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193|回复: 3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四) 清华北大里的“北大荒人”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1-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21-1-6 10:30 编辑

“北大荒知青风采”系列(二十四)
    清华北大里的“北大荒人”
   “文革”后期,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文革结束后,各条战线都进入恢复时期。为了迅速恢复教育秩序,一大批老高中的知青被抽调回城短期培训后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1970年后采取推荐、考试等方式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1977、78年恢复高考,又有一批知青步入高等院校。毕业后,相当一批人出类拔萃,留校执教,有的继续考研、出国深造,有的成为博导、教授,有的成为个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为国家各名牌大学的校长书记、掌门人,桃李满天下,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振兴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一大批北大荒知青成为大学堂里的教授、学者,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有一批佼佼者,进入我国高等学府的金字塔——清华、北大,成为这里的主人,为我国的高级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教育界的两院院士、大学校长书记们等已经单独成篇,这里不再列入。

   阎学通,男,1952年生于天津,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天津知青,曾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度过九年劳动岁月。现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
   1978年-1982年,考入黑龙江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进行非洲问题的研究;1984年-1986年,到国际关系学院读硕士研究生,获国际政治学硕士学位;1987年-1992年,受中美非洲协会资助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92-今,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对外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主任等职。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中倡导科学方法论和预测国际形势的著名学者。
   代表作品:《国际政治与中国》等,所做的定量预测分析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对双边关系的定量衡量方法。
   1996年获组织部和劳动部颁发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1998年《中国国家利益分析》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国际形势与台湾问题》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2005年获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事业政府特殊津贴表彰;2007年《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获准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国际关系分析》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称号;2008年获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国际关系分析》获准为国家精品课教材;2008年《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2009年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北京市教育先锋教书育人标兵称号;2011年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2011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1年《国际关系分析》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蓝伯雄,男,1951年生,北京师大二附中初中毕业生,北京知青,1967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7年11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5团(庆丰农场)16连。黑龙江兵团的八年,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喂猪、伐木、扛麻袋、抬石头、盖房子、开拖拉机、打铁、木工、电工、干地里的农活更是不在话下。1975年,被招工到华北油田供应处人事教育科分管教育;1978-198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清华经管学院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硕士学位;1989年6月-1990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做访问学者;1993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学位。
   北京运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等,同时担任北京华胜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神州泰岳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并承担一些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咨询和研究工作,如:中远集团,北京控股有限公司,SAP公司,ILOG公司,中国教育部,中国铁道部,易程股份,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

   李强,男,汉族,1950年5月17日生于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社会学系主任。
   1968年-1977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年-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2年-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1999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8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1991年, 获中英友好奖学金,在英国布里斯特尔大学进修社会学;1992年,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进修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获调查方法证书。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3年-2002年期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狄更森学院、布法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洛杉矶分校等大学讲学和作学术演讲。香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作学术讲演;英国:威尔士大学、布里斯特尔大学等作学术讲演;日本:日本立命馆、早稻田大学、筑波大学、青山大学、关西学院大学等作学术讲演。
1995年评定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9月-2000年5月,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5月-2003年6月,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6月,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2012年10月,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荣誉与兼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国家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1998年9月,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6);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0月);国家民政部政策咨询专家组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家调查系统顾问;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研室顾问;国家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社会学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委员;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北京社科规划社会学学科评议组委员;英国社会学会会刊《Work Employment & Society》国际编委;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编委会委员;民政部《中国社会导刊》顾问;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日本文理大学顾问等。

   刘江永,男,北京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7团(普阳农场)。现任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研究员。
   刘江永研究员毕业后一直从事日本与东亚地区大国关系、中国的国际战略、国家安全理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研究。
   1975-197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197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语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1987年获法学硕士后赴早稻田大学读博士课程;1988年辍学回国,当年被聘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年任该所研究员、东亚研究室主任;1993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1994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表彰;1998年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1999年任中央外办参赞(副局长);2002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伟伦兼职教授;2003年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长。
   现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日本问题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中华日本学会《日本学刊》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环球时报》“清华-环球对话”“清华-环球论坛”专栏特邀主持人等。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与东亚地区。著书及参与编著30余部,发表论文等各类专业文章400余篇。

