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692|回复: 9

蜂巢蜜的蜂蜡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0-9-28 09:58 编辑

蜂巢蜜是成熟蜜,主要由蜂巢和蜂蜜组成。所以有时候大家向蜂农购买蜂巢蜜的时候,总是认为这里边是纯正的蜂蜜,但吃的时候却比较麻烦,因为蜂巢里含有蜂蜡,吃起来总是嚼不烂,就像口香糖一样。那么该怎么分离蜂巢蜜里的蜂蜡呢?今天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蜂巢蜜的蜂蜡怎么去除?
1、大家可以先把蜂巢蜜里的蜂蜜取出来后,然后把蜂蜡砸碎后,放入大锅中,然后加水,至少水要漫住砸碎的蜂蜡,最后就入到火上进行溶化蜂蜡。
2、煮蜂蜡需要用一天的时间,把蜂蜡煮沸后就该冷却了,这时候你会发到蜂蜡连同杂质都已经沉淀到锅的最底部了,这都是为了在第二天提炼蜂蜡在做准备。第二天,我们就需要把第一天煮沸后冷却的沉淀蜂蜡重新放入锅中,这次我们需要加入一些可食用的草酸后二次进行熬制,草酸大家可以去卖化工产品的店里购买。只需要熬制半天就可以了。
3、如果嫌去除蜂巢蜜里的蜂蜡太麻烦的话,可以直接食用的,直接取一小块蜂巢蜜,咬在嘴里,直到嚼到没有甜味的时候,直接把嘴里的蜂蜡及渣滓吐掉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了。如果是想治疗鼻炎的话,可以每天吃三次,每次十克就可以,可以缓解鼻炎带来的不适症状。对了,服用时最好是早晨起床后,空腹服用,或者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服用就可以。如果是儿童的话,需要把量减半的。
4、蜂巢蜜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长期服用还是祛除疤痕哦。
原创:果蔬百科https://z.xiziwang.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蜡主要成分可分为四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还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酯类有蜡酸蜂花酯,落花生油酸蜂花酯;游离酸类有蜡酸(cerotic acid,约占15%),二十四酸,褐煤酸,蜂花酸,叶虱酸,落花生油酸,新蜡酸即二十五酸;游离醇类中有正二十八醇,蜂花醇;烃类中有二十五烷,二十七烷,二十九烷,三十一烷及不饱和的蜂花烯。黄、白两种蜂蜡的成分基本相同。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名为虫蜡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理作用
1.活性氨清除作用,中国产蜂蜡对来自芬顿体系的·OH和来自X/XO系的O2均有清除作用。2.5μg/ml以上浓度完全抑制脂质过氨化,还可浓义依赖性抑SOD诱导。
2.其他作用,蜂蜡及其乳浊液有抑菌和防腐作用。且将肝素100-150mg悬浮在蜂蜡0.5-1.5ml内,静脉注射给予,可使肝素抗凝血作用时间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0-9-28 09:55 编辑

