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60|回复: 3

林彪拒绝挂帅入朝并非生病,聂荣臻一句话道出真相:与心理有关!

[复制链接]
大雁 发表于 2023-2-1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雁 于 2023-2-16 23:43 编辑

林彪拒绝挂帅入朝并非生病,聂荣臻一句话道出真相:与心理有关!
寻史奇谈历史
2023-02-01 11:00来自安徽

1950年10月19日,彭老总率领志愿军6个军的部队跨过鸭绿江,正式加入抗美援朝,开启了3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打出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优异战果。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中央对总司令的人选出现过争议,最早毛主席想要让粟裕担当这一大任,但是粟裕的身体不好,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操劳指挥。
9986f37973b1bb9e81e03f04ede0c69b__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1/ef760c.jpg
后来毛主席点将林彪,然而他却以身体原因不愿意入朝作战,最后才是彭老总临危受命,担任志愿军总司令,全权指挥前线数个兵团的大规模行动。
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不难发现林彪的生病借口十分突兀,聂荣臻后来回忆的时候,也聊到了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聂荣臻元帅认为林彪不愿入朝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他要放弃这个机会呢?

云台拜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北朝鲜在斯大林的示意下,发动了统一战争,并且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就将战线推到了釜山,差一步就能将韩国赶下海。
然而美国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失去控制,韩国又实在烂泥扶不上墙,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亲自上场,派出7万余名美军登陆仁川,随后夺取汉城,威胁北朝鲜的退路。
前后夹击之下,北朝鲜进退失据,很快败退下来,不仅丢掉了之前打下来的众多土地,还被美韩联军一路推到了老家,眼看就要全境失守,情况危如累卵。

这次统一战争本来就是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进行的,现在遇到了困难,当然要向老大求助,可是苏联不想正面和美国发生冲突,因此一再推诿,只承诺提供援助。
但是这些援助缓解不了局面,北朝鲜军队在美国大兵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前线频频告急,没有办法的朝鲜领导人只能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帮助自己一把。

这个时候,中央领导人对要不要出兵朝鲜展开讨论,一部分人不想和美国对上,因此想要坐看局势变化,另外一部分则强硬很多,提出出兵请求,要和美国人碰一碰。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先组织起一支部队,在东北边境地区时刻准备着。提前做好准备永远是没错的。因此1950年7月2日,东北边防军成立,主要抽调四野的主力部队,加强了炮兵和空军。
毛主席思考良久后,决定派出部队进入朝鲜作战,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确确实实威胁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展现态度,不能因为美国的强大就处处退让。

1949年8月27日,美军轰炸机轰炸我国安东,美国将领的态度更是嚣张,叫嚣着要侵略东北,这种外部压力一下子激起了国内的反抗声浪,主战的声音越发强烈。
最后毛主席一锤定音,决定派兵干涉,一边继续抽调部队,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实力,一边在全国范围内备战,后勤和军事指挥上的各项事务都开始筹备起来。
蛇无头不行,一支部队要有合格的军事主官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早在东北边防军组建的时候,毛主席就让粟裕担任司令,负责指挥这个一度加强到70万人的庞大集团。

粟裕被誉为“军神”,曾经在解放战争中指挥过数十万的大兵团作战,之前还负责解放台湾的战事,是公认的帅才,也是毛主席心中最信赖的入朝作战指挥官,对他寄予了厚望。
然而粟裕的身体无法满足条件,淮海战役时期,他7天7夜没有合过眼,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就被查出了高血压和肠胃病,病痛折磨的他甚至很难入睡,只能在青岛养病,无法继续操劳军事。
于是派谁入朝作战就成为横隔在中央领导面前的难题,这个人必须要有足够威望和军事指挥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带领战士们打胜仗,这个云台拜将的人选会是谁呢?

