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文革记忆《我的1966》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之韵 发表于 2018-11-6 23:00
再林大哥才华出众,学生时代日记就很精彩,为你点赞!

谢谢理解高评。我会乐此不疲地继续发表以飨各位知青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月19日
      电影《胜利在望》是一部振奋人心的战斗组剧,通过三个小故事概述了越南南方人民为了祖国的解放和统一,不畏牺牲,不惧美帝国主义的残暴,不断英勇浴血战斗的事迹。歌颂了越南南方人民在越南南方民族统一阵线的领导下对敌斗争的坚定信念,勇敢机智的英雄胆略和那种忠于祖国心向北方的赤诚的心。电影的情境充满着正义与邪恶的战斗,明朗、鲜明、脍炙人口。唤起了人们奋起战斗的热情,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作用。它告诉我们,对待强盗只有斗争,而且要不怕牺牲,勇于胜利。
      看完电影深深地被英雄的豪言壮语所激动。战斗吧英雄的越南人民!前进吧,兄弟的越南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迎接胜利的曙光!中华人民坚决支持你们,最后的胜利就在眼前。
1966年1月20日
      今日除夕。
      古老的习惯晚上要守岁,而且要迎财神、吃饺子。在城市这种习惯的全部大都有,只是很少有人沿革,守岁之说并不严肃了。人们往往达旦不眠,也仅仅是习惯,迎财神已经成为历史了,人们很少去弄。饺子还是要吃的,这也大概是求新春的好兆头而已。
     坐在茅屋里反倒没了什么事做,包饺子还不会用我,只有看书使时间速过,让新春早些到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8-11-7 20:42 编辑

1966年1月21日
       今天初一。
       把几首小诗记下:
       《看电影“胜利在望”》
                  一
         背靠南洋心向北,
         伤身残体志难摧。
         英雄儿女三千万,
         定灭强敌与越贼。
                二
         红旗飘处劲敌惊,
         特种战争也不灵。
         椰子当成真炸弹,
         水壶看作地雷听。
         当年抗战小兵蛋,
         现在少年美式兵。
         上帝安能饶罪恶,
         缴枪上校也光荣。
                三
         愈近天明天愈黑,
         炮声催促见紫薇。
         坚决苦斗哂生死,
         旭日迎来尽扫灰!
            《访友》
         变革时代赛熔炉,
         换骨脱胎旧尽除。
         惊喜当年同校友,
         诚心改造赤更朱。
1966年1月22日
       《王世平来访有感》
         幼小当年无所知,
         如今四处各东西。
         愿君发奋胸无我,
         革命途中永不息。

           《赠李清江》
         革命精神不可无,
         斗争世界有前途。
         突出政治决然改,
         业务精通干劲足。
         锻炼身心休泄气,
         凝聚同仁邪路除。
         大步朝前发奋走,
         专深红透志非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9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月23日
       事物无不在发展、前进,人也不无在变化,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地改造,前进。这是自然的逻辑,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我的小学同学自从毕业后很少相见,现在应该有五年半了,有些同学的名子已经淡忘,有的已经是下落不明了。我是多么希望见到他们啊。特别是新春佳节的此时,这种心情就更在观看照片的眼光里显得迫切了。我想他们都怎么样了呢?
      巧得很,老同学王世平倡议,到老同学家拜年去。于是我们先到孔凡勤与陈述森家,随后又去李淑英李洪学家,同学们有的在家,有的出去了,但见面的同学都非常地兴奋,谈了几年来的思想变化,我痛感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之速,是我想不到的。也是我们感到幸福和愉快的。我们按着照片追忆见不到面的同学,大家的状况大都令人满意,只有一两个在社会上落了伍。
      我们谈了很多,走了很多家。从谈话中流露出的同学们的思想是那样的深沉,这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的过去是幼稚天真的,今天则是积极的、向上的;过去我们有浪漫的理想,现在这理想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又重新点燃了我们之间的革命友谊,那是多么纯洁的友谊啊?
      我们谈到了将来,同学们将四面八方,更要很难见面了。于是决定明天合影留念。我想这很好。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各自的道路上为着同一个革命目标奋勇前进。
      时间像流水一样,我的同学们都没有虚度,在未来的跑道上我们是终生的伙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9 19:34
1966年1月23日
       事物无不在发展、前进,人也不无在变化,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地改造,前进。这是自然的 ...

