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1-10-12 10:06 编辑
亭园赏秋
今年早些时候就想去中国亭园浏览,特别是九月中旬的年度菊展不容错过,值得一看。但很不巧,9月21日的新一轮疫情打乱了计划。经过半个月的抗疫战斗,终于迎来了基本控制的局面。10月8日是个响晴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于是匆匆赶到亭园拍摄一遭,美其名曰“赏秋”,实则已是临秋末晚的“扫秋”了! 不知是新景的吸引,还是因疫情积累的人气,来亭园赏秋游览的人,骑童车的,推轮椅的,扶老携幼的,新婚情侣、摩登靓女等,络绎不绝。 虽说是“扫秋”,但却并不扫兴,还真有不少意外收获呢。 这两年因闹“新冠”,亭园有些久违了。别说,园内还真添了些新景。北侧前几次被忽略了,这次拍到了兰亭、道山亭和书圣王羲之的牌坊,别具一格。在南侧,新建了一处徽派亭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布局独特。内有问月亭、悦心亭、茶香榭,且每座亭子上的对联寓意经典,赏心悦目。如茶香榭上的对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就过目难忘,虽不知出处,但却很有教益,令人叫绝称道。 这里一年一度的菊展虽已谢幕,许多菊花已枯萎凋零,但仍有不少秋菊顽强绽放,各展瑰丽,不减秋韵风姿。金黄的,粉红的,紫红的、藕荷色的,……,为深秋增光添彩,与寒风争奇斗艳;窝心的、卷曲的、抽丝的、圆盘的,……,形态各异,各有千秋,为晚秋带来一抹亮色。为靓菊弯腰,为美丽低头,徜徉其间,爱不释手,意犹未尽,各色菊花瞬间装满了我的镜头,其实,这大自然的植物与人一样,同样的季节,同样的风霜,有的没落衰败,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的绚丽挺拔,笑傲江湖依然故我。虽有铁律,一岁一枯荣,但结局大不同的。 现在正是枫叶火红、五花山色的美丽季节。这里虽不是典型的山地丘壑,层林尽染,但寒露风霜同样把林木花草染上了斑斓悦目的五颜六色。松柏、柞木、白桦、秋子、杨柳、花椒、金叶榆、山丁子,……还有不少不知名的林木装扮一新,与你热情地打着招呼,笑迎八方来客。 在林林总总的景物中寻觅,我惊喜地发现,几处水泊中成片的荷叶之上点缀着的睡莲,洁白的、紫红的,绰约妖艳,亭亭玉立。在这深秋霜月偶遇,真是难得。我为美景中觅得这高雅的睡莲而兴奋不已,暗暗窃喜,快门频频,流连忘返。 站在滨州铁路跨线桥上远眺,另一侧还有几处景点看不出究竟。时间关系,只能拉近镜头留下靓影,待下次光顾了。 走出亭园,气势恢弘的牌楼、广场与院内的亭台楼阁、林草湖桥遥相辉映,相得益彰。只可惜,诺大的广场空空如也,而服务窗口却设在几百米外的隧道口上,拥挤不堪,大车小辆、老弱病残,一律步行前往,这未免显得狭隘小气,与中国亭园的大格局、以人为本的大情怀很不相乘,相去甚远了吧。 (写于2021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