一番周折
粟裕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指挥,毛主席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林彪。之所以会是他,主要考虑林彪的指挥天赋在我党众将中名列前茅,55年授勋的时候名列元帅第三。
另一方面,林彪曾经指挥四野多年,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十分了解,再加上带领的入朝作战部队主要是四野的老底子,让他这个老领导回到岗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事实上,林彪很早的时候就从广州回到北京,参与到之前政治局的多次会议,几乎算是从头到尾了解朝鲜战争,心中早有判断,也对战局情况最为了解。

但是也正是因为全面了解了朝鲜战争前因后果,林彪对美军的强大战斗力有更透彻的认识,他远远没有做好和美国开打的准备,无论心理还是行动上都是如此。
因此当7月份粟裕被送到青岛养病之后,林彪就开始担心毛主席会来让他担任入朝作战总指挥,毕竟他是最好的人选,心中想了无数借口,想要找办法推掉这件事。
果然毛主席找到林彪,先是询问他对朝鲜战场的看法,强调了入朝作战的必要性,然后开始讨论入朝作战的指挥问题,开门见山的想要林彪担此重任。

在开口之前,毛主席也有过考虑,林彪在对入朝作战的事情上并不上心,他最后决定参战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表示保留意见,明显不愿意这个时候开战。
但是这次作战的重要程度极大,可以说是国战,其结果影响未来中国数十年的国运,必须要一个能够信任,而且能力足够强的将领担任总指挥,这个人选明显只能是林彪。

因此不管林彪之前表现的怎么不情愿,毛主席都要亲口问一问,看一看这位心腹大将的态度,让他心里有底的同时,也对下一步动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林彪知道这个询问早晚会来,因此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以身体有恙当借口,最终还是不愿在这个脆弱的节骨眼上开战,这让坐在对面的毛主席心中不由的有些失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

从实际考虑,林彪的身体确实不好,红军时期多次担任开路先锋,经常风餐露宿,身体上有暗伤,抗战时期又遭到友军误伤,一度离开战场,去苏联治病。
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林彪仍然没能痊愈,经常表现出畏光怕风的症状,是带兵指挥部队作战,后来战况紧急,也一直没能好好休息,这次又遇上朝鲜战争,实在没有时间。
但眼下的情况,林彪挂帅是最好不过的,他也在此前休息了不少日子,身体情况已然好转,因此毛主席还是希望能够说动他。

尘埃落地
但毛主席思考片刻后,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林彪的请求,安慰他好好养病,有什么需要可以向组织上提出,然后还安排自己的私人保健医生给他检查病情,希望他能早点痊愈。
虽然毛主席也明白林彪不单单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拒绝这次挂帅,但他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愿意,毛主席也不好再多说其他。
于是在对外宣布上,毛主席认可了林彪身体出现问题的借口,放弃让他担任入朝作战总指挥的想法,然而问题远远没有结束,到底应该让谁负责指挥事宜呢?

这时候有中央领导提议说让徐向前元帅担任总指挥,毛主席笑而不语,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反而让周总理邀请彭老总从西北回京,看起来心中更加倾向于彭老总。
1950年10月4日,彭老总匆匆赶到北京,事先并不知道毛主席找他来有什么事情,只是静静听大家的发言,听着听着,他才琢磨出一些味道,原来入朝作战缺少一个总指挥。
第二天彭老总来到中南海,正面回答了毛主席他对于入朝作战的想法和态度,坚定的站在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这一边,赢得了毛主席的热烈赞誉。

接着主席询问彭老总是否愿意指挥入朝作战的部队,彭老总坚定的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困扰许久的指挥人选终于尘埃落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任司令员确定。
在交代完作战任务和目标后,彭老总立即飞往东北,准备熟悉人员和战备,负责安排各支部队的入朝事宜,做好前期工作,应对美军巨大的军事威胁。
最终彭老总临危受命,以极高的勇气和自信当选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青史留名。

心理因素
1950年10月19日,准备就绪的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老总指挥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开始和美军作战,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杀伤敌人,赢来一场又一场胜利。
这就给远在国内的林彪带来很多的质疑声,很多人怀疑他当初称病不去朝鲜指挥战斗不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对此林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林彪说他不熟悉美军的作战特点,更没有出国作战的经验,再加上身体有病,担心仓促间出征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因此没有接受毛主席递过来的指挥权。

