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58|回复: 4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七) 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北京)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2-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1-2-3 18:12 编辑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七)   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北京)
   医疗卫生战线的医生护士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被誉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历次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都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他们当中,活跃着一大批曾经的北大荒知青,传颂着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可歌可泣故事。他们许多人是享誉全国的名院名医,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术业专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医者仁心,如劲松傲然挺立,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几十年如一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如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的北京知青贾立群,是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人称“缝兜大夫”。“贾立群B超”已成为无数患儿家庭在绝境中重燃美好生活梦想的希望,他也成为首都各界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的先进代表。他荣誉等身,2013年被授予“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第六届健康中国榜样人物”,“全国当代大医精神代表”,“全国医德标兵”“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发奖状。他们不愧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的化身,是北大荒人、北大荒知青的骄傲。
   由于医疗卫生界的名人众多,特将他们按京津沪、黑龙江及其它分别编撰。这一篇为北京篇。

   贾立群,男,1953年11月出生,北京人民大学附中学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
   1969年8月10日,下乡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6团(二龙山农场)曾任汽车连兵团战士、锅炉工;1974年被推荐入北京第二医学院(首医大)学习。三年多里,贾立群是学校里睡得最晚的人之一。1977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1988年,添置了第一台黑白B超机,贾立群奉命组建B超室,承担除心脏以外各部位的超声检查;2009年至2013年成功举办五期全国儿童腹部超声诊断学习班,深受国内儿科超声医师及各省市综合医院超声同仁的赞叹和好评。2013年9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开展向“为民爱民的好医生”贾立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从医36年来,他秉持“做人要做出品牌”的信念,潜心研究超声业务,主持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卫生部采纳推广;他先后挽救2000多个患儿的生命,确诊7万多个疑难病例。他把患者当亲人,为减少患儿等候时间养成不吃午饭的习惯;为了履行“24小时随叫随到”承诺,他至今仍住在医院附近5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廉洁行医,为谢绝患儿家属塞红包便将自己的白大褂兜缝上,人称“缝兜大夫”。“贾立群B超”已成为无数患儿家庭在绝境中重燃美好生活梦想的希望,他也成为首都各界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的先进代表。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首席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超声科学系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超声医学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超声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眼科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腹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腹部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编委。
   曾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2013年被授予“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第六届健康中国榜样人物”,“全国当代大医精神代表”,“全国医德标兵”“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6年7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戴建平,男,1946年5月出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7年参加工作。现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放射室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1967年12月6日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7团(大兴农场),曾任农工排排长;1979年11月到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放射科自费留学进修学习神经放射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他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放射科的医士。第二年暑假,自费到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医院和宾州神经放射科参观学习;
   1982年元旦,他赶回北京,他的“海绵填塞治疗动静脉漏”成功,曾经获得北京市科研三等奖。现在,他又和同仁医院许怀谨同志合编一部厚厚的《选择性腹腔内脏动脉造影术》2012年10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医学科学院在华盛顿宣布新增70名院士和10名外籍院士,其中戴建平教授入选该院新一批外籍院士,成为继巴德年(1999年)、陈竺(2007年)、韩启德 (2010年)之后又一来自中国的该院外籍院士。
   先后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华医学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医疗装备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主编,中华放射学会神经放射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
   从事放射工作三十年,主要进行了有关神经放射方面的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工作,然后又致力于MRI在中枢神经应用的研究工作,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 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并获国家、部、市级科技成果奖九项, 局级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发表论著三十余篇,主编了《神经影像学手册》、《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参与编写《临床CT诊断学》、《神经系统MRI诊断图谱》等,是我国神经放射学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曾先后培养研究生20名。近年来主要从事脑功能MR的研究,以及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研究。目前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0万元重大课题的研究。

   袁宝权,男,1949年7月出生,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4团(858农场)17连知青。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副校长兼中医学院院长。
   师从王绵之教授。兼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全国中医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考试认证中心特邀专家。197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毕业。
   代表作品:《方剂组成变化之我见》等
   从事教学近30年,在《脾胃病中医诊疗》和《中医处方学》等8部著作中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委,先后承担教育部、国家中药管理局、北京市教委等各级教育学科研究课题10余项。
  
