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1-11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孙胜权 于 2024-12-25 12:46 编辑
浅谈 没有不押韵的古诗
只要是中国古代诗歌,就一定押韵,这是诗的本质决定的。 无论是诗经楚词、汉乐府还是唐诗宋词元曲,没有一首不押韵的,但有诗友不信,千辛万苦找到的所谓不押韵的古诗。 还有人说,李白那么多诗都不押韵。
诗友觉得不押韵,首先是因为汉语语音的变迁。用今天的发音读一千年前的诗,那不押韵太正常了。 但不代表诗人写的时候就不押韵。有的诗友是因为不懂得古诗词的押韵规则,近体诗和曲是一韵到底不能换韵的,而古体诗和词,是可以转韵的,特别是古风转韵甚至可以没有规则。所以常让让一些诗友误解,值得注意的是再怎么转韵,也不会有奇(ji)零韵脚的出现。 如:被诗友质疑不押韵的古诗词。《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平水运的“来”和“回”同属平声【灰】是押韵的,“发”和“雪”按普通话确实差的很多,但在平水韵里,他们同属入声,一个六月韵部,一个九屑韵部。 是常见的邻韵通押,从韵部的名字月和屑,能够依稀看出曾经读音的相似。
陈子昂的名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韵脚是者和下。在平水韵同属上声二十一马韵。另外:平声六麻韵部,包括上生马韵和去声祃韵,是古今异读的重灾区。比如:麻,车,些,在今天似乎读音不相干的字。 在平水韵里都属六麻韵部,如:贾岛的小诗《寻隐者不遇》的韵脚,也使得许多诗友困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要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去和处,在平水韵里去声六御韵,“u”和“ǜ”两个韵母也是常见的古今异读,以上例举的是中古以后的诗歌。 有官方的韵书做参考,所以相对争议不大。诗友们可以自己查查韵书基本都能解决。距今更远的上古情况就复杂多了。 目前主要有高本汉、王立和郑张尚芳三个上古拟音体系。无论哪个体系,对诗经和楚辞的押韵事实都是没有争议的,只是对于韵部的划分不同。 比如王立体系对诗经的韵部数量定为三十一部,而郑张尚芳体系为五十部,最后附上诗经《关雎》的正式标音示例。诗友若有兴趣自己读一读。
下面以《诗经》首篇《关雎》为例,标其上古音如下,此诗韵脚正好四声俱备,拟音不标调,但韵尾已点明它可能伴随的声调音高(上声收-?伴高升调,注意去声稍后韵尾-s、$$ 读-h,而-bs 幷-ds 读-s伴降调):[平33]关kroon-关kroon 雎 sha-鸠 ku
在 zluu?河 gaal之tju 洲 ju
窈qiiw?窕l'eew?淑hljuwG女na?
[平 33]
君klun-子?slu?好ghuu?逑 gu
参shrum差shral荇graa菜shuiws
左?sleal?右cwu?流mu之iju
窈qiiw?-窕l'eew?淑hljuwG女 na?
寤 as-寨 mids求gu之 tju
[人 3]
求qu之iju不pu得tuwg
寤 ŋaas-寐 mids 思 snw 服 bug
悠 luw 哉 ?suw 悠 luw 哉 ?suuu
辗ten?-转 ton?反 pan?-侧?sruxg
[上35]
参shrum 差shral荇graan菜 shuus
左?slaal?右Gwu?采shuu?之tju
窈 qiiw?-窕l'eew? 淑 hljuwc 女 na?
琴grum瑟srig友Gwu?之tjw
[去 41]
参shrum差shral荇graa菜shuns
左?slaal9-右Gwu?笔maaws之tju
窈qiiw?宽l'eew?淑hljuwG女na?
钟tjo0鼓kwaa?乐raawGs之tj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