   刘玲玲,女,1951年生,从小随转业的父亲到北大荒,北大荒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为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
   1968年下乡到林场插队;1977-1982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哲学和经济学专业,取得政治教育系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1988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学教书6年;1991年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6月-1998年5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5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公共财政、税法和税制、宏观经济、农村经济与财政政策、转型经济与现代化理论、经济博弈论与财政体制的设计。教授课程有公共财政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
   发表论文专著有"分税制下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变化"(税务研究,4期, pp. 12-17, 2010);“建立我国财政收入能力测算体系”(税务研究, 3期, pp. 26-29, 2007);“人民主权—财政体制设计的逻辑起点”(财政研究,11期, pp. 2-4, 2005);《中国公共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等。
   1997清华大学杰出教师二等奖,1999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优秀教师奖,2000年获清华大学“教师之友”奖,2003清华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奖,2006清华大学教学成果最高奖,曾获2006国家统计优秀论文三等奖,2007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冯庆玲,女,北京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4团(858农场)五连。现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2.5-1975.12 清华大学机械系本科1986.3-1990.12 柏林工业大学 材料系 工学博士
   工作履历:1976.1-1981.6 清华大学机械系助教;1981.6-1985.11 北京轻工业学院 助教;1985.11-1991.12柏林工业大学 研究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并工作;1992.2-1993.12清华大学材料系 博士后;1993.12-1999.7 清华大学材料系副教授;1999.7-今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2000.4-今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博导;1997.7-1998.1 韩国培材大学访问教授;1999.10-1999.12 柏林工业大学 访问教授;2001.12-2002.2 柏林工业大学 访问教授
   学术兼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委员会生物陶瓷分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微纳米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 委员;复合材料学报 编委;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常务编委;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of Korea;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Biomimetics, Biomaterials and TissueEngineering;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FunctionalBiomaterials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冯庆玲教授应邀赴德国爱尔福特参加2016年Paul Scheuer奖(Paul Scheuer-Award)的颁奖仪式,并接受奖励证书。冯庆玲教授是2016年唯一的获奖者。该奖旨在奖励在海洋生物技术和材料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要成果的科学家。
   冯庆玲教授长期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作为负责人曾承担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82篇,他引5688次, h-index 35,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143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4和2015年度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

   古秀玲,女,汉族,北京知青,曾下乡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基础部英语师资班;1977年毕业至今―清华大学外语系,大学公外英语教学;1986-1987在英国文化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合办的高校英语助教班进修研究生的主要课程1999-2000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系访学
教授课程: 大学英语“听说”、“讲读”、“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英语读写译”、“高级英语听力”等课程。

   郭庆光,男,1956年出生于山东。北大荒知青,1973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兼任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考委新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网络协会监事长等学术职务。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7团(普阳农场)工作5年,任战士、统计员、干部股干事;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考入同系攻读研究生课程,师从甘惜分教授;1983年由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留学;1987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硕士课程期间师从冈部庆三教授,博士课程期间师从儿岛和人教授;1992年博士毕业后回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新闻学院副院长;1999年至2005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文学分会主席等职;2009年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7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
   主要著述有《传播学教程》、《实证分析: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社会控制》等。
   刘欣欣,男,1958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知青,1976年参加工作。现为天大广告公司策划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1976年下乡务农;197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美术科;1984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发表“波普”风格艺术作品。198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士学位;1985年赴日本留学,学习广告设计。在旅日的十七年中从事广告工作十五年,同时每年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98年受聘于清华大学拳术学院作为海外客座教授;2002年定居北京,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期任教。
   画家策划人、荣获2006年中国年度优秀策划人奖。