   张亚卓,男,1957年10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祖籍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牡丹江市知青,1975年参加工作。现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秘书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75年下乡牡丹江市奋斗农场;1978年.3—1982年8月,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学生;1982年8月-1986年8月,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医师;1986年8月-1989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读硕士,主治医师;1989年8月-1992年8月,佳木斯医学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1992年8月-1995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读博士;1995年7月-1997年4月,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博士后,副主任医师;1997年4月-至今,(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1982年始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对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显微神经外科有扎实的功底,在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方面为国内领先。对脑肿瘤、椎管内肿瘤、颅内畸形和脑积水等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近几年来在应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垂体瘤等鞍区肿瘤、脊索瘤、脑室内肿瘤、脑积水、颅内囊性病变和胆脂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总结出了一整套优于传统神经外科技术的现代微创方法,特别是对垂体瘤和脊索瘤做到了用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对严重的脑脊液漏的修复和颅底结构的重建有着独到之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 名誉主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 秘书长;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副主编;神经疾病与精神心理杂志副主编;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志  副主编;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神经外科专业 博士生导师;北京神经外科学院 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卫生部神经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基地主任;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考评专家。
   张亚卓从1998年起开展神经内镜手术,从脑积水、颅内蛛网膜囊肿,到脑室肿瘤,从垂体瘤到斜坡脊索瘤,他逐步拓展着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范围,并主编了《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等书籍,在全国各地推广神经内镜技术,成为中国内镜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他还先后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访问。2007年,在巴黎第四届世界神经内镜大会上,他主持专场讨论会,并介绍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经验,获得广泛好评。

   祝肇刚,男,1944年生,北京知青,1964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金方国医院副院长。祝肇刚作为名医施今墨先生的外孙、祝谌予教授之子,自幼耳濡目染,聪颖好学,坚持不懈,在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中,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神奇的行医之路
1964年-1976年下乡黑龙江省853农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1团)六分场一队工作;1977年回到北京学医和工作,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1986年,在祝谌予、刘渡舟、李介鸣等知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同薛钜夫院长一起创建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1989年-1997年,在广东珠海开设中医诊所,之后又回到北京工作;现任北京金方国医院副院长。
   祝肇刚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中央电视台《宝贝一家亲》等栏目特邀专家,在北京电视台科技频道“养生堂”栏目中讲座数次,曾接受《人民日报》、《法制晚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祝肇刚大夫与其子祝勇合著的《祝氏五脏养生经》一书,以五脏为脉络、以“祝氏耳诊”为特色,详细介绍了耳针疗法。为广大读者讲述实用的中医传统的养生知识,配以祝家几代名医行医见闻,成为一本受到读者欢迎、看得懂、学得会的家用养生保健手册。
   虽然,祝肇刚已经离开多年,但心里始终牵挂着曾经奉献过青春的黑土地。他曾带着孩子几次返回北大荒探望,并为农场荒友、老职工诊病。

   王素梅,女,北京知青,1969年5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1团(855农场),曾任团卫生队医生,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国家级名老中医,师承京城小儿王刘弼臣。原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附属京海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北京金童儿童门诊部)特邀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小儿咳嗽、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腹泻、过敏性紫癜、肾炎、肾病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尤其在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等难治性疾病方面有独到见解并收到满意疗效。

   孙兴昌,男,1949年9月17日生于山东省东阿县,北大荒知青,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1团(曙光农场)参加工作。现任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专家,主任医师,副教授。
   1976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此后一直在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工作,从事心血管病的临术研究及医疗工作。199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90年代以来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工作。保障病人应用治疗药物。消除或避免药害,使药物充分发挥治疗作用。曾先后对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桔抗剂及*丁腊(B)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进行了临床研究,且发表了数篇临床研究的有关论文。同时对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亦进行了较深入的临床研究。并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等病的治疗及选药,较具特点,可使患者受益。

   王萍,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3团(红五月农场)一连。北京第二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大学学历,原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特需门诊超声诊断科主任。
   对腹部、妇产科及小器官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产前检查筛查胎儿畸形及妇科肿瘤的超声诊断有深入的研究及独特的操作手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超声学会委员,北京健康管理学会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等脏器肿瘤及疑难病:肝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盆腔炎性包块等;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产科并发症。
   论文专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约30篇,参编10余本专著。1.超声检查剖宫产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的评价.中国超声医学杂志.3.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参编专著《妇科与产科学》、《乳腺疾病影像诊断学》、《比较神经影像学》。

