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776|回复: 4

每周一期:三言五语说唐诗----第三期

[复制链接]
孙胜权 发表于 2022-2-5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提高对诗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欣赏点评栏目作品,由我主持,“三言五语说唐诗”专题活动,每周一期。主要包括选取唐人宋人比较著名绝句(暂时限定)作为说诗对象,由广大诗友参与说诗,根据个人理解,各抒己见,以及互相探讨,以供共同学习欣赏。

     本项活动望广大诗友积极参与,推动学习交流。给予支持帮助!孙胜权敬启。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王之焕的著名凉州词(二首之一),属于边塞诗。前二句,意象渺远苍劲,烘托出边塞一片苍凉寂静的氛围,暗喻戍边将士在孤独坚守边防。接下二句,转折一笔,在春寒料峭中,羌笛的曲调似乎有些哀怨;羌笛是胡人乐器,在此双关唐与胡兵都已厌战,思念家乡。可是春风依然遥远,没吹到玉门关啊!有评论说这句暗喻皇恩没有体谅戍边将士。总之,此诗诗含蓄婉转的对戍边将士戍边之苦,思乡之切寄寓同情;同时也暗中对朝廷给予了讽喻。流传到今,就是因为此诗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都是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付梅 发表于 2022-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只是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22-2-1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兄辛苦,问候问候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2-2-11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付梅 发表于 2022-2-7 08:02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 ...

谢谢赏析,问好诗友。
“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孙胜权 发表于 2022-2-11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付梅 发表于 2022-2-7 08:02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 ...

谢谢赏析,问好诗友。
“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2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