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 (上海知青唐德华原创)
自元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我一直宅在家里,掐指算来一个多月过去了。 因为新冠肺炎病毒在神州大地肆虐,今年春节注定特殊。没了过节的喜庆,没了亲友的团聚,没了过年的忙碌,只有凝重的心情和淡淡的忧伤。 大街小巷空空荡荡,路上车辆稀少,沿街商店大都歇业打烊。小区里也是冷冷清清,偶有步履匆匆的行人也多戴着口罩。一天傍晚,我在小区散步,因四下无人便没戴口罩,回来时感觉邻居看我的目光都有些异样。 春节期间,武汉、湖北乃至全中国的新冠病毒确诊感染人数居高不下,竟然逐日增长升至万人以上。就像寒流来袭,气温断崖式下降,感觉这个冬天苦寒漫长得让人有些惊惧。但我想,严冬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时刻关注疫情变化,每天都看电视新闻。那些画面深深地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白衣战士逆行疫区日夜奋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容走进重症监护病房,那坚定的步伐、矫健的背影,让人敬佩、让人动容。尤其是一个班次下来,医护人员摘下护目镜和口罩时,脸上留下道道勒痕,有的皮肤红肿,有的创口贴还粘在鼻梁上,让人心疼,让人泪下。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筑工人24小时连轴转,累了靠在冰冷的铁管上打个盹,饿了吃碗方便面充饥。那蜷缩在墙角,席地而睡的场景,让人动容,让人感叹。不法商贩趁口罩供应紧缺,贪图小利,在网上制假售假,发国难财,让人不耻,让人愤怒。个别人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对联防联控要求不在乎、不配合,硬闯关卡,甚至殴打防控人员,让人唏嘘,让人笑话。 有人说,退休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我却认为恰恰相反,人的生命有限,退休后因体力和精力不若当年,尤其进入古稀之年,时间更显珍贵。为此,尽管宅在家里,也不能虚度年华。 宅在家里,不忘学习。每天读书看报看电视,了解国内国际形势。读传记《历史风云中的余秋里》,重温历史,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家高尚品格和情操;览叶辛的新作――长篇小说《五姐妹》,回忆年轻时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相似的经历引人入胜,共同的情感令人难忘。宅在家里,不忘写博。结合抗击疫情,先后写了7篇博文,每篇阅读量均超万数,为防控疫情尽一份力量。宅在家里,不忘党员责任和义务。组织支部党员和老同志自愿捐款,33名同志共捐款36500元,全部用于购买防控急需用品,给身处武汉防控一线的市五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送去祝福和支持。 日复一日每天几乎重复的宅家生活虽枯燥乏味,但相应党和政府号召,“捂死”病毒也是我们为战“疫”贡献力量。所幸是春天的脚步不会一场寒流来袭而停下。这些天来好消息不断,全国各地有序精准复工复产,疫情也呈现积极向上态势。武汉、湖北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连续多日稳定在三位数,湖北以外省区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稳定在个位数上下,好多省区都是零增长。治愈成效不断显现,疫情中心区域的武汉每天治愈出院人数大大超过新确诊感染人数,个别方舱医院已休舱,彻底改变了“人等床”的现象。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也是一样。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世界各国如周边的韩国、日本以至中东的伊朗、欧洲的意大利却呈现蔓延爆发态势。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必须坚持不懈,严防死守,继续宅家。 3月5日惊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如东晋陶渊明诗中云,“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我推窗远眺,外面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小区一棵白玉兰傲然挺立,朵朵玉兰花挂满枝头,白光耀眼,馥郁芬芳。隔壁邻居家的一棵桃树已发芽,用来当作院子篱笆墙的山胡树爆出嫩叶……这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我期待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更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期盼新冠肺炎疫情早日结束,到那时,人们可以走出家门,摘下口罩,喝喝咖啡,沐浴灿烂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