   王淑云,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5团(庆丰农场),原任北京施恩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中国皮肤病诊疗规范委员会会员,首都皮肤病国际技术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银屑病诊断治疗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传承了多名资深望重的中医界名医的宝贵经验,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皮肤科工作。从医三十余年来,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用精湛的医术医治好了上万例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现为中央机关老干部定点医疗单位、中华民族疑难病中心等皮肤科专家。多次参加国外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灵活运用中医的辩证施治,利用中医药结合其他一些科学,系统、独特疗法治愈银屑病患者和其他皮肤病患者。是"七天绿色强化疗法"的主创人之一。
   擅长领域:对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症等疑难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银屑病领域有先进的专利科研成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武维平,女,北京知青,1968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库尔滨农场)一营四连。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名医、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北卫科癌症研究院特邀专家。
   返城北京后高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早年曾师从名老中医,得以汲取我国传统医学的精髓。毕业后在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极丰富的治疗老年病、老年脑中风后遗症、糖尿病等治疗经验,1987年曾应邀到日本国家医院研修工作,回国后长期从事“高干门诊”治疗工作。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具的特长,开展了肿瘤放化疗后的中医治疗,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疾苦,延缓了病情发展,深受肿瘤患者的信赖和赞扬。曾应“中华医学会”之约编写出版了《糖尿病长寿之道》专著,参与研制的“中药降糖剂”荣获卫生部授予的“银奖”。几十年来,一直严守、弘扬老协和“严谨、认真、求实”的医德医风,以病人为本,以人性化服务于每一位患者。现为北京中仁中医医院特需医疗首席专家。
   武维平教授她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深得广大患者信赖。长期在医院高干门诊开展肿瘤手术前后和放、化疗期间的中医治疗,具有个体化、专病专方、抑瘤扶正、促进免疫调节和专药膳调养的特点。在减轻病者的疾苦、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中长期生存几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徐慧媛,女,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正教授)。
   1968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3团(854农场)四连;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分配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中医科,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87年晋升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2年获国家卫生部正主任医师资格;
   2003年应聘为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正教授)。1997年经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史济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系统总结继承史济招教授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肝病和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并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
   从事治疗肝纤维的试验研究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病防止肝纤维及肝硬化有自己的用药特色应用健脾益气利水法活血化瘀利水法滋阴清热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妇女疾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有较好的疗效;从事益气活血中药脑保护机理的试验究研并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中。
   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成员,参与中医题库建立及教学评估担任协和医大高护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及护校的中医教学历次教学评估良好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1997年教学成果二等奖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此外还参加过糖尿病并发症的科研课题,与同仁共勉为控制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作出努力。从事临床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著书四部。
   曾获院先进工作者、院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宿玉成,男,196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县,北大荒知青。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佳木斯医学院口腔系;1982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佳木斯医学院口腔系主任、口腔医院院长,佳木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198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3年起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历任北京邮电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种植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整形与美容分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口腔种植通讯主编、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中国口腔医学信息、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和广东牙病防治杂志编委。
   一直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研究,尤其在口腔种植学和正颌外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取得了成绩。主编《现代口腔种植学》等著作,主持国家十五攻关计划课题“牙列缺损与缺失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等项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

   叶继红,女,1951年4月9日生,北京第十一女子中学1967届初中,北京知青, 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组织联络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主任。
   1969年3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290农场),后调六师60团(前进农场)九连,不久,当上了连队的卫生员。在前进农场医院经她接生的婴儿有三百余人。1971年,被推荐到佳木斯医学院学习;1973年毕业回六师60团(前进农场),任医院副院长;1978年返城回京。

   张建国,男,1953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1978年10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外科专家,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组员,脉管病学组副组长。担任疑难病杂志编委(2002~现在),现主要从事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和临床基础研究。临床工作主要擅长口腔颌面部肿瘤以及外伤的诊断和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近距离植入治疗。已发表论文23篇,参编专著6部,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承担国家级课题三项。

   张淑瑛,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44团(8511农场),主任医师 教授,北京市知名老中医,北京家圆医院专家组成员,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主任医师。现任北京三路居医院妇科专家。
   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术委员会委员,受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主讲“中医中药”、“中医食疗保健”;曾作为北京市中医师承指导老师获北京市政府重奖。
   专业特长:擅长治疗较为棘手的疑难杂症,在治疗男女不孕不育、妇科炎症、痛经、少经、经血淋漓不断、经期紊乱、更年期综合征、产后疾病、痤疮、黄褐斑、乳腺病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在产后、人流、药流及各种疾病术后的调理及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性不孕。