   周容,女,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美院教授。
1968年7月-1977年2月,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290农场),前期务农,两年后,因为其绘画的特长被选调到团部俱乐部负责绘制电影广告画。不久,又兼团有线广播站的播音员。1977年2月-1982年2月,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设计研究院渤海湾石油研究所;1982年2月-1989年1月,北京《东方少年》杂志社美术编辑;1988年去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研究生院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留学八年;1996年毕业获造型硕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美院任教。
   2002《东方美术家作品交流展2002.北京》展览设计及展览画册设计(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中华世纪坛基金会 日本NPO法人世界艺术文化振兴会 主办);2004 诗集《口供或为我叹息》 书籍整体设计 徐伟著(作家出版社);2004 北京市精品教材《陶艺的釉》书籍整体设计郑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台湾,祖国的宝岛》画册整体设计 台湾会馆 新华社编著(华文出版社);2006《周令钊画集》 书籍整体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中国海关报关协会VI设计;2003 美国Atactic Technologies Inc.VI设计;2002《东方少年》杂志读书与作文刊创刊整体设计;2005《中国海关》杂志改版总体设计2002-2004《苗女和龙》《小姐妹》《正月民风》等10幅画作在国内外参展;2002 论文《谈日本现代平面设计》世界现代文化艺术传真系列丛书>(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策划日本平面设计家秋山孝来校《海报设计展》及《插画讲座》,并作《日本平面设计家秋山孝访谈录》刊于2005年3期《装饰》杂志所担任科目均编有电脑课件、有的录制为CD教材或编为教材。
   陆璇,男, 1948年9月出生,1963年考入北京清华附中,1966年高中毕业。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应用数学与概率统计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现场统计学会理事,数理统计与管理杂志编委。
   1968年7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1团二营(后为58团)(红旗岭农场);1969年春天,支援开发抚远;1970年底转移到三师58团七连,先后担任军械员、班长、代理排长、试验班班长等职务;1973-1977年,一中中学当高中数学老师,属于建校时期的教师之一。1977年返京后在北京考上清华大学,在数学师资班学习。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现在清华大学应用数学与概率统计研究所教授,任副所长,曾留学加拿大获数学博士。
   教育经历:本科: 1978-1982, 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现名数学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1982-1984,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1984-1986,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学术经历:1986-1989,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讲师;1989-2003,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2004-现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1994年9月- 19959月, 访问学者,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与精算系;2001年9月-12月, 工作访问,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
   目前陆老师在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任教授,负责数理统计与概率论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他的研究方向是数理统计,发表了三十余篇学术论文,指导研究生二十名左右。编写并出版了两本有关数理统计与应用统计的教科书,与他人合作编写出版了一套现代应用数学手册、翻译了一本国外的应用统计经典专著。目前正在编写四本新的教科书,将陆续出版。

