东,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黑龙江,出血性卒中和其他中风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是西藏,河南省与饮食相关的DALY(伤残调整生命年: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最高。这项研究强调采取干预策略改善膳食质量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负担呈上升趋势,但对各省膳食因素所致CVD负担的时间趋势和分布仍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该研究旨在全面描述2002年至2018年中国各地理区域膳食风险因素导致的CVD负担。研究发现,全谷物、大豆、坚果、蔬菜、水果、红肉和含糖饮料的平均消费量在2002年到2018年呈上升趋势。然而,除红肉和含糖饮料外,其余种类的平均摄入量仍低于中国国家膳食指南的推荐水平。
在中国,水果、全谷物和蔬菜摄入不足是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出血和其他卒中(hemorrhage and other stroke,HOS)的主要膳食风险因素。 2002年至2018年,中国男性因膳食欠佳导致的CVD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膳食相关的CVD死亡率显著增加。2018年在中国各省中,所有膳食相关死亡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最高的是山东的IHD、黑龙江的IS和西藏的HOS。而河南的膳食相关DALY最高。
小
编
读
后
感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血管疾病多发高发的环境下,除去注重医疗手段的介入外,其实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不是去医院,而是在于个体自己,就是自己要逐渐意识到适当调整自己饮食结构的重要性。在我们国家饮食结构总体呈现出肉食化的大背景下,适量减少肉食的摄入,同时适量增加水果、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这个也是治疗或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