   张小平,男,哈六中1966届初二三班毕业,哈尔滨知青,1968年10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硕士,现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干部保健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编委。
   1968年10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3团(红五月农场):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心血管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83开始在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工作;1988年在日本研修;1998年调入高干医疗科,同年晋升为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工作。
   从医33年(1982年起) 擅长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在超心动图诊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姜国调,男,195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
   197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至今始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工作;1985年晋升主治医师。
   系统的掌握了皮肤科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诊断治疗各类疾病的方法。善于改进治疗的方法,提高治愈率如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顽固性包皮尖锐湿疣和直肠,阴道尖锐湿疣等治疗。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发表文章16篇,著书2本。1989年发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的文章《间接核酸杂交方法检测尖锐湿疣寻常疣组织中DNA相关序列》为我国皮肤科学界首篇检测HPV的文章。除门诊病房工作外还负责皮肤科物理方法的治疗包括各种激光机,高频电刀,电解,浅层X线,PUVA及冷冻等的治疗。1997年底开始使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其中太田痣2100例,黑蓝色文身,文眉,文眼线2800例,治愈率100%,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2900例,长脉冲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多毛症1900例,均取得很好的效果。擅长色素性皮肤病(太田痣、文身、雀斑)、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的诊治。

   蒋荫正,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8团(291农场)。现任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焦桐,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5团(宝泉岭农场)29连。原任北京市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先后在婴儿室、儿科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儿科经验。现任莱弗月子会所技术院长。多次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科研等个人先进并获得荣誉证书。

   王世华,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61团(创业农场)3连,拖拉机手,后被推荐上大学。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

   江和平,女,1953年生,其父江涛是“老八路”。1964年夏考入北京师院附中(现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19团(597农场)。1982年9月至1884年6月我们82级总后勤部军医学校药剂大队。在解放军63916部队门诊部从事医药工作40年,2004年取得国家执业药师资格,发表医学论文和科普文章130余篇。
   国家执业药师,八路军研究会会员。传承革命传统,热心公益事业。

   李慎茂,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星农场)。原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中心主任、教授。
   1973.06-1977.01,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第二医学院) 学习;1977.01-1988.06,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医生;1988.06-1990.06,中国赴非洲医疗队 医生,获所在国国家勋章;1990.06-,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
   业务专长: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影像诊断。从事神经放射和神经介入38年;在国内最早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颈动脉支架和颅内动脉支架以及静脉窦支架在国内为领先地位。
   个人荣誉:1、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攻关课题;2、承担首发基金重点课题;3、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奖 2006,05;4、两项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优秀成果奖:(1)、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2)、脑、脊髓动静脉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2003;5、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0年12月;6、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血管模式探讨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2等奖 1996,5;7、《健康报》报道"全国首例脑血管栓塞术"的主要操纵者,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1983,3;8、北京市科学进步奖2005-3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等奖2次;3等奖1次。核心杂志发表论著60余篇;第一作者20余篇;参编专著6部。
   世界神经介入联合会高级会员;中国介入放射学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介入放射杂志》编委;《广东医学》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审稿;《中华医学实践杂志》常委;《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编委;北京大学医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教授;《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编委。

   李国栋,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0团(查哈阳农场丰收分场)。现任北京圣马克医院业务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肛肠科分会会长,全国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主任委员。
   1973年7月-1976年12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学员;1976年12月-1979年7月,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医师;1979年7月—1982年7月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学员;1982年 7月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在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工作。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1995年被评为“全国杰出百名青年中医师”。
   从事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工作40年.能采用中医、西医二法对肛肠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进行诊治,如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排便困难等。潜心研究专业理论.不断进行临床验证.取得很大成绩,使一些疑难病的诊治方法达到领先水平。通过消痔灵液对血管作用的研究,证明了消痔灵液治痔的新理论,论文获卫生部孙氏医学二等奖,工作中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射疗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中药局部注射治疗直肠癌等均取得显著进展。能采用新技术应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先后发表《实用中医手册》、《肛肠疾病25o问》、《肛门直肠外科手术》、《实用中医外科学》等5 本专著及“中药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基础研究”、“注射疗法治痔进展”等30多篇论文,著作7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 、全国中医重点肛肠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擅长疾病: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痔疮、复杂性肛瘘、结肠炎、结直肠癌、顽固性便秘等,尤其在痔的硬化疗法、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注射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瘘、中药局部注射治疗直肠癌等方面,拥有非常高的造诣,以疗效卓著而闻名。

