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中央政治局重磅定调!最新解读来了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4-4-3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道组:孙璐璐、程丹、江聃、秦燕玲、贺觉渊、张达、郭博昊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涉及三大方面:一是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二是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三是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按照惯例,每年4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对开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此前确定的经济工作方向进行重新研判,部署上半年经济工作,被外界看作是观察下一步宏观政策调整的重要窗口。

此前市场不少观点预期,由于一季度经济表现开局良好,近期已有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本次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不会有大变化,仍会大体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政策基调。不过,从本次会议释放的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政策取向看,仍有不少亮点。

比如会议在肯定开年以来经济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仍强调当前经济形势面临“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等困难,做好经济工作要“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本文将分别从宏观政策取向,提内需稳外贸,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资本市场影响,稳定房地产市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稳就业增收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八大方面重点解读本次会议看点。

看点一:强调经济工作“避免前紧后松”

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通常以改革为主线,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提出重要方向。目前,市场较多期待和关注,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水平开放等关键词对下一步中长期的改革措施安排。

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也要看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政治局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要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对于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分析认为,“避免前紧后松”的表述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缓解此前市场对于宏观政策持续性的担忧。

看点二:壮大耐心资本,提升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支持力度

本次政治局会议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涉及“壮大耐心资本”“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表述。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表示,这为资本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与资本市场当前正在推进的“1+N”政策体系一脉相承。随着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等方面举措的落实,更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将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更多力量,以高质量服务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会议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当前,以支持科技发展为导向带动关键制度创新,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资本市场生态逐步形成。在融资端,近日发布的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从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全方位提出支持性举措,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投资端,特别是“壮大耐心资本”方面,监管部门着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中长期资金参与权益投资的制度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总体上看,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资金总量仍然不足,配套机制还不够完善,‘长钱长投’的政策环境没有完全形成。”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公募基金作为资管行业权益投资的代表,权益类产品占比不高,市场引领力不足;保险资金、养老金股票投资,在绩效考核、投资运作等方面的制度环境还有不少可以优化的空间。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证监会正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加快形成合力,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增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力,形成中长期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会议还提出,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杨德龙指出,资本市场进入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新股发行、退市改革,还是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行业机构归位尽责,都要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本。上市公司要合规经营,增强公众公司意识和回报投资者意识,行业机构需要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看点三:明确扩内需是首要抓手

在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中,前两者指向国内需求,出口则对应着国外需求。从国内需求看,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首要安排放在了“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上。

“(这个政策)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又能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此前表示。

目前行动方案在政策层面已形成“1+N”政策体系,“1”是指国务院3月13日公开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N”是各领域的具体实施方案。据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在各项方案的落地实施过程中,资金保障如何安排向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热点。赵辰昕此前已明确表态,中央投资、中央财政资金等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肯定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且支持会是有力度的。

以最新出炉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为例,总体看,对报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一补贴标准具有一定吸引力,预计报废汽车总量应能达到近千万规模,对车市新车消费会带来百万量级增量,也能带来千亿元以上的年消费增量。

从投资看,此次会议再次将增长视角放在了“新型城镇化”上。

“我们做过一个初步的估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大概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另外还有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道。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日前也表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尚未完成——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6.2%,但是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还有1.8亿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完全市民化。

而在扩大开放方面,会议则指出,要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其中既包括近期政策层面多次提及的外贸新增长点: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也包括当前外贸发展主力军:民营企业。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认为,今年一季度,民营企业稳外贸主体地位得以持续巩固——从经营主体数量上看,每10家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企业,差不多有9家是民营企业;从增速看,民营企业的出口、进口增速分别快于整体4.8个、7.8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4.3%。

吕大良指出,下一步要围绕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送政策、解难题,激发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外贸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看点四:点名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早落地,适时开展降准降息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将要“靠前发力”,并点名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会议还强调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及早发行”。

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5773.6亿元,意味着年内待发行的新增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尚有约4.3万亿元,年内政府投资可用资金较为充足。经本次会议提出,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将要“靠前发力”,尤其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及早发行”。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季度普通国债靠前发力,为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他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大概率在二季度集中发行,在三季度陆续投入使用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从此前抗疫特别国债发行情况看,在特别国债集中发行期间,专项债和国债发行进度会相应放缓。若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季度落地发行,专家认为,考虑到新增专项债限额下达到地方政府存在时滞,以及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让道”,预计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会逐渐加快,并在三季度迎来发行高峰。