国内使用历史
中国使用蜂蜡的历史十分悠久,几乎是和蜂蜜同时发展起来的。蜡烛始于《周礼·秋官·司恒氏》有“共坟烛庭燎”。《神农本草经》将蜜蜡列为医药“上品”。西汉时期岭南即制作蜡烛。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340年左右)中讲:“南越王献汉高帝石蜜石斛,蜜烛二百枚,帝大悦。”
蜜蜡用于民间印染可从汉**始,古称“蜡缬”现称“蜡染”。西晋已能将混合的蜜蜡分开提炼,分别利用。用蜂蜡制作蜜印(蜜章)、蜜空、蜜展和工艺品蜡风。所谓“蜜玺”,《宋书·礼志二》记载,武帝泰始四年(468年),文明王后崩,将合葬,开崇阳陵,使太尉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神坐。“蜜玺”为已死帝王而刻的蜡玺,用以殉葬。所谓“蜡屐”(木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阮遥集(孚)好屐。……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见自吹火蜡展,就是在木屐上涂蜡。
唐朝蜂产品的加工技术突破了历代窠臼,特别是拓宽了蜂蜡利用范围,官苑豪门也常利用蜂蜡。陕西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的基道上,都有侍女秉烛而行的壁画。唐诗中也有大量描写蜡烛的诗句。
贾公彦还记载了“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灌之”的制烛方法。此外,还利用蜂蜡藏书,印染和作丸衣。蜡诏、蜡书、蜡丸亦为唐代始用。蜡缬布亦颇盛行。顾况《采蜡一章》描写采蜜人攀登危崖割取蜜蜡的情景。以蜂蜡为原料的蜡烛、蜡丸始于唐代,蜂蜡跻身于蜡染、印染工业开拓了蜂蜡利用的前景。至少有1300年历史的蜡织布,始于汉、盛唐,20世纪90年代又风靡于世。用蜂蜡封藏沼书(《资治通鉴》)272卷,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梁主登建国楼,面择亲信厚赐之,使之野服,资蜡诏,促段凝军”。女真族向宋朝进贡蜜蜡,《契丹国志》(卷22):“自意相率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物入贡”。蜂蜡可作为燃料用,《晋书·石祟传》:“(王)以粕澳釜,祟以蜡代薪”。 [5]
在宫中有“蜜印”之说,《晋书·本传》晋山涛以太康四年(283年)亡,策赠新沓伯,蜜印紫绶。“蜜印”即是死后追赠官职所赠的蜡印。《旧唐书》(973年)、《新唐书·李澄传》(1060年)中记载用蜂蜡作丸衣制蜡丸(或称蜜丸)。蜡缬布在唐代亦颇为盛行。
宋代长白山区的女真国常以黄蜡、蜂蜜等方物入贡辽国,还以蜜蜡等为商品与北番开展贸易活动。宋代契丹统治东北时期,少数民族只要每年缴送蜜蜡等贡品就可以免征兵马税赋。自辽金以后称蜂蜡为黄蜡,史志记载:“蜡,白出于金复州,黄多贸夷市。”由此而知,此时蜜蜡分离技术已达到历史上的传统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使用历史
Mélanie Roffet-Salque等人利用来自陶器中保存的脂质残留物蜂蜡的气相色谱特征来描绘新石器时代欧洲、中东和北非的蜂蜡使用情况。研究显示,蜂蜡在一些地方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可能连续使用了800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蜜蜂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农业活动开始的时候,甚至还可能更早。
人类至少从9000年前开始就在使用包括蜂蜜在内的蜂产品了。发表于《自然》的一则研究指出。一直以来,人类与蜜蜂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古埃及的图画、岩画和蜂蜡推测的,但科学家并不清楚早期农民和蜜蜂之间的关系是从何时开始的。
蜂蜡由复杂的脂质组成,成分高度稳定,可以用作包括陶器在内的考古文物的化学指纹,并作为蜜蜂存在的指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Mélanie Roffet-Salque和研究团队通过从6400个陶罐上收集的脂质残留物,建立了史前蜜蜂与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农民之间关系的图谱。
研究人员表示,最古老的蜂蜡证据来自小亚细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同时研究团队还找到了人类在北非利用蜜蜂的最早证据。
穿越丹麦北纬57度线以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缺乏蜂蜡的证据,这可能意味着当时蜜蜂的自然出现存在生态界限,此界限可能和苛刻的高纬度环境有关。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对蜜蜂这种兼具经济和文化重要性昆虫的基于生物大分子的古生态地图,表明人类和蜜蜂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农业的起源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20-9-2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20-9-28 11:11
谢谢介绍,长知识。

谢谢大雁的回复。祝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20-9-2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 详细的介绍,我买来带蜂蜡的蜜,就是那么嚼到无味了吐掉。原来这蜂蜡还可以熬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0-9-2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20-9-28 21:22
谢谢你 详细的介绍,我买来带蜂蜡的蜜,就是那么嚼到无味了吐掉。原来这蜂蜡还可以熬化了。

熬化了的情况是必须高温,所以嚼到无味了吐掉是可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加雪 发表于 2020-9-3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门道不少,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7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