   尚刚,男,1952年生,北京人。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家,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69.10——1978.2黑龙江省嫩江县山河农场七分场知识青年 ;1978.2——1982.1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士;1982.2——1984.7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硕士 ;1986.10——1987.11莫斯科高等艺术工业学校公费进修生(题:中世纪的中亚艺术);1988.9——1993.1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博士;1984.7—1999.11.19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后改名为工艺美术学系) 讲师、副教授;1999.11.20——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 副教授、教授。
   获奖情况:个人专著《唐代工艺美术史》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集体教学成果《面向当代艺术设计阐释伟大文化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改革》北京2001年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尚刚排名第一;个人专著《元代工艺美术史》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研究奖;2007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8年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田青,女,土家族,1953年8月29日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清华大学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教授,学科带头人。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18团(友谊农场)9营86连;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3年苏州丝绸工学院进修;1984年任染织美术系织绣教研室主任;1993年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1995年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 党支部书记 副教授;2003年国外研究生工程教育国际研修班研修;2002——2006年任清华大学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 党支部书记 教授
   中国家纺协会常务理事、首批纺织设计注册设计师;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纺织服装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周其仁,男,1950年8月7日生于上海,上海延安中学学生,上海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8团(850农场),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工作;1985年7月,随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建制划归到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要为中央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中长期背景研究。其间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和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发展,主要的成果包括著作两本,重要论文若干篇,并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等奖励。1989年-1995年在英美访问求学。先后在科罗拉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学习,获得博士资格。1996年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任教期间为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1997年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同学欢迎的老师”。1999年后,并为北京大学国际MBA开设“中国商务活动的制度环境”。2001年起,每年春季在浙大任教,秋季在北大任教。2011年1月,周其仁担任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的法人代表。2011年荣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公共经济学家殊荣。
   2012年3月,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周其仁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等荣誉。
file:///C:/Users/fxx/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24.jpg
   饶戈平,男,1948年1月生于湖南沅江,1966年北大附中高中毕业,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港澳台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兼高级研究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自学高考法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
   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绥滨农场)15连当过农业工人、中学教师;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79年以在校本科生资格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师从王铁崖教授学习国际法与中国外交史;1996年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专著性教材《国际组织法》,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广为各法律院系师生采用;1999年,他主编、撰写了教育部全国成教系统统编教材《国际法》,在教科书编写体例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尝试;198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国际组织法、中国近代外交史及港澳台法律的教学研究;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任命饶戈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2015年,7月任中华司法研究会副会长。
   曾作为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马普比较公法和国际法研究所访问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王东,男,汉族,1948年4月28日生,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辨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1961,9-1968,6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1968,6-1978,3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7团(青山农场,现854农场);1978,3-1979,10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79,10-1982,7 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2,7-1983,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1983,3-1985,7 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1985,7- 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学术创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经济、政治、文化系统改革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发展观;中华文明论;跨学科方法论。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成果凝聚为10本书,两套系列性专著:一是“改革学五部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1986,合著),《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现代历史哲学构想)》(1988,合著),《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1990),《改革之路的真正源头》(1991),《主体论——新时代新体制呼唤的新人学》(1994,合著);二是“中国学五部曲”,《中华国富论》(1995),《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中华复兴论)》(1998),《中国龙的新发现:中华神龙论》(2000),《中华腾飞论》(2001),《中华文明论——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哲学》三卷本(2002)。1992年获第二届吴玉章奖金。近期将推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三卷本之一的《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发表论文200余篇。