不知道现在你们有没有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7 20:34
1966年1月21日
       今天初一。
       把几首小诗记下:

50多年前的诗,有时代的烙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1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9 19:57
不知道现在你们有没有联系?

目前尚有9人有联系,有一个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10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月24  
      清晨按约定我们小学20位同学齐聚太平旅社合影。我们在照片上的题字是“昔日同学,今日同志,红心向党,志在四方”之后我们返回王世平的家里继续畅谈。
     我们谈了几年来的思想收获,都很生动很具体。李洪学谈了他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认识到干什么都是干革命。陈述森谈了他参加工作之后在思想上遇到的波折以及在困难面前进行斗争从而不断进步的过程,感到只有不断地改造世界观,才能真正地有所前进。董桂英汇报了她远离家乡、同学和亲人到包头求学的心情变化,告诉我们不要像当初她那样想家、不安心,往往以我为圆心地画圆。孔凡勤说了自己过去“挣钱吃饭”的思想,感到和先进人物比太渺小了,表示今后要政治挂帅,为祖国的铸造技术贡献毕生的贡献。
     同学们的谈话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我们才能真正进步。所谓理想,就是革命到底,而革命是不会因职业不同而有异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我们就有前途,就会有最大的幸福。
      我们都表演了节目,并且一起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青春的热血在我们的心中沸腾。我们互留通讯处约定今后要多联系,交流思想,共同进步。
      活动结束,我们都恋恋不舍,此时才感到友谊的种子是何等宝贵。它会使我们团结战斗,形成一个共同进步的“中继站”。
      晚上我又去陈玉阁老师处谈唠一阵。老师对我的教导我从内心感激不尽,痛切地感到以往的迟滞是多么有害,可笑。老师的谈话再一次使我下定必胜决心奋勇前进。
      从老师处出来在太平工人文化宫观看了电影《龙马精神》主人公芒种的硬骨头精神及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光辉思想使我感到贫下中农的坚定革命信念;感到了革命群众的那种冲天的干劲。从而也得到了更大的力量。我们都应该像芒种那样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光明磊落、吃苦耐劳,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明天要离开哈尔滨去我的出生地平安,在那度过十天的假期有意义的日子。我将把同学们的政治热情融化在心里,向那里的芒种式的农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11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1月25日
       列车在拉滨线飞驰,盖满白雪的东北大地闪电般从车窗外闪过。村庄、田野、高压线的铁塔、偶尔散散落落出现的挺立的白杨······走马灯似的争先恐后地向列车后面奔去。过了拉林河,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横亘在天角下,飞龙般向后滚动着。远远地有辆牛车过来,也飞快地奔向后方。大河上厚厚地盖着白雪,隐约有人在活动,应该是打鱼的吧,在家乡我见过在冰上钻窟窿抓鱼的人。此时此景,不禁使我想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真可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了。此时之景色加上阳光灿烂,真正感受到了“红红妆素裹,分外妖娆”的意境了。
     车厢里的旅客观赏着车窗外的美景,无目的的唠着家常。我有时参与几句,大多是倾听着。听他们说起今年的分红,有时又说到其他的事情,我感到农村生活的提高和丰盛,心里暖洋洋的。