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让人接受,因为在粟裕去职之后,所有人内心都知道林彪是下一任指挥的最好人选,甚至都已经内定下来他要担任这个职务,带领中国军队入朝作战。
毕竟林彪指挥四野打过多次战役,和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硬碰硬,熟悉东北的地形地势,麾下曾经还有5万朝鲜族官兵,和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关系很好。

志愿军的主体部队主要就是四野的老兵,林彪这个指战员回到岗位是应有之义,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林彪相比于他人的优势,也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但是林彪却拒绝了这次指挥部队的机会,以生病为借口,将自身得失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不仅失去了绝好的机会,而且还让自己失去了好名声,受到极多的讨论。

聂荣臻元帅就曾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这件事,他说:“林彪之所以不愿意入朝作战,主要还是心理原因,他惧怕美军的先进装备和强大战斗力,因此托病不去。”
不管林彪怎么样,最终是彭老总扛起了中国志愿军司令的大旗,带领“最可敬的人”和美国军队进行异常困难的战斗,用恰当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打服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
彭老总率领部队刚入朝的时候,恰逢美国兵锋最盛,带着反推朝鲜的凶猛气势,一头撞上了人民志愿军,双方立刻就爆发了激烈冲突,原本平静的战场再次起了波澜。

对于美国参战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彭老总在接受任命的时候当然深入考虑过,新中国和美国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追上的,和这样的强敌作战需要格外小心。
而且美国携带着打赢二战的精气神,从步兵装备到炮兵,装甲兵,空军,海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这不是仅仅靠意志就能打赢的战争,对指挥官和基层士兵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便有这样的不利条件,彭老总仍然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总指挥的命令,因为这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新中国需要一个指挥官,那么他就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尽一份力。

而彭老总也为在战场上的战士,以及作为后辈的我们做出了榜样与表率。他作为革命先辈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临危不惧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希望我们在面对危难之时,也能坚持本心、临危不乱,将家国情怀铭记在内心!
2023-02-01 11:00来自安徽

1950年10月19日,彭老总率领志愿军6个军的部队跨过鸭绿江,正式加入抗美援朝,开启了3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打出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优异战果。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前,中央对总司令的人选出现过争议,最早毛主席想要让粟裕担当这一大任,但是粟裕的身体不好,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操劳指挥。

后来毛主席点将林彪,然而他却以身体原因不愿意入朝作战,最后才是彭老总临危受命,担任志愿军总司令,全权指挥前线数个兵团的大规模行动。
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很多人不难发现林彪的生病借口十分突兀,聂荣臻后来回忆的时候,也聊到了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聂荣臻元帅认为林彪不愿入朝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他要放弃这个机会呢?

云台拜将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北朝鲜在斯大林的示意下,发动了统一战争,并且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就将战线推到了釜山,差一步就能将韩国赶下海。
然而美国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失去控制,韩国又实在烂泥扶不上墙,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亲自上场,派出7万余名美军登陆仁川,随后夺取汉城,威胁北朝鲜的退路。
前后夹击之下,北朝鲜进退失据,很快败退下来,不仅丢掉了之前打下来的众多土地,还被美韩联军一路推到了老家,眼看就要全境失守,情况危如累卵。

这次统一战争本来就是金日成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进行的,现在遇到了困难,当然要向老大求助,可是苏联不想正面和美国发生冲突,因此一再推诿,只承诺提供援助。
但是这些援助缓解不了局面,北朝鲜军队在美国大兵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前线频频告急,没有办法的朝鲜领导人只能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够帮助自己一把。

这个时候,中央领导人对要不要出兵朝鲜展开讨论,一部分人不想和美国对上,因此想要坐看局势变化,另外一部分则强硬很多,提出出兵请求,要和美国人碰一碰。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先组织起一支部队,在东北边境地区时刻准备着。提前做好准备永远是没错的。因此1950年7月2日,东北边防军成立,主要抽调四野的主力部队,加强了炮兵和空军。
毛主席思考良久后,决定派出部队进入朝鲜作战,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确确实实威胁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展现态度,不能因为美国的强大就处处退让。

