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hDplr46CcxQRkiTiRoOYg
陈晓平推荐
深夜11点 上海的街头暂别了白日的喧闹 📍在虹口区和平公园里 一整面玻璃窗透出的亮光 在夜色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正是和平书院 一家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 每晚12点至次日清晨6点 平均约有80人次入馆 这些深夜到馆的读者都是谁呢? 记者走进馆内 与读者们进行了一场彻夜长谈 人物卡:鄢悦,34岁,沪漂
已在图书馆过夜两个多月
鄢悦是记者在图书馆认识的人中,状态最松弛的一位。凌晨一点,他从睡梦中醒来,对谈由此开始。 悦 图书馆读者: 简单来说这边性价比高,不用(花)钱,免费的。那时候来这边身上也就几百元钱,不想租(房)了,感觉(租房)有点不值得。
鄢悦是江西人,今年34岁,他已经连续在图书馆过夜两个多月了。两个多月前,他还在山东威海打工,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看到和平书院24小时营业的信息,出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向往和对24小时图书馆的好奇,他买了来上海的火车票,一下车就直奔这里。 鄢悦 图书馆读者: 主要就是好奇心,年轻的时候,老爸总在我耳边念叨北上广深,然后北上广深就剩上海(没来过)了。天气好的时候,暖和的时候,我一直都会出去走走,白天不在这儿,刻意不坐公交车,就在那走,你要一步步走、一步步看。
鄢悦说,亲人和朋友都不知道他在上海。他从小父母离异,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几年前,爷爷奶奶去世,鄢悦就几乎跟家里断了联系。从十几岁开始独自出远门,他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鄢悦常把在拼多多购买的1元1根的香肠和1元1包的压缩饼干作为干粮,他说"一个月消费,说实在的,我可以把它压到一百元以下了,之后可能会在上海找个工作。"除了能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鄢悦来到24小时图书馆 还有一个原因 ——书里能找到精神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