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文蕴

打破砂锅问到底——万物寻源(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39 编辑

          天安门来历
    1407年,明朝永乐皇帝调集全国能工巧匠到北京建宫殿。在众多方案中,永乐皇帝独独看中了来自江苏吴县的蒯祥设计的一套。
    3年后,由蒯祥设计并主持建筑的承天门在皇城正南矗立了起来。皇帝下旨,把蒯祥和皇宫全景图画在一起,以表彰他的业绩。
    1651年,清朝顺治皇帝下令对承天门做了一些改建,命名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升起。从此,天安门城为新中国的象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0 编辑

                 饭锅发明

    19世纪末,美国记者休斯在对一个大富翁的私生活采访时,发生了争执。巧得很,这富翁是休斯所在报馆的大股东。结果,休斯被解雇了。休斯开始为新职业的选择而苦恼。有一天,他应一个刚结婚的朋友邀请,去新房做客,新娘子给他们做饭吃。他发觉菜里有股煤油味,心里直想吐,但碍于礼貌,他只好把它强咽下去。主人也尝出味道有异。
    ——这像是煤油煎成的。
    ——糟糕,一定是我刚才弄煤油炉时,不小心把煤油弄到菜里了。
    新娘要给他换菜,他连忙阻止。
    ——真对不起!
    ——不!煤油牛排给我带来了灵感!
    告别朋友回家后,休斯立即投入了电炉的研究。
    1904年,“休斯电气公司”正式生产电炉。不久,休斯又在此基础上推了电锅和电壶。
    休斯的成果和邮票齿孔及坦克,被世人称为新闻记者的三大发明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0 编辑

       邮票上的齿纹何而来

    1840年英国发明了世界上第枚邮票——黑便士,一整张是240枚。当时邮局的职员备有小刀,把整张邮票裁开出售,既麻烦又不易裁的整齐。有一天,爱尔兰工程师亨利·亚瑟,去伦敦一家小酒吧间饮酒。在他的邻桌,有一位新闻记者正在一面饮酒,一面写新闻稿。稿件写完后,他掏出一大张邮票来。
    ——请问,能借把剪刀吗?
    ——非常抱歉,我们没有剪刀。
    记者犹豫了一会,突然从西装领带上取下一根别针来。他把一大张邮票铺平,用别针在上面戳了一排排小孔。旁边站着的服务员惊呆了。
    ——上帝,这可是进口的中国桌布。
    戳了小孔,他把邮票顺利地撕开了。
    ——这办法妙极了!我替您去寄信吧
    亨利·亚瑟受到启发,回家后用心研究,终于发明了一架专门给邮票打孔的机器。
    英国邮政部门采用了亨利的发明,发行了有齿孔的邮票。后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1 编辑

        扑克牌发明的

    公元1643年,6岁的路易十四,继承了法国国王的王位。替国王执政的红衣主教马萨林,担心国王缺乏学习兴趣,特地制作了一副扑克牌。这组扑克牌上的图画,都是历史和文学知识,小国王一面玩,一面学习。
    ——扑克牌是谁发明的?
    纸牌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早在唐朝时,一种叫“叶子格”的游戏在长安流行。宋朝时,“叶子格”发展为每副60页的“马弔(diao音)”,规定四个人玩。13世纪前后,中国的“马弔”传入西方,有人说是马可波罗带去的。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所以意大利是西方扑克牌的发源地。
    现在,欧洲历史上最早有过扑克牌的史料,是1376年佛罗伦萨城的一条禁令。禁止用扑克牌赌博!玩扑克牌的风气,很快发展到整个欧洲。各国扑克牌的张数和图案不一样,光法国就有15中扑克牌流行。统一标准的“巴黎风格”扑克牌产生了,现在绝大多数人玩的都是这种扑克牌。
    12张J、Q、K上分别画着(圣经)人物和西方历史名人。草花是三叶草,意味走运;黑桃是橄榄叶,象征和平;红桃是一颗心,表示智慧;方片是,代表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4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1 编辑

          最早地雷

    地雷是谁发明的?
    明朝时,抗倭名将戚继光奉命镇守北方,指挥十多万边防部队。当时,活跃在草原上的鞑靼骑兵经常南下骚扰,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戚继光率领明军与鞑靼骑兵作战,但很难对抗敌人来去如飞的马上优势。
    戚继光苦苦思索克敌制胜的方法,到处向人请教。他由猎人安放在草丛里的扑兽器得到启发,设置了一种新式火器。先做好装满火药的石炮,石炮的引信留在外面,再制作里面藏有钢轮的木盒。石炮埋在地里引信埋到木盒里的火药中,木盒又被草丛遮住。
    鞑靼骑兵又来了,马蹄触动木盒上的扳机,引转钢轮,摩擦火石,点燃了石炮的引信。石炮连连爆炸,炸的敌人人仰马翻。
    当时的人。把这种新式火器称为“自犯钢轮火”,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5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2 编辑

                第一家跳蚤市场

      现在在各个城市都有跳蚤市场,跳蚤市场是从何得名?
    1884年,巴黎市政府为保持市容整洁,在市区内设置了许多垃圾桶。两年后,整个巴黎有三万人依靠从垃圾中挑拣弃物维持生计。政府发出指令,严禁在街上翻检垃圾······
    ——还给不给我们活命?
    ——国王陛下已恩准你们去北郊的圣·旺地区创造新生活。
    这是一个早已停止使用的练兵场。从此,拾荒者集中在这里将垃圾分类挑选。从垃圾中能检出不少“宝贝”,他们就在圣·旺一带就地出售,逐渐形成一个集市。
    ——你的外套有跳蚤!
    ——这是我奶奶从圣·旺买来的。
    ——人们从圣·旺买回来了跳蚤。那干脆叫它跳蚤市场吧。
    爱买便宜货的心理,使圣·旺集市日益发展,“跳蚤市场”站住了脚跟。
    跳着市场的新含义是:卖的是便宜货,而成交价格可以向跳蚤一样上下跳动。
    1986年,巴黎圣·旺跳蚤市场以隆重的庆典,欢度了百岁诞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17 编辑