   曲永忠,男,1950年生,牡丹江市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原任北京阜外医院党委书记。
   1968.7-1974.9,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9团(青龙山农场)4连,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党支部书记;1974.9-1978.12,北京大学生物系药理药化专业学习;1978.12-1980.5,中医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团总支书记、工会副主席;1980.5-1984.6,中医科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兼卫生部团委副书记;1984.6-1990.7,中医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兼医科院卫校副校长;1990.7-1995.12,中医科学院医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1995.12-2003.12,中医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2003.12-2011.5,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
   2011年5月免职退休。
   李硕,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7团(856农场)。原任北京平安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擅长精神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社区精神病人管理,特别是专长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与咨询。

   李征,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5团(庆丰农场),现任北京海华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 ,高级心理治疗师,北京市东城区疑难病会诊专家及医疗技术鉴定专家组委员。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精神及神经疾病临床诊疗工作三十余年。多次参与北京市疑难病例会诊与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在《中华精神科杂志》、《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与海华医院多位癫痫病领域权威专家经过潜心研究,成功研制出"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该技术在癫痫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打破了以往手术治疗留创和药物治疗久治不愈的难题。2012年10月,"NGC超低频点位祛痫体系"荣登国家卫生部主管医学杂志《中国卫生产业》第148期。精神分裂症、抑郁、失眠等各种精神疾病,尤其在应用DSM—精神测定诊疗体系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效果独特。
   特别擅长:各类癫痫病诊疗;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诊疗,如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诊疗;儿童癫痫伴发各种精神障碍,如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诊疗;脑内器质性病变伴发各种精神障碍诊疗。
   所获荣誉:中华神经外科学常委、国家级癫痫病疑难会诊中心成员、北京首位癫痫病心理治疗师、首都儿童癫痫研究所中心成员、北京市癫痫病特需专家会诊中心成员、北京海华癫痫病医院癫痫主任。
   30余年从医生涯 临床经验丰富 精通各种精神疾病治疗,李征主任带领研究的课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行医以德为先,服务以诚为本,能够解除病人病痛是我最大的乐趣和安慰。”

   梁建一,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2团(名山农场),现任二师12团北京知青联谊会会长、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远程会诊中心主任、同仁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
   2014年,他带领医院的专家们回农场来为学生们检查视力、验光并配镜,奉献爱心,梁建一总经理和孙兰英书记向农场学校赠送了价值4000元的药品及爱眼护眼宣讲手册。
   刘大新,男,1953年3月出生,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江滨农场)六连。原任北京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及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
1978年3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家级名中医),第四批北京市名老中医药专家。1997年至今先后担任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及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名词术语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绩:发表论文42篇,著作26册;(其中主编或副主编5册)。
   代表性著作:1.《耳鼻喉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2.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3. 《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4. 《今日中医耳鼻喉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中医耳鼻咽喉科案例评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6. 《中国中医药学科“耳鼻咽喉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中医鼻咽喉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6;9.《简明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2。

   刘苏中,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9团(尖山农场)工程一连。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男性疾病

   刘志国,男,黑龙江省鸡西市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3团(854农场)。曾任医院外科医生,农垦总局机关门诊医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华医医院副院长。

   马开琳,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8团(290农场)。耳鼻喉科专家,原北京第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1982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医疗系。从事耳鼻喉科专业已有二十年,在眩晕、耳鸣治疗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特长:眩晕、耳鸣、耳聋、激光治疗、嗓音疾患。现受聘北京惠兰医院。
   李军,男,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星农场)。原任北京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派驻斯里兰卡医生、院长。

   石萍,女,1950年7月生于哈尔滨市呼兰镇富强村,哈尔滨知青,北京医科大学毕业,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航空工业中心医院(361医院)副院长、纪委书记。

   汤旗,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7团(普阳农场)。原任北京市急救中心党委书记。

   王东升,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7连。原任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医师。

