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54|回复: 3

荣夫人 | 丁东小群,灵魂伴侣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10-2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mp.weixin.qq.com/s/Kxcyhq041NURI3CrfM-wxQ

陈晓平推荐
开始的题目:《丁东与小群,灵魂伴侣乎?》。写到最后,觉得“乎”和“?”都不需要了。窃以为,这件事,可以坐实了。

世间真正好的伴侣并不多。灵魂伴侣的标准更高,在夫妻中占比也更低。何为灵魂伴侣,其特质在于彼此心灵上的信赖和善解,往往指两个人在思想、意识、言行、精神,观念等方面的共鸣和协同状态,所谓琴瑟和鸣。

就我对丁东邢小群夫妇的了解、透析、判断,他们俩,大致算得上灵魂伴侣。他们的好友陈为人曾有如下的话:“如果说丁东是一棵凌空挺拔的橡树,邢小群就是一棵比肩耸立的木棉。枝叶相交,根须依存,双木成林。”这话源自舒婷的诗《致橡树》,舒婷所描写的一种理想爱情。
01
一见定终身

丁东与小群,有一种因缘际会的相遇。

他们俩是山西大学的校友,但认识前不曾同校也不曾擦肩。1975年,小群大学快毕业时,有师长给她介绍丁东。师长说,有一个北京知青,在山西省调研室工作,文笔不错。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想找个北京知青。我对他说你,非北京知青,但父母曾在北京工作,她的青少年时期在北京生活。人相貌一般,但比较有造反精神。丁东一听,感兴趣。并且不在乎小群马上要分配到县里工作会造成的两地分居,他说谈得来就行。只认“谈得来”,小群觉得这人“不俗”。

首次见面,红娘在场,见了一小会,丁东就把红娘“辞了”:您不用管了,我自己联系。第二天,他约会小群到公园;又过了几天,送给小群一本手抄的自己的诗集,扉页上写有献给小群的诗:“当年号曲韵尚存,而今献给心上人。征程处处多风险,再战不必改单纯。”丁东的主动,彰显了小群的“淡定”,她想,才认识几天啊,就“心上人”。再过些天,小群分配到县里某个中学要去报到,丁东不由分说,送她去。小群交代,有人问你不要说在省委工作。结果学校有人问在哪工作时,丁东回答:工厂采购。

此后,他们有了两年的鸿雁传书,每周一封,丁东还有一些诗,比如:“相别虽两月,如度二十秋。千思凝一景,雪山共白头。”等于两月定终身的告白。

两年后,好运当头。因山西大学缺师资,1977年7月,小群被调回母校中文系任教,是年10月,两人结婚,是年底,丁东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报考去山西大学。女为师,男为生,一中文,一历史。夫妻同校。

小群说,上学时,没谈恋爱,从没有男同学向她示好,她也没发现需要主动追的。她说以她的自然条件也不容易让男生看上眼的。但她想好了,宁可独身,也不凑合。

丁东说,大学时他已结婚。

此后的日子,两人皆心无旁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0-28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0-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丁东是没有出版社的出版家。现在好了,拜互联网所赐,他们有了自己的刊物“丁东小群”,他们自写稿,自编辑,自发表。“丁东小群”是这对灵魂伴侣的夫妻店,他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打捞历史,传播真相,继续扬自由之思想,举独立之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10-28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10-28 16:02
有人说,丁东是没有出版社的出版家。现在好了,拜互联网所赐,他们有了自己的刊物“丁东小群”,他们自写稿 ...

谢谢建国的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9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