   王守常,男,1948年8月1日生于北京,满族人,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著名学者,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与宗教学知名专家,作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三大团体之一“中国文化书院”的早期参与者与现任“掌门人”,是中国新时期“国学”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1969年-1973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任连队文书、教师;1973年,推荐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1986年,任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1年-199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留校期间,师从哲学家、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开设《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研究生课程。其《中国的智慧》、《中国文化需要返本开新》、《以德治兵者得天下:解读<孙子兵法>》、《重读<论语>》也成为了当下“国学教育”的经典课程。
   他和海外学术界、汉学界也保持着长期的互访交流,1985年至1986年任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访问研究员。1991年至1992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任日本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汪丁丁,汉族,1953年5月生于沈阳,祖籍浙江淳安。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55团(查哈阳农场),曾做农活(农工)、机械修理(机工)、炼钢浇铸(炼钢工人)等工作;1971年返城回北京。赋闲在家的3年里,他读遍家中堆放的马列著作,数百本商务印书馆翻译的各国历史、世界通史、希腊悲剧和罗马历史,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巴尔扎克、雨果、杰克·伦敦等名著。1974年,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的工厂做工人,其间曾发明“抗跳键积分电路”, 自学了政治经济学说史、剩余价值理论和高等数学。;1977年-198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1年-198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数学与控制理论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赴美国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1986年-1990年,就读于夏威夷大学经济系博士班,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1993年,担任夏威夷大学东西方文化中心“东亚经济发展,文化与制度变迁”项目博士后研究员;1991-1995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经济系;1996年担任德国杜依斯堡Gerhard-Mercator大学客座研究员;1997年3月,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经济学教授,讲授“经济学”与“制度分析基础”;2000年,任教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
   长期以来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同时兼任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新世纪》周刊学术顾问和《财经》杂志学术顾问。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哲学、经济学思想史、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制度分析基础、博弈论基础、微观经济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沈明明,男,1954年8月生于北京,北大附中学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
   1969年8月15日下乡到一师五团(五大连池农场)一连,后调到3连;1972年转插河北农村插队;1977年高考入北大国际政治系,后在北大社会学系读研并留校;1982年取得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法学士(政治学);1982.9-85.8 助教,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1988.9-88.12 特邀顾问,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Center for C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1.7-94.7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10 至今 讲师,副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常务副主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1994年取得美国密西根大学(The of Michigan)哲学博士(政治学),主修:比较政治,美国政治,组织行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1995.10-12 项目评估专家,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UN Development Programs, Special Evaluation Mission);1996.6 至今 兼任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 (AdjunctResearch Fellow,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1996年6月至今兼任研究员,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Adjunct Research,Scientist,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of Michigan);2002年至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4年回国后,一直在北大执教.并进行中美合作的科研工作。作为中国社会调研业的学者和创立者之一,他已在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在一些有声望的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亨利·鲁斯基金会、亚洲基金会等的资助下,进行了多项关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调研。自1994年开始主持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的工作,设计并组织实施了中心所有的调查研究项目。此外,多次作为国际咨询专家受聘参与世界银行 (World Bank),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UN World HealthOrganization),联合国发展计划署 (UN Development Programs),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等国际组织的国际项目。
   沈正康,男,汉族,1953年3月生于北京,北京知青。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编委。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编委。
   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在园艺连、修理厂工作,返城回京后上学;1978年3月--1982年1月,北京大学学士,地球物理专业;1983年9月—1985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硕士,地球物理专业;1985年9月—1991年1月,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地球物理专业;1991年--2001年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暨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1年8月回国。从1987年起开始从事运用GPS方法监测地形变及模型解释、地震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曾经并正在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邦地质调查局、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等多项研究项目。
   工作经历:1991年1月—1993年1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博士后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1993年2月—2000年6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2000年7月—2008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2001年8月—2008年5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2008年6月--现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教授地球物理、空间大地测量。
   主要成绩:主持了1992年美国Landers地震震后震中区形变的观测与研究。主持了南加州地震中心GPS流动网数据的分析归算,此项目为南加州地震中心重大研究成果之一;通过GPS资料分析得到中国华北北部地区形变带运动场,包括山西地堑北部的拉张与张渤地震带的左旋走滑。此结果对估计该地区长期地震危险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阿尔金地区GPS资料的分析,精确测定阿尔金断层中段错动率及青藏高原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运动形态。对研究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型及其与中国大陆东部岩石圈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通过GPS资料分析得到川滇地区地壳形变场,分析结果表明其形变方式、断层运动特征明显与块体运动模型不符,而能够用受岩石圈流变学结构控制的连续形变模型解释;对于认识大陆形变模式、动力学机制有重要意义;研究环太平洋俯冲带上均发现的周期性的慢滑移事件及其与地球自转变化产生极潮所引起应力变化的关系。结果对于断层转换带物理性质、地震触发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蔡永恩,男,1949年出生,北京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7团(汤原农场,后普阳农场)5连。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1970年被推荐上北京大学;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留北京大学地质系工作;1984年获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地球动力学);1987在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合作研究(7个月);1999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工作1991-2001长期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究(5年);2001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固体力学);2003-2004在日本爱媛大学合作研究(2个月)。
   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反应堆结构安全审批软件”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水厂铁矿露天矿边坡工程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社会兼职:力学学报编委、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地震学会理事、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