在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提出提速要求的同时,本次会议还提出,将“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市场机构普遍认为,若超长期特别国债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叠加新增专项债加快发行使用进度,资金面或将受到政府债券集中发行的短期冲击。为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人民银行将有必要加大公开市场投放或适时降准。

“无论是政策利率还是市场利率,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下一步都有下降的空间和可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说,应继续推动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非对称下降,进一步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激发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融资需求。

当前政策性降息面临人民币汇率承压、商业银行净息差偏低等因素掣肘。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曾指出,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拓宽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专家认为,政策性降息落地前需要开展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政策性降息有助于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预计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在年中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看点五:推动债务高风险省市“既压债务、又稳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的落地实施,并对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提出“既压债务、又稳发展”的要求。

2023年,多地在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更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子方案。来到2024年后,各地继续强调将推进本省市的“1+N”化债方案。其中,12个化债重点省份在今年的地方预算报告中更加重视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市场机构普遍预估,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券的理论发行规模有限,或将集中分配给化债重点省份,用于高风险地市的风险化解。此外,人民银行也多次提出,可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虽然化债重点省份已被要求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但从今年以来的投资动作看,化债重点省份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研报中指出,随着债务结构优化、付息压力缓解,地方化债作为契机将倒逼发展转型、推动高质量进程。

看点六: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政策措施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的表述继续放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框架下,意味着防风险仍是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重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产的表述中,新的提法是,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对此,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二手房去库存并和新房去化实现良性循环。他认为,当前存量已经是市场主体了,因为二手房挂牌量、交易量都比新房大,而且去化周期远比新房要长,热点城市普遍在3年以上。另外,二手房价格下跌幅度比新房大,导致新房被迫跟着定价、降价,进而导致开发商不拿地、不开工,因为新房很难卖出去。因此,当务之急是给海量的二手房库存“泄洪”,将二手房去库存与新房销售对接起来,是稳定市场、稳定行业体量的关键。

李宇嘉建议,下一步将配售型保障房筹集与二手房去库存结合起来,由中央政府发行特别债券、组建基金等方式再贷款给央企和地方国企,收购市场上的存量二手房源,再以较低的价格配售给刚需、保障房申购者,实现资金闭环。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还认为,为了进一步去化现有市场库存,尤其是近郊、远郊的楼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额度提高,更多一二线城市推出“以旧换新”政策、能够给到更多的二手置换群体税费优惠或者减免。

“前期在部分地方,针对存量房产的消化,已经出现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未来在全国层面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积极支撑。”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说。

展望未来,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预计核心城市限购限贷等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同时“保交房”力度有望延续,以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缓解居民对于期房的交付担忧,稳定市场预期。另外,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具体政策有望逐步落实,包括政府平台回购二手房作为保租房、回购房企未售新房作为保障房、盘活存量低效非住宅物业改为保租房等都可能是重要方向。此外,在优化增量住房方面,预计优质地块和高品质住房供给有望增加,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许。随着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以及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持续跟进,二季度市场情绪有望边际好转,尤其是核心城市在政策带动下,市场活跃度或将逐渐修复,同时年中高基数影响逐步减弱,预计整体房地产销售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

看点七: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良性循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月—3月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同比增加6万人,就业实现良好开局,保持总体稳定。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指出,就业开局良好,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劳动者困难仍较多。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强调,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李志明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要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扩大服务业就业,拓展农业就业空间,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稳定发展以增加就业,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阳也表示,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通过财税、金融、社保、培训以及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统筹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

同时,“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聚焦省域、市域、产业和行业、提高职业教育有效性、支撑性和匹配度,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王阳指出。

看点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将迈入新阶段

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此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标志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将迈入新阶段。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具体来看,会议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发展重点任务、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完善体制机制、率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看来,体制机制的建设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他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3.0时代,他期望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载体,推动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

会议指出,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市要更好发挥带动作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要各扬所长。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的龙头,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国家实验室互设基地、协同发展,深化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布局。加强自贸试验区经验互学互鉴,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编制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编制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推动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

责编:战术恒

校对:杨立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6 0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