1949年8月27日,美军轰炸机轰炸我国安东,美国将领的态度更是嚣张,叫嚣着要侵略东北,这种外部压力一下子激起了国内的反抗声浪,主战的声音越发强烈。
最后毛主席一锤定音,决定派兵干涉,一边继续抽调部队,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实力,一边在全国范围内备战,后勤和军事指挥上的各项事务都开始筹备起来。
蛇无头不行,一支部队要有合格的军事主官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早在东北边防军组建的时候,毛主席就让粟裕担任司令,负责指挥这个一度加强到70万人的庞大集团。

粟裕被誉为“军神”,曾经在解放战争中指挥过数十万的大兵团作战,之前还负责解放台湾的战事,是公认的帅才,也是毛主席心中最信赖的入朝作战指挥官,对他寄予了厚望。
然而粟裕的身体无法满足条件,淮海战役时期,他7天7夜没有合过眼,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就被查出了高血压和肠胃病,病痛折磨的他甚至很难入睡,只能在青岛养病,无法继续操劳军事。
于是派谁入朝作战就成为横隔在中央领导面前的难题,这个人必须要有足够威望和军事指挥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带领战士们打胜仗,这个云台拜将的人选会是谁呢?

一番周折
粟裕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指挥,毛主席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林彪。之所以会是他,主要考虑林彪的指挥天赋在我党众将中名列前茅,55年授勋的时候名列元帅第三。
另一方面,林彪曾经指挥四野多年,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十分了解,再加上带领的入朝作战部队主要是四野的老底子,让他这个老领导回到岗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事实上,林彪很早的时候就从广州回到北京,参与到之前政治局的多次会议,几乎算是从头到尾了解朝鲜战争,心中早有判断,也对战局情况最为了解。

但是也正是因为全面了解了朝鲜战争前因后果,林彪对美军的强大战斗力有更透彻的认识,他远远没有做好和美国开打的准备,无论心理还是行动上都是如此。
因此当7月份粟裕被送到青岛养病之后,林彪就开始担心毛主席会来让他担任入朝作战总指挥,毕竟他是最好的人选,心中想了无数借口,想要找办法推掉这件事。
果然毛主席找到林彪,先是询问他对朝鲜战场的看法,强调了入朝作战的必要性,然后开始讨论入朝作战的指挥问题,开门见山的想要林彪担此重任。

在开口之前,毛主席也有过考虑,林彪在对入朝作战的事情上并不上心,他最后决定参战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表示保留意见,明显不愿意这个时候开战。
但是这次作战的重要程度极大,可以说是国战,其结果影响未来中国数十年的国运,必须要一个能够信任,而且能力足够强的将领担任总指挥,这个人选明显只能是林彪。

因此不管林彪之前表现的怎么不情愿,毛主席都要亲口问一问,看一看这位心腹大将的态度,让他心里有底的同时,也对下一步动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林彪知道这个询问早晚会来,因此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以身体有恙当借口,最终还是不愿在这个脆弱的节骨眼上开战,这让坐在对面的毛主席心中不由的有些失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

从实际考虑,林彪的身体确实不好,红军时期多次担任开路先锋,经常风餐露宿,身体上有暗伤,抗战时期又遭到友军误伤,一度离开战场,去苏联治病。
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林彪仍然没能痊愈,经常表现出畏光怕风的症状,是带兵指挥部队作战,后来战况紧急,也一直没能好好休息,这次又遇上朝鲜战争,实在没有时间。
但眼下的情况,林彪挂帅是最好不过的,他也在此前休息了不少日子,身体情况已然好转,因此毛主席还是希望能够说动他。

尘埃落地
但毛主席思考片刻后,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林彪的请求,安慰他好好养病,有什么需要可以向组织上提出,然后还安排自己的私人保健医生给他检查病情,希望他能早点痊愈。
虽然毛主席也明白林彪不单单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拒绝这次挂帅,但他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愿意,毛主席也不好再多说其他。
于是在对外宣布上,毛主席认可了林彪身体出现问题的借口,放弃让他担任入朝作战总指挥的想法,然而问题远远没有结束,到底应该让谁负责指挥事宜呢?

