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69|回复: 0

知青不老 与时俱进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5-2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礽苏说:今天在院听报告,由三位老科学家讲述他们所经历的科技人生和创新贡献(图1~图3)。这讲座对年青的科技人员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对我们这些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也是一种科技人生的亲切回忆,里面饱含着失败的苦痛,也充满着成功的喜悦…受益匪浅。
讲得最好的是原副院长孟智启(图1)。他像说故事那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雄蚕科研艰难的创新发展历程,精彩生动,展示了夏建国,何克荣,祝新荣,王永强等多位科学家的拼博精神,唯独没有讲的是他自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雌蚕因为要把许多营养用于产卵,所以丝质等要差些。如能专养雄蚕,可大大提高丝质和产量(图4),这也是蚕桑界人士多年的美好梦想。
是夏建国所长开创了限难的第一步,九十年代未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了雄蚕的原始品种(图5)。这个由斯特隆尼科夫院士选育出的具有性连锁平衡至死的性别控制品种,虽然成功实现了雄卵成活,雌卵自动死亡的神话般的目标,但经济性状极差,出生的都是像痴呆男一样,不能用于生产。
从图6可以看出,当品种引进后,首先需解决三大难题。科技人员进行了多年极其艰难的性状改良和遗传转育及繁育推广,才培育出了具有优秀品质的雄蚕品种用于生产实际,也是世界上的唯一(图7)。
目前进一步的深入研充仍在继续(图9)
我承担了第三难题的攻关。拼博了十多年,先后研制了光电、激光等三种样机,但都以痛苦的失败而告终。所幸的是孟副院长仍以极大的信任进行全力支持,使我退休后又奋战了多年,更幸运的是找到了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中科集团,采用了计算机彩色图像识别和控制等一系列高新科技,才成功研制出《彩色CCD雌雄蚕卵色选机》,并获得发明专利。机器的分选速度达近百万粒/小时,正确率达99.7%,工效/台相当于近250人的分选,彻底解决了分离雌雄的瓶颈难题(图8)。
坚持不懈,并获得成功,也许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何况是我,弥补了退休时仍未成功的人生遗憾。这一一就是科技人生。

9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4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