      车里人很多,列车员忙不过来,我于是帮她卖水。有一个女孩把杯子里的水倒在了车厢过道,汪了一地,人们对她有意见。我立即拿拖布把地擦干,并告诉她列车的卫生人人都要注意保持,她表示很过意不去。中午吃饭时,她又剩下半盒饭,扔掉了是浪费,怎么办?于是我拿着到别的座位问谁能够吃掉,一位老大爷把它吃掉了。我告诉她粮食是宝贵的,要注意爱惜粮食,能吃多少买多少,以后不要在发生此类问题。她点头再次表示不好意思。
     到达平安已经是下午2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8-11-1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年1月26日
       读小说《香飘四季》上册。小说描写了1958年春天珠江三角洲一个叫东涌的农村为着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用大跃进的气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意气风发地与大自然进行斗争,改造了越陷越穷的蛇窝,夺取了前所未有的丰收的故事。作者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歌颂了党的领导,同时以生动之笔揭露了在两条路线斗争中阶级敌人的种种丑象。告诉我们在向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充斥着困难再困难,斗争再斗争。然而,只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可以取得可喜的丰收,也就会香飘四季,景色常春。
      小说有力地塑造了一群个性分明的干部、群众的鲜明形象:忘我的但时而急躁的林耀坤;不知疲倦一心为社的许火照;有点命令主义却一心为工作的徐炳华;勇敢热情干劲冲天的复原军人何津;肥胖的、生在西涌而在东涌劳动奋斗的何桂珍;曾经是把劳动的硬手安于温暖的生活又被跃进的气势带到火热之中的肖蓉;大方、肯干、通达、一心一意于工作引人羡慕的许凡英;单纯而又不懂爱情却恋着婚姻的许细娇;善于心理活动又有点自卑的“鼓气佬”何永生;一度迷蒙不振的寡妇又燃起劳动的热力的阿秀;善于思想工作的深入群众的区书记; 肯干、积极、有经验又带点保守的林阿盛、伙泰 、林X;啰啰嗦嗦爱惜儿女的火照妈······这些人物在故事的发展中生活成长闪光,他们的个性融化在积极工作的热情中,而又鲜明地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情境里。(待续)
1966年1月27日
       (续)小说也勾勒了一些心情相似,痛由相同,而又不得不息于心的地主、富农和自发分子:冷眼观光的半百地主徐光祖;心怀叵测的地主分子徐金贵;见钱不要命甚至卖姑娘的许三财······这些人物处在节节发展的对立面,天地越来越小,除了暗自发脾气,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出工、干活。
     小说的笔调欢快流畅,富有引人入胜的生活气息,通过对几对年轻人的恋爱生活的描写,增添了小说的生活色彩和喜剧气氛,从中表现出了人物的个性。作为小说的一个不小的线索爱情来说的确写的曲折饶有情趣,但似乎没有解决为什么要恋爱。爱情难道仅仅是青春成熟的附属品吗?人类的历史实际是男女相亲相爱一家人繁殖后代的历史,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有爱情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只为爱情是卑鄙的。爱情应该在共同的奋斗中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发展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恋爱观。但是一个人的战友是很多的,一切革命路上的人都是他的同仁,我们怎样选择自己的爱人呢?我想只要一种解释,那就是在最常接触的、最了解的、不仅志向相同而且情趣也相同的以革命利益为前提的人中培养爱情。这种爱情也就不仅仅是青春的配偶,而且富有时代的革命意义。在今天革命发展的时刻则更有意义了。爱情是人类发展的主题,但内容不同,小说中的凤英值得学习,而细娇则值得借鉴了。
     当然这种爱是无限狭隘的。真正幸福的博大的爱应该是阶级的爱、同志的爱。为着友谊、为着阶级的利益,个人的爱情是微不足道的。裴多菲的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我们应取的座右铭。
      小说以浓郁的笔调描绘了南国的风光,呈现了无限丰富的生活图景,给人以乐而忘他的感觉。虽然说不出怎样的评价,仅仅那火热的生活就使我受到鼓舞,我会因此更加有意义地生活、斗争、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0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