   邓小南,女,汉族,1950年生于北京,其父是唐宋辽金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北京北大附中1966届初中毕业生,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1968年至1977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1团(853农场)四营三连先后当农工、小学教师,后到四营任理论教员;1978、9——1982、7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生;1982、9——1985、7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85——1997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助教、讲师、副教授;1998年至今,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6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2006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主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著述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改革开放30年人文社科百项精品奖、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论文一等奖。同时,邓小南授课体现的北大风格也得到海内外师生一致的好评和赞誉。
   方竹兰,女,1954年生于上海,上海知青,1971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访问学者、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电视新闻中心特邀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计量学院兼职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等。
   1971——1978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60团(前进农场)7连;1978——1982年在黑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在职博士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并工作,期间曾在英国Sussex大学,美国Stanford大学当访问学者。
   甘杜红,女,北京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五大连池农场)六连,后被推荐入北京大学。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古迹部工作,图书馆员。研究领域: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高路明,女, 1952年出生,北京75中69初中生,北京人。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生导师。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6团(新华农场)21连;1974年被推荐到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7年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8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8月晋升为教授。
   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生导师。主要从事楚辞以及古籍目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成果有:《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屈原集校注》(与人合作)、《袁枚文选》(选注)、《怎样写应用文》等,并发表了有关古籍目录研究的论文数篇。

   顾 军,男,汉族,上海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3团(859农场)20连.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 - 198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工农兵学员;1982 -1985 ,中国农业大学生化系理学硕士;1985 - 1988 ,北京大学生化系理学博士;1988 - 1989 ,复旦大学遗传教研室客座研究人员;1989 - 1997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后,研究员;1997 - 1999 ,中山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1999 - 2000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负责人;2000 - 至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5 - 至今 ,常务理事,中国生化学会北京分会。
   胡军,男,汉族,1951年8月15日生,1969年7月毕业于上海南市区建浦中学,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十二、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哲学会秘书长,冯友兰学术研究会秘书长。
   1969年9月-1978年3月任黑龙江省嫩江农场场直中学教师;1978年3月-1981年1月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1981年2月-1983年7月留校任教并于此段时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1983年7月返回哈尔滨师范大学工作;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9月-9911年7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1998年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工作,并于1991年底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8月破格晋升教授;1998年3至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李爱国,男,1958年7月生于沈阳,北大荒知青,1973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工笔会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被中国文联评为“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外交部特约画家。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北京青联委员,第八届北京青联常委。第九届、第十届海淀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1969年末,随父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1973年,到黑龙江省绥芬河边防一团服役;1976年12月—197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1675部队,战士;1977年10月—197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1870部队,战士;1978年2月—197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1854部队,战士;1978年9月—1982年7月,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1984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1854部队,干事;1984年5月—1985年8月,沈阳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部,干部;1985年9月—1987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7年8月—2006年7月,任教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92年被北京市破格评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评为教授;2006年7月至今,任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牌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特别奖——“关山月”美术基金奖;第二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一等奖;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首次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首届《国画家》奖;获“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协会艺术大展”荣誉奖,北京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被中国文联评为“百名优秀文艺家”,出版有《李爱国画集》等十九本个人画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南海等收藏。发表学术论文《静谈》、《没骨说》等四十余篇。
   其父李义坦从朝鲜战场回国,浑身是伤的他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一年多。出院后出任四十军速成学校校长。六十年代初,调任沈阳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任副主任。1969年末,调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政委、党委书记。

   梁钧平,男,北京北航附中毕业,北京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一师五团(五大连池农场)11连。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英国“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杂志中国咨询顾问;北京经济学总会理事;经济科学杂志编委;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兼专家组成员;中国经济时报专栏作家。
   1983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专业经济学学士;198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硕士;1989年10月—1990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1994年1月—1995年1月,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1998年1月—1998年4月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担任职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英国“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杂志中国咨询顾问(HRDI Advisory member for PRC);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香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管理顾问;北大青鸟公司管理顾问;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兼专家组成员等。