          倒贴的由来
              今天《新晚报》又送来春联和“福”字,送给我家的春联是:上联“鹊唱梅枝盈喜气”下联“春归仁里畅和风”横批“吉祥如意”又送来个倒“福”字。这真是福气到了。可是这倒贴福字是从何而说起呢?
       在明朝时,朱元璋做皇帝。有一年除夕,他化妆老百姓去街上看热闹。朱元璋走在街上,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看年画。许多人对着一张年画指指点点。朱元璋仔细一瞧,才明白是这么一回事。原来,当时有钱的人家的小姐都裹小脚,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原来是个大脚的丫鬟。马皇后姓马,淮西人。这张年画让一个大脚女人怀(淮)抱西瓜骑在马上,分明是在讥笑她。于是,他吩咐随从把这条街上各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转过来,作为识别记号,准备第二天惩办他们。
       马皇后为了稳定政权,不错杀无辜,保全这条街上的老百姓,派人连夜把全城人家门上的福字,都倒转过来。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派出的士兵,发现满城人家的门上,都倒贴福字,搞不清该抓谁。
       后来,老百姓了解真相,都说这真是“福”到(倒)呀。从此,倒贴福字成了风俗。
        这种利用”倒“、”到“谐音以求吉利的现象,就叫口采,生活中多着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1-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2-3-24 16:42 编辑

      年糕习俗怎样形成的?

    春秋时代,吴国风调雨顺,稻谷连年丰收。老百姓家里仓囤中堆满稻谷,个个眉开眼笑。
    大夫伍子胥对吴王说,丰收时,要防备今后可能发生的灾荒。可是,怎么才能把多余的粮食保存呢?
    伍子胥让各家各户把多余的稻米脱粒,再浸泡在水里。蒸熟后,再放进槽里捣烂。米饭捣成饭糊状后,搓打成像砖头的方块。“米砖”晾干后,人们用来砌墙。十年以后,“米砖”遍布吴国。后来吴国和邻国发生战争。青壮年上了前线,种田的人少了。紧跟着又遇上大旱,收不到粮食。吴国的军民就靠挖“米墙”吃,度过灾荒,还取得战争的胜利。
    后来,这种丰收后打“米砖”的风俗一直流传下来,“米砖”名叫“年糕”,象征着年年有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3-24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断臂维纳斯稀世珍宝?

    1820年2月的一天,希腊米洛斯岛上的约尔哥斯在田间整地时,发掘出一些碎雕像。
    ——这是怎么回事?
    他随即向该岛的地方官报告了他的发现。
    ——啊,太美妙了!
    驻该岛的法国领事也兴匆匆赶到现场。
    ——啊!爱神维纳斯!维纳斯!
    考古学家对此做了考古鉴定。
    ——这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古希腊作品,
    经过一番周折,雕像终于被法国买下,运到巴黎,将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八。路易十八得此宝贝欣喜若狂。
    ——啊!多么美丽的天使!我的王后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了!
    路易十八望着维纳斯像的残臂,感到美中不足。
    ——你们快给我配上断臂,使她更完美无缺。艺术家们尽管做了多种尝试,结果都是画蛇添足,反而损坏了她的艺术美。断臂维纳斯在巴黎公开展出后,引起了轰动。
    ——她的姿态美极了!
    ——她的每一处线条都那么迷人!
    德国大诗人海涅有一次看着雕像,感动的热泪盈眶,久久不愿离去。
    ——我们的美丽女神啊,你庄重妩媚,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现在,这座雕像成了巴黎卢浮宫中最珍贵的收藏品之一。
这座雕像最完美地表现了人的健康美和理想美......
    今天,米洛斯岛的维纳斯塑像已遍布世界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永远给人美的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文蕴 发表于 2012-3-2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好朋友之间“知音”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位叫俞伯牙的人,博学多才,琴技高超。
    ——俞伯牙的琴弹得真好呀!
    有一天,俞伯牙乘船出游,夜间,小船停泊江边,面对长空皓月,俞伯牙弹起琴来。一曲未终,突然琴铉断了。
    ——定有人在偷听我弹琴,此琴弦才会断裂。
    他抬起头,看见有个砍柴人向他走来。
    ——他是个山野村夫,难道也会听琴?
    俞伯牙接好了琴弦,以高山为题材继续弹奏。一曲弹完,砍柴人忍不住赞叹起来。
    ——多美的琴音,像高山那样壮观。
    俞伯牙十分吃惊,他又以涓涓流水为意境弹了一曲。
    ——真妙!这一曲如同山涧清泉那样秀美。
    俞伯牙急忙推开琴,立起身,将砍柴人恭恭敬敬地请到船上。
    ——请教兄长尊姓大名?
    ——敝人姓钟,名子期。
    俩人促膝谈起了弹奏技艺,甚感相见恨晚。于是,他们结为生死之交。后来,钟子期不幸病故。俞伯牙得悉噩耗,悲痛之极,他一把扯断了琴弦......
    知音既亡,我此生不再弹琴!
    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志同道合,结成生死之交的好朋友称为“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8 0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