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影视专稿561“我的九月”系列报道之二十四
梅州之行: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这个话题要不要说? 写文之前,颇费思量。 这个话题我不说,恐怕读者猜十遍也不会猜到我要说什么。 我要说的话题是,在梅州感受到的厕所文化。
巧的很,今天,11月19日,恰好是“世界厕所日”。 真是“不上网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居然还有“世界厕所日”。 “世界厕所组织”,是个非政府性组织,成立于2001年,由新加坡洗手间协会、日本厕所协会、韩国清洁厕所协会以及台湾的厕所协会联合创立,总部设在新加坡。这组织致力于全球性的厕所文化,倡导厕所清洁、舒适、健康,目前已有40多个成员。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提供的数据,每人每天大约上厕所6-8次,人的一生约有两年时间耗费在厕所里,可见如厕不可忽视,大有学问。印度更有一家厕所博物馆,向人们全面展示厕所从诞生到现在的历史及文化的,其陈列品包含各个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厕所展品,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厕所文化的马桶发明,更是人类文明走向进步的标志。
世界厕所组织定每年的11月19日为世界厕所日,并会在不同地方举行世界厕所高峰会议,2010年的厕所峰会已在美国费城举行,与会人士已公认厕所文化涉及人权问题。最欠缺厕所的国家是印度,在露天如厕的人近6亿4千万,相比之下,中国只有5千万人在户外如厕,占13亿人口的4%,而且每年在中国销售的马桶高达2千9百万个,是美国的两倍,也可说是一种进步。 厕所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厕所文化一般指在厕所里的标语而产生的文明或不文明的文化现象;而广义的厕所文化则是指有关厕所的建设、开发、利用、维护和文明用厕的宣传教育等等。 在中国的历史上,谈论厕所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厕所这个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有关中国厕所的论著也很少见到,因此在公厕文明的教育上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厕所是使人放松、振奋和感到享受的圣地。人们必须关注所有公共厕所设施的更新改造,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个良好的厕所环境体现了对于使用者的尊重,反过来,使用者也会尊重它,这样,人们的举止也相应地变得越来越文明。 我们现在如厕,经常会看到“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等类的标语。
我到宁夏旅游,找厕所会看到“轻松一刻处”。在台湾旅游常看到很多厕所的指示牌上写着“化妆室” 据说美国总是把厕所称为“休息室”。 日本宾馆的抽水马桶非常考究:马桶坐圈是用电预热的。大便之后,可以摁动马桶右侧的电钮,便有一股细小而压力颇大的温水水柱喷了出来,把便处冲洗得干干净净。并非四星、五星级宾馆,才会有这样讲究的抽水马桶,公共厕所里也是这样的马桶,只是马桶坐圈没有用电预热而已。2003年我家迁入带有电梯的高层建筑里时,就花3000多元在卫生间装上了这样高级的马桶,很方便的。起码我每天读书读报的时间都在卫生间的环境里。其他时间不是在外就是在电脑前上网啦。 德国的公共卫生间,卫生纸上一般都印着一些广告和书籍。很多出版公司也纷纷将新书的一些精彩章节印在卫生纸上,供如厕的人阅读。后来因为效果不错,政府也将一些公告文学作品影印在卫生纸上,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卫生间文化。不必担心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因为这纸上的字都是采用无害的材料。德国人也真够浪漫的,一边如厕,一边欣赏海涅的诗歌,让卫生间充满着温馨和文化氛围! 但是在中国,我们还没有窥见真正的厕所文化,厕所广告却风靡起来,性保健类,办证的,按摩的,买各种作弊工具的,到处都是这些的广告,电话号码。在梅州长途客运站,我们等候乘车回广州时,在公共卫生间里,我竟然看到了“寻同性伴侣”的,甚至卖“白粉”的、卖枪支的、卖假币的等广告,掺不忍睹,这与厕所文明的文化简直就是千壤之别。我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清理这些污秽的电话广告。 但是,在我们居住的“雁南飞”山庄里,宾馆卫生间无论是客房里的还是走廊里公用的,形象却是相当好的,清洁,无味。
我在如厕后,不肯走。吸引我的是卫生间装点的装饰画,配上的文字有意,有趣,耐看。于是我干脆回房间取出照相机再回到卫生间拍照。管理员不但不制止我,还提醒我:“有门遮挡的马桶间的门上也有有趣的文字和画。”于是,我都拍了下来。 你看—— “千万人的失败,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莎士比亚” “经验使人犯新错误,而不是重复以往的错误。——佚名” “愿所有的日子都比不上明天的光辉。——H.杰林” “成功使我获得了自由。——斯皮尔伯格” “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是片面的。——吴稼祥” “闲暇时有书读书,无书读心,无书无心读自然。——吴稼祥”
这里晒晒,是不是有趣?
2012年11月19日大鹏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