   刘文忻,女,汉族,1949年4月生,1956-1962 上海市溧阳路第二小学 1962-1969 上海市虹口中学毕业,上海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
   1969-1974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三团(延军农场),先后任战士、教员等职;1974-1977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77-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1988-1989 英国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 访问学者 ;1993-1994 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系、农业和应用经济学系,中美文化交流福布莱特基金项目高级访问学者;2003,1-2010,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2005—2010,9,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主任。
   社会职务:全国核心刊物<经济科学> 编委;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北京外国经济学会副会长 ;教育部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组审专家;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委员(2006-2010年);被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聘为全国财经院校评定专家组成员(1996);被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和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福布莱特基金会聘为经济学类赴美候选人评审组考官(1996);被聘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西方经济学》和全国统考试题卷的审定专家(1998-2001);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聘为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2001)。
   荣誉与奖励:多次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陆军教学优秀奖;1996年获首届陈岱孙经济学奖,北京大学第三届优秀教师奖;1997年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北京大学花旗银行奖教金 ;1998年 北京大学花旗银行奖教金;1999年 北京大学香港中国经贸同学会 经济学院优秀教学与科研奖 ;2000年第二届陈岱孙经济学奖 ;2001年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优秀教师 ;2002年北京大学通用电气奖教金,北京大学香港中国经贸同学会 第四届经济学院优秀教学奖,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主要作者),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作者);2005年 《西方经济学》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要作者),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北京大学精品课程,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6年 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 ;2007年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作者之一),北京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三等奖指导老师,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主要作者),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教育);2008年 北京市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9年 北京大学2008年优秀博士论文三等奖指导老师
   2013年8月 主持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并以评选得票排序第一被评为北京市高校继续教育重点建设教学团队;2014年1月 主持和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育课程)立项项目。
   孟繁荣,男,北京知青,1970年5月11日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4连。现任北京北大资源研修学院工商管理教授。

   权奎山,男,汉族,1948年6月6日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县。北大荒知青,曾下乡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科研所。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我国著名陶瓷考古学家。权奎山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3日晨7时40分不幸逝世,享年64岁。
   1972年由九三科研所推荐进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隋唐考古、陶瓷考古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陶瓷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
   权奎山长年潜心钻研,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代表论著主要有《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区分期》《试论南方古代名窑中心区域移动》《论洪州窑的装烧工艺》《江西景德镇明清御器(窑)厂落选御用瓷器处理的考察》《古代陶瓷》《寺龙口越窑址》等。权奎山先生在教书育人方面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诲人不倦。他热爱考古事业,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春梅,女,汉族,北大荒老军垦的后代,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32团(北兴农场)参加工作,曾任团副政委,后经推荐入北京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人文学部历史学系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副主任。
著有《高情商团队》、《燕园的青春记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生干部回忆录》等。
   肖巍,女,1957年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北大荒知青。现任清华大学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别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高中毕业后从事过钢筋工、摆渡工、会计、公社团总支副书记,果品公司仓库重杂工等工作;1978 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82 年 1 月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来清华大学任教至今;1992 年 5 月至 1993 年 8 月在英国基尔大学哲学系、牛津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任全英第六届中国学者联谊会宣传与公关部长;1994 年晋升为副教授,;1995 年至 1998 年在中国人民哲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在职攻博;1998 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 年晋升为教授;2002 年 9月至 2003 年 8 月被哈佛大学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为“哈佛项目”奖学金获得者,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做高访学者;2003 年 任博士生导师;2005 年度中加学者交流项目( CCSEP )获奖学者。 曾多次短期出国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如在瑞典、日本、泰国、赞比亚、巴基斯坦、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主要学术兼职:国际 / 东亚生命伦理学会会员、瑞典国际妇女管理俱乐部成员、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北京伦理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市“社科专家科普讲座团”成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阎步克,男,汉族,1954年11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知青,1971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
   1971年中学毕业后下乡劳动;1973-1978年入伍服役;1978年复员后做工人,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1993年起任教授至今。从事魏晋南北朝古代政治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等。

