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0

“首阳”之后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3-6-20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阳”之后
唐德华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我始终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小心翼翼做好“三件套”和“五还要”防护措施,幸运躲过元旦、春节、元宵节,安全渡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却在“五一”节后第二波感染高峰里中招

        6月4日周日,早晨起床后感觉喉咙有点发毛,起初没太在意,结果午休后嗓子愈发难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阳”了,赶紧做抗原测试,果然“两条杠”,再测体温37.5℃有点低烧。我立即电话给女儿女婿,让她们送我去区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到了医院,我拖着病体按要求先到急诊大楼服务台预检、挂号,再到发热门诊候诊。预检时测体温38.5℃,还好排在我前面只有十多位发热病患,人不算多,心里稍稍平静了一些。东西两侧走廊都有座椅,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我选择在敞开式的西侧走廊候诊。约40多分钟后轮到我进诊室。医生听我叙述发病经过后告诉我,小分子抗病毒药需要化验血指标,便开了化验单让我重新回到急诊大厅付款抽血。因为身体不适,等待验血报告的近1个小时感觉有些漫长。为了尽早返家休息,我半小时后便尝试去机器上自助打印报告单。第一次没有成功,几分钟又试了一下,化验单成功“吐”出。拿着验血报告返回发热门诊,被告知要“召回等候”重新排队,前后折腾了近3小时,终于开好药回家。

        到家后我开始自我隔离,单独住一个房间,关好房门。和老伴沟通好,三餐由她做好送到房门口,无接触取送。我平时不下楼,洗漱如厕单独使用二楼卫生间。我换掉衣服,清洗双手,服用小分子药后躺下想休息下,却又担心老伴被感染,于是起身电话里反复叮嘱她在家也要戴好口罩,并通知钟点工阿姨暂时不要上门。安排好家中诸事,心中稍微松快些,量了下体温仍是37.8℃的低烧。强撑着吃了晚饭,我便迷迷糊糊睡了。

        低烧一宿,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口干舌燥。打开房门,小桌子上摆满我喜欢的早点,热牛奶、杂粮粥、煮鸡蛋(此前每天吃一个,病中为补充蛋白质又增加半个)和看着就让人食欲大振的两片香煎午餐肉、一块鲜奶小方。原来老伴5点不到就起床忙着做早餐。女儿知道我喜欢吃奶油蛋糕,也一早送了来。

        吃完早饭,我想着应该向网宣团功能性党支部的同志报告一下病情,便在支委会微信群中简述了自己发病和治疗经过,并叮嘱其他同志做好防护,注意身体。很快,党建科工作人员和支委会同志纷纷微信我表示慰问并询问病情。同志们问寒问暖,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区老干部大学合唱班歌友老Y,退休前是区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士,在年初感染新冠时也有服用小分子药治疗的经历。他嘱咐我好好休息,按医嘱连服5天小分子药,还耐心地为我解释新冠治疗相关知识,告诉我这波感染中病毒毒性较弱,估计很快就会痊愈。老Y的微信,使对新冠心存畏惧的我心里踏实许多。

        感染新冠的第三天早晨,我遭遇了传说中的“刀片嗓”。体温降到36.5℃正常了,喉咙却开始像吞刀片一样疼得厉害,无论吞咽食物还是喝口水,仿佛都牵动着一根根痛觉神经。弟弟得知我病情后,推荐我服用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女儿在外卖平台上下单,上午我就收到药。口服液的主治功能写着“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吃了两天,药效显著,嗓子不太疼了。

        为早日康复,我不仅按时吃药,还尽量多喝水、多休息、多吃高蛋白食物。老伴也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丰富早点品种,午餐和晚餐除了鸡、鸽子、鱼,还增加了鳝鱼、河虾等河鲜。为了让我多吃点,她变着法子烹饪,鸽子有煮鸽子汤、红烧鸽子,鸡除了烧汤,还有辣子鸡、红烧鸡块等。我顿顿胃口不错,身体恢复得也快些。

        从感染新冠到连续三天抗原阴性,前后九天时间。“首阳”是一场劫难,是家人的悉心照料和朋友的关心慰问帮助我战胜病毒。换个角度想,“阳”后仿佛“靴子终于落地”,康复后的机体免疫力让人在一段时间内不用为病毒提心吊胆。这些日子里我思考了很多,看清生命的脆弱和宝贵,看到家的温馨和亲情的可贵,体会了朋友的真诚和帮助。这一切让我懂得,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