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37|回复: 2

大鹏影视专稿556“我的九月”系列报道之十九深圳之行:怀旧很美 抚今更好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2-11-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鹏影视专稿556“我的九月系列报道之十九


        深圳之行:怀旧很美  抚今更好


          201292日出发去西藏的时候,就定下回程一定要去深圳。过去我和李军都去过深圳多次,这次为什么还要去呢?因为深圳有我们的好朋友,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辛国胜,她的爱人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1978年恢复高考,我有幸考入大学。10月,到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读书,与辛国胜同班。他来自伊春地区的带岭林业局。
         同学四年,辛国胜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人很聪明,为人正直、善良、随和,很讨人喜欢。我大他几岁。所以能处得那么好,是性格相投吧。重要的是,大学毕业发展党员,我是他入党介绍人;毕业分配时,我们恰好都分配留校。我留在学校党委组织部,辛国胜留在中文系。留校后,他爱人也从带岭调到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工作,女儿拓拓刚出生几个月。学校教师住房紧,他们一家三口不得不住在一间学生洗漱室改成的房屋,没有卫生间和厨房,生活自然很不方便。而我分到了学校教师居住的筒子间,就是卫生间厨房都在走廊里。条件要比囯胜一家强些。每逢星期天休息,我会约他一家到我家聚会,吃点好的,喝点儿小酒。
         留校两年后,1984年我调入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党的生活》杂志当编辑。编辑部为我买了房子,我们搬出了学校宿舍,但我们仍然保持密切的来往。
          1989年深圳到哈尔滨招人才时,囯胜一家毅然选择到深圳发展。虽然他在黑龙江大学干得很好,会有很多升迁的机会,他还是放弃了学校悠闲而平静的生活。当时留校的,现在有官至省委副书记(现为省人大副主任)的,有官至正厅级的。熟悉囯胜的师生都说,他若不“下海”,在仕途上是前途无量的。
        在深圳闯荡最初的日子里,囯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当过知青的囯胜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在搞运动的日子里挨整,从北京被发配到伊春带岭。父亲的教育和林区艰苦的知青生活养成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抗争,驾驭自己发展的性格和意志。聪明好学又使他头脑清醒,善于抓住机遇,赢得机会,改善处境。多年滚爬,辛国胜——一个学中文的本科大学生改行在他的线路板研发制造的行业里成为国内外有名气和影响的企业。他不但是那个行业里的会长,还办了行业中领军的学术杂志,在全国一些地方还办了分厂。囯胜离开母校后,始终未忘母校老师对他的教诲,未忘同窗同学的情谊。几位老师有病,他都慷慨解囊;同学聚会印制《怀旧很美  抚今更好》大型画册、出版《蓦然回首》回忆录和制作《难忘母校情》录像光盘都是他提供全部资金完成的。他重视女儿的教育,在《蓦然回首》中撰文说:“我真的佩服外国人,他们的孩子18岁真的不管了。而我们中国人却盯住不放,并且望子成龙,望子成凤。……培养一个孩子真不容易,天真又怕单纯,成熟又怕圆滑,聪明又怕骄傲,博学又怕迂腐。其实什么都不用怕,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困难中他们都会长大。他引用中国著名学者胡适的人生观教育女儿:“认得人生如梦,故无所求,但无所求。但无所求不是无为。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一场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吗?”
        我和老伴在岗时,凡是有机会去深圳,囯胜必然高看我们一眼,约我们到他家去住。在他家,我们必然会与他神聊至大半夜。
        我们退休后,囯胜一家多次邀我们到深圳去玩。这次有了机会,我们一定得去。
        巧得很。在广州工作的我们的朋友贾国权与辛国胜在哈尔滨时就熟悉,有过工作往来。2012916日,从重庆到达广州的第二天晚上,我和李军就“迫不及待”地乘和谐号动车去深圳。贾国权和夫人王政素(好大一棵树)表示理解,开车送我们到广州东站。广州到深圳的车次极多,和城里公交车一样方便,十几分钟就开一次车,票价也不贵,80元一张。进出站检票也极宽松。
囯胜开车接我们。这次没有去他家住。因为他的女儿、女婿和孩子以及保姆都住他家,显然不方便。他把我们送到一个高级宾馆。实话实说,自打退休后,外出旅游或办事,我们从未住过这么高级的宾馆。
         让我们奇怪的是,这么高级的宾馆,两人一间,早餐券只给一张。另一人需自费。囯胜当然不会让我掏钱。但我还是宁可废了那张早餐券也不在宾馆吃了。原因是太贵。我不过想喝一碗粥,吃一个鸡蛋和一块面包而已,却要付出128元,还要加15%的服务费,总计近200元。我一向认为“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向主张“骑自行车逛大商会,该省的省该费的费”。囯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这样的钱不该浪费。最终囯胜带我们出去吃早茶,三人100元出头,这还差不多。到囯胜家做客,见到了他夫人、女儿和宝宝,很开心。晚上,囯胜最终还是花了很多钱请我们吃晚餐。每道菜都百元以上,叫我咂舌。我们知道,他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表达对老朋友的深厚情谊。

                                    
                                20121113日大鹏摄影报道
















在囯胜家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2-11-1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的选择非常之重要。是为官,还是经商?其实都一样,都是为社会服务,尽我们的公民职责。
   依我看,辛国胜的选择是对了。是“下海”,还是“升迁”?看自己的运气。难说谁对谁错,能当省委副书记不是挺好吗?能经商发大财准比“大官”差?我看未必。问我,我宁可发财——舒服,自由自在,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2-11-14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永大 发表于 2012-11-14 06:51
一生的选择非常之重要。是为官,还是经商?其实都一样,都是为社会服务,尽我们的公民职责。
   依我 ...

是的。我的老同学、老朋友的选择是对的。在深圳,他对我说:“你选择了以笔为生,也是对的。”我感到很欣慰。我虽没当官,没发财,但生活也不错,精神是愉快的。整天生活在两个世界(现实和虚拟)里也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7 0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