   郑也夫,男,汉族,1950年8月生于北京,北京第八中学毕业,北京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无党派,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63-1968 北京八中读书;1968年7月-1977年1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20团(852农场)务农;1978年4月--1979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1979年9月-1982年7月 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1982-1994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1991年获副研究员职称,(其中1985-1986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1994-1998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1998年获教授职称;1998-2004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200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3年退休。
著有《走出囚徒困境》《代价论》《信任论》等。郑也夫是中国开放以后最早研究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以其独特的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中阴冷的地带,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处境中的真实问题。
   杨善华,男,生于1947年,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仍担任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他致力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是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六五”与“七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主要成员之一。
   1968年9月19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25团(七星农场)57连,(1969年底改6师61团3连),盖过房,伐过木,也干过零活;1970年2月调入61团(创业农场)政治处宣传股任报道员,从此开始兵团“土记者”生涯;1975年任宣传股新闻干事,后任农场办公室秘书;1978年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轻化系合成纤维专业肄业;1981-1984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1984年-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研究生;1988年10月至11月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短期访问研究;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最初考取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后又考入上海社科院,是中科院、北京大学双硕士、北京大学雷洁琼教授亲自带的博士生。1991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1993年1月至2月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访问考察;1993年8月赴台湾参加促进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1993年6月至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访问研究。1997年获教授职称,取得指导博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退休。
   翟起滨,男,1964-1968年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哈尔滨知青,1968年参加工作。现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8年10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由于他的无线电技能,很快被调到机关从事广播站机务和电影放映工作,名正言顺地自修大学课程;1972年4月,通过考试,被当时的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录用,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大学教师;1973年10月,武汉大学数学系青年教师进修班;1975年 2月-1977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密码与编码专业研讨班;1978年9月-1982年2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2年2月-1987年1月,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师;1987年1月-1991年7月,黑龙江大学副教授;1991年8月-2011年2月,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07年为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评委会专家委员;2011年加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2年为科技部973密码技术相关课题评审专家;
   在密码理论和技术领域工作近四十年,在实际工作中多次立功受奖,获政府特殊津贴。自1987年以来担任《中国科学》,《数学年刊》,《通讯学报》等杂志的审稿专家。承担国家密码与信息安全研究项目,担任国家密码专项课题研究主持人。
奖1项(1989-R02);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垦总局科技先进个人(2011)、学校科技突出贡献奖(2010)。全国优秀教师(1991),农业部科教系统“优秀出国留学人员”(1991),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2006),国务院特贴(1992)等。

   张锡镇,男,1947年生,汉族,北京知青。现任北京大学国关学院国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系副主任,兼任国关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3团(延军农场),任组织股干事;1973、9-1976、7被推荐入北大国际政治系,本科学生;1976、9-1979、7 北大国际政治系,任教;1979、9-1983、7 北大国政系,硕士研究生1983、9-1997、8 北;大国政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7、9-1988、10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进修;1996、9-1997、6 美国丹佛大学讲学;1997、8-现在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中秋,女,1950年出生,1963年—1967年北京三十六中(女校)学生,北京知青,1967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
   1967年11月22日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5团(庆丰农场)16连;1967年─1974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5团16连副指导员;1974年─197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1977年─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2009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访问学者。
   章士伟,男,北京清华附中初中毕业,北京知青,1967年12月8日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1967年-197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绥滨农场)24连(原15队),后调到宝泉岭糖厂。恢复高考后上大学,1985年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博士毕业。
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功能体系分子工程学:功能分子材料、抗癌药物。

   叶元生,女,北大荒知青,曾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59团(青龙山农场)五连,后被推荐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辅导员。原任北大法学院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李志敏书法艺术研究会秘书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1-9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荒知青中的精英,佼佼者,我们曾经的战友,欢迎各位荒友关注赏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1-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名校聚北大荒知青,是我们全体北大荒人的荣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1-1-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1-1-9 12:33
名校聚北大荒知青,是我们全体北大荒人的荣光!

是啊,这是北大荒的娇子,是我们知青的骄傲!谢谢大雁赏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