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07|回复: 5

七律 到淄博蒲松龄老先生故里

[复制链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4-5-1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4-7-10 13:21 编辑

七律     到淄博蒲松龄老先生故里


名胜古迹去未多  从无奢望到淄博
虽然表面缘烧烤  实是初衷为小说
写鬼写妖无左右  刺贪刺虐任蹉跎
晚年不第虽遗憾  一代先生四海歌

Screenshot_20240512_0736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丹阳 发表于 2024-5-12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平仄再斟酌一下吧,擘,新韵也是仄声,个见莫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浪淘沙 发表于 2024-5-12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丹阳 发表于 2024-5-12 16:42
这首平仄再斟酌一下吧,擘,新韵也是仄声,个见莫怪。

非常感谢战友字斟句酌  情义无价  曙光初照演兵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5-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他要是中举了。就没有这本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浪淘沙 发表于 2024-5-13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4-5-13 10:36
当年他要是中举了。就没有这本书了

福兮祸所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浪淘沙 发表于 2024-7-1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七律《到淄博蒲松龄老先生故里》深情地表达了对蒲松龄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敬仰和缅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首联“名胜古迹去未多,从无奢望到淄博”,开篇便透露了作者的谦逊与朴实,表示自己虽然去过的名胜古迹不多,但此次来到淄博,却并非出于奢望,而是出于对蒲松龄这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

颔联“虽说表面为烧烤,实是初衷缘世擘”,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烧烤”这一淄博的特色,与蒲松龄的文学成就相结合。表面上,人们可能只知道淄博的烧烤,但实际上,作者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探寻蒲松龄如何通过他的笔触来剖析和揭示社会现实,即“缘世擘”。

颈联“写鬼写妖无左右,刺贪刺虐未蹉跎”,这一联是对蒲松龄文学特点的精准概括。他以写鬼写妖闻名,但实际上是通过这些超自然的元素来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面。他的笔触犀利,直言不讳,从未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有所蹉跎。

尾联“晚年不第虽遗憾,一代先生四海歌”,作者在此表达了对蒲松龄晚年未能中举的遗憾,但紧接着便强调了他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成就和广泛影响。蒲松龄的文学作品传唱四海,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传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蒲松龄的文学特点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 21: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