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684|回复: 11

记录南岗区历史的老照片

[复制链接]
素心人 发表于 2011-11-1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录南岗区历史的老照片
       无意中走进位于南岗区联发街口的南岗展览馆,被里面大量的历史照片所吸引。
       这个展馆的图片由依路兴起、乡城嬗变、商贸繁荣、文化多元、生活百态、建筑精华、世纪风云七个部分组成。反映了了南岗区从兴起到解放前的发展进程,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上南岗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的格调,很值得一看。

       据考古挖掘显示,早在2000多年前,秦家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清朝中后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以农耕、渔猎为主的村屯集市。这里之所以被人们选择为聚集之地,是因为它处于依岗傍水的上佳位置,在这条形如龙脊的岗地北边,有一条缓缓流过的松花江,以及由它漫淹形成的广阔湿地沼泽,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绝好的渔场、猎场和农田。因为最初曾有一户闯关东的秦姓人家在这里居住谋生,人们便把这里称为“秦家岗”。
       中东铁路工程局看中秦家岗地理位置的优越,才将大本营迁至此地。从而为这里创造了快捷发展的契机。
       经过30年的发展,秦家岗依路而兴,经济社会日益繁荣,人们为它改了响亮的名字——南岗。

                                                        ——摘自该馆介绍词



       一、与中东铁路的关联


























待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1-11-1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随素心姐的镜头,参观南岗展览馆,浏览这些老照片,了解历史上南岗中西合璧、多元文化的格调,真是值得一看,期待续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素心人 发表于 2011-11-1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南岗城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6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原先一直住在南岗区的马家沟,儿童公园的南侧。解放前,南岗区为秦家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1-11-1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1-11-16 20:09 编辑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6 17:24
我家原先一直住在南岗区的马家沟,儿童公园的南侧。解放前,南岗区为秦家岗。

在19世纪初哈尔滨道外叫傅家甸,道里叫埠头,南岗叫秦家岗。香坊是中东铁路的发源地。
据说,在但是有句顺口溜,南岗是天堂,道里是人间,道外是地狱。此说法来自央视台的纪录片《风雪中东铁路》。
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当时中东铁路的俄罗斯白领基本上住在南岗;道里由于车辆厂的建立,中产阶级在此居住较多;而道外在当时大部分是做苦力人居住,后来逐步发展了货栈。

在“音乐影视”栏目中,我上传了《风雪中东路》九集纪录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素心人 发表于 2011-11-16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伟民 发表于 2011-11-16 20:07
在19世纪初哈尔滨道外叫傅家甸,道里叫埠头,南岗叫秦家岗。香坊是中东铁路的发源地。
据说,在但是有句 ...

        我看了你介绍的《风雪中东路》,值得了解的一段历史。
           http://www.hrbbdhzq.com/bbs1/for ... 1070&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素心人 发表于 2011-11-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交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素心人 发表于 2011-11-1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部分外国领事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冠珉 发表于 2012-5-19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些有历史积淀的老照片。有拉长了人生阅历的愉悦感。您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2-5-1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勾陈,这些老照片,是哈尔滨历史的沉淀。在1960年以前,还是处处可见的。只是现在,只能从照片上的平面,去回忆当年哈尔滨的空间了!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21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