   王灵霞,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47团(大西江农场)八连,现任北京广安门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六年之后到复兴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集近30年的教学医疗经验,在糖尿病、肾病、中老年反复泌尿系感染、尿血等病,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王树兰,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星农场)。原任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专长研究肺癌。

   王田力,男,汉族,1954年10月23日生,河北省容城人,1958年随父亲到黑龙江省853农场一分场。北大荒知青,现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
   中学毕业后曾任总场医院任放射科副主任、代理主任、医院代理院长、院党委委员。1973年8月开始从事放射线诊断工作;198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1990年6月,在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专科学习,任年级班长、党支部组织委员;1990年6月-1993年7月,在河南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在河南医科大学读一年理论课后,1991年7月转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师从谢敬霞教授,从事介入医学“外磁场控制肝动脉内磁性微球定位栓塞”研究,该课题论文在中日世界医学大会上宣读;1993年7月至今,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
   1998年11月至今担任全国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考试审、命题组成员,CT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是CT、MRI影像诊断(重点腹部疾病)。
   薛南平,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1团(荣军农场)5连。原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杨蓉,女,北京知青,曾下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541部队(铁道兵嫩江农场),现为北京妇产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普通放射科主治医师。

赵定良,男,上海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7团(856农场)。现任北京市普仁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佳木斯医科大学医疗系,擅长四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A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关节内骨折。能独立操作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DHS、GA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膝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摘除术等疾病,科研成果及论文:近年来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取得崇文区科研成果三等奖。

   赵颖,女,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60团(前进农场)12连。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眼整形专业主任医师,擅长眼科整形手术,如义眼台植入,上睑下垂矫正及多种眼部畸形的矫正。
   1977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即从事眼科工作;1981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眼科研究生;1984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出国留学,于1995年回国就职于同仁医院眼科。
   较全面地掌握眼科基础理论及临床疾病的诊治,擅长眼科整形手术,如义眼台植入,上睑下垂矫正及多种眼部畸形的矫正,对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态度热情,手术效果满意,深受患者好评。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各一次。

   郑庆平,男,1953年6月生,1969年毕业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1团(853农场)2营中学。北大荒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曾任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医院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科主任,现聘为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医生。
   1969年参加工作,曾任21团武装营1连卫生员,后任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医师、主治医师、内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在职就读毕业于石河子医学院医疗系、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系。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2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在相关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十三篇。科研成果获北京市昌平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两项,获得全国医学进步一等奖两项。有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当代医学思想宝库》一书,有的论文被中国名医论坛评为特等奖。应邀出席第二十一届世界心血管病大会,第五届世界心脏病大会并发表论文。曾抢救成功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的呼吸循环骤停20分钟的患者1例,42分钟1例,90分钟1例。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上有较深造诣,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

   李彩娟,女 ,1951年9月30日出生,北京知青。原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世纪协和医院微创学科专家组成员之一,国内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治疗妇科疾病首席专家。
   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43团(兴凯湖农场),历任五排班长、畜牧排代理排长;1974年9月—1977年12月 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学生;1977年12月—1987年1月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1987年1月 —1997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其中:1995年5月 赴香港参加短期腹腔镜技术轮训;1995年8月—10月 赴西藏行专项腹腔镜技术援藏);1997年—至今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获奖情况:1992年--1994年共获中华妇产科杂志优秀论文奖三篇;1992年两部腹腔镜教学片获卫生部及北京市优秀教学片奖;1992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为参加者);1994年分别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院医疗成就二等奖.(第二作者);1992年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就三等奖.(第二作者);1996年获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的新药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02年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擅长女性宫颈疾病、性传播疾病、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特殊炎症、宫外孕,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科研成果及腹腔镜教学片曾多次获卫生部嘉奖。是中国妇产科泰斗林巧稚关门弟子,列入中华名医汇,几年前退休,现还在发挥她的专业特长从事“专家门诊”。

   居俐,女,1952年生,北京太平路中学初中学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原为北京心理咨询师。
   1969年8月24日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二龙山农场)警务连,原六团警通排话务班电话员、团机关青年干事;1975年被推荐入北京第二医学院,1978年毕业。
原为北京心理咨询师,2012年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1-2-3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中医学人才也非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2-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1-2-3 19:34
知青中医学人才也非常多.................................

是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1-2-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拜读知青中的白衣天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2-4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1-2-3 23:09
欣赏拜读知青中的白衣天使……

谢谢关注赏评,祝小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2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