这时候有中央领导提议说让徐向前元帅担任总指挥,毛主席笑而不语,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反而让周总理邀请彭老总从西北回京,看起来心中更加倾向于彭老总。
1950年10月4日,彭老总匆匆赶到北京,事先并不知道毛主席找他来有什么事情,只是静静听大家的发言,听着听着,他才琢磨出一些味道,原来入朝作战缺少一个总指挥。
第二天彭老总来到中南海,正面回答了毛主席他对于入朝作战的想法和态度,坚定的站在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这一边,赢得了毛主席的热烈赞誉。

接着主席询问彭老总是否愿意指挥入朝作战的部队,彭老总坚定的答应了下来,就这样,困扰许久的指挥人选终于尘埃落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任司令员确定。
在交代完作战任务和目标后,彭老总立即飞往东北,准备熟悉人员和战备,负责安排各支部队的入朝事宜,做好前期工作,应对美军巨大的军事威胁。
最终彭老总临危受命,以极高的勇气和自信当选人民志愿军总司令,青史留名。

心理因素
1950年10月19日,准备就绪的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彭老总指挥第一批入朝的6个军开始和美军作战,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杀伤敌人,赢来一场又一场胜利。
这就给远在国内的林彪带来很多的质疑声,很多人怀疑他当初称病不去朝鲜指挥战斗不是因为身体原因,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对此林彪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林彪说他不熟悉美军的作战特点,更没有出国作战的经验,再加上身体有病,担心仓促间出征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因此没有接受毛主席递过来的指挥权。

这样的说法显然不能让人接受,因为在粟裕去职之后,所有人内心都知道林彪是下一任指挥的最好人选,甚至都已经内定下来他要担任这个职务,带领中国军队入朝作战。
毕竟林彪指挥四野打过多次战役,和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硬碰硬,熟悉东北的地形地势,麾下曾经还有5万朝鲜族官兵,和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关系很好。

志愿军的主体部队主要就是四野的老兵,林彪这个指战员回到岗位是应有之义,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林彪相比于他人的优势,也是他军事生涯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但是林彪却拒绝了这次指挥部队的机会,以生病为借口,将自身得失放在了国家利益之上,不仅失去了绝好的机会,而且还让自己失去了好名声,受到极多的讨论。

聂荣臻元帅就曾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这件事,他说:“林彪之所以不愿意入朝作战,主要还是心理原因,他惧怕美军的先进装备和强大战斗力,因此托病不去。”
不管林彪怎么样,最终是彭老总扛起了中国志愿军司令的大旗,带领“最可敬的人”和美国军队进行异常困难的战斗,用恰当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打服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人。
彭老总率领部队刚入朝的时候,恰逢美国兵锋最盛,带着反推朝鲜的凶猛气势,一头撞上了人民志愿军,双方立刻就爆发了激烈冲突,原本平静的战场再次起了波澜。

对于美国参战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彭老总在接受任命的时候当然深入考虑过,新中国和美国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追上的,和这样的强敌作战需要格外小心。
而且美国携带着打赢二战的精气神,从步兵装备到炮兵,装甲兵,空军,海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这不是仅仅靠意志就能打赢的战争,对指挥官和基层士兵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即便有这样的不利条件,彭老总仍然毅然决然地接受了总指挥的命令,因为这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新中国需要一个指挥官,那么他就站出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尽一份力。

而彭老总也为在战场上的战士,以及作为后辈的我们做出了榜样与表率。他作为革命先辈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临危不惧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希望我们在面对危难之时,也能坚持本心、临危不乱,将家国情怀铭记在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3-2-17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林彪指挥四野打过多次战役,和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硬碰硬,熟悉东北的地形地势,麾下曾经还有5万朝鲜族官兵,和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关系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3-2-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3-2-17 10:56
毕竟林彪指挥四野打过多次战役,和国民党最精锐的部队硬碰硬,熟悉东北的地形地势,麾下曾经还有5万朝鲜族 ...

多谢留言点评。祝荒友冬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3-2-1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240b6ebc40d447afca1c7ce69913abbc__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1/7126e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31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