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3-10-29 07:51 编辑
悼李克强总理 27日早晨醒来,一个噩耗令人震惊:李克强同志逝世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也太突然了!年初他才卸下总理的重担,这才半年多啊,怎么说走就走了?才68岁的黄金年龄,还没来得及休息,享受退休生活,虽不英年,也是早逝啊!从来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疾病,怎么就心脏病突发了?真的不愿相信,不敢相信,千般不舍,泪涌如柱! 想想也是,十年总理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超负荷地工作,超强度的压力,积劳成疾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英雄! 总理,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称呼,是一个神圣的职务,是一副极具挑战性的千钧重担。周总理以其鞠躬尽瘁的崇高形象活在人民心中,李总理继承了周总理的遗志,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在全国人民中传颂。一句句铿锵不移的话语,一段段春意暖心的佳话,一步步风雨兼程的脚步,一幅幅与工农畅谈的笑脸,……,如在昨天,犹在眼前。 总理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他用53分钟宣读完了报告的摘要内容,当他念到最后一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后,全场掌声长达37秒。在总理报告期间全场掌声30多次,充分表达了全体代表、委员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府工作成绩的肯定!经久不息的掌声,阵阵的赞许,满满的敬意! 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他坦率地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一位农民朋友感慨道:“您月薪一万多,我是一千多,在您那里,我们没有被平均!”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直面问题,勇往直前,这才是敢作敢为的好领导。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公安部门要求出国旅游证明“你妈是你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还要处、司长‘把关’”等怪现象,李总理义正辞严,一针见血,立行立改,广受好评。 在我的印象中,李总理总是谦虚谨慎,深入实际,求真务实,不讲空话、大话、套话、官话,都是大众话,接地气,惠民生,敢担当。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奔赴到哪里。义乌小商品城、武汉抢险救灾、煤矿石化事故现场、三年抗疫大考……,使中国经济在错综复杂、艰难险阻的环境中稳步增长,呕心沥血,砥砺奋进,实属不易! 李克强总理曾在河南担任省长、省委书记,为中原崛起贡献卓著。他的夫人程红是河南人,河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河南姐夫”,他成了河南人的亲戚,河南人的骄傲。这个民间称呼多么亲切贴切,是多么崇高难得的口碑啊! 一位网友在悼念李总理的评论中感慨地写道:“在您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让人民满含热泪,就说明你把人民放在了心中!” 李克强总理还有一个身份:知青。1974年3月下乡,1974-1976年为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1976年入党,1976-1978年为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四年多的农村知青生活奠定了他的人生底色,了解国情,心系百姓。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知青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坚强卓绝、无私奉献。他不愧为中国知青的典型代表,中国知青的骄傲。 李克强总理走了,走的突然,走的急促,走的让全国人民揪心不舍,痛惜不已。但他的百姓口碑、伟大形象、丰功伟绩却永留人间。 智者千古,仁者永恒! (写于2023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