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547|回复: 3

代张春荣发《知青之歌》和谈《知青之歌》的创作

[复制链接]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4-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尖山一兵 于 2015-4-7 09:16 编辑

重发张春荣词、王秀英曲创作的《知青之歌》和词作者近期来信。
知青之歌9.jpg

谈《知青之歌》的创作
        
         一、谈我为什么要创作《知青之歌》
    1977年3月初,我怀着满腔的革命热情到河北深县祁刘村下乡,那段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我早想把知情下乡中表现出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总结出来,写成文章,作为知青的慰藉与留念,但未能成行。
    2014年5月底,看到《老年日报》征集《知青之歌》的启事后,回忆起往事,我非常激动。联想起我读过的《小丫扛大旗》等一些早期知青文学,我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青也有所了解,对邢燕子、侯隽等一批知青的老典型比较熟悉。一想到知识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中,表现出的那种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道德情操,和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我就非常激动,感到令人鼓舞。
    我认为,我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仍然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为此,我感到自己有责任,有条件,有义务创作《知青之歌》,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并希望我的作品,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百花园增色添彩,也希望自己这个沧海一粟,像雨后的一滴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长虹。
        
    二、《知青之歌》的构思及艺术特点
    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后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仅有北大荒和新疆的建设兵团,还有到农村下乡锻炼的广大知识青年,不仅时间长,而且范围波及全国,到目前,时间已跨越了近六十年,这就决定了《知青之歌》要根据不同时代的特   点,采用时代感强的特色语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广大知识青年积极相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积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贡献,表现出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那时的政治、时代背景与特点。据此,歌词应重点体现知青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讴歌赞美知青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仅对激励广大知青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我国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歌词对知青的思想和行动应有具体、生动的描述,唱起来才更具有感染力。好的歌词应对人生有所启迪,应唱出人生的哲理。
    知青返城,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应有表述,才能使《知青之歌》全面反映历史,尊重历史。
在歌词的创作中,还注意了歌词写作的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1.歌词的格律、韵脚;
    2.《知青之歌》的歌词,适合叙事加抒情的写作方法,并我采取了在叙事和抒情中写景,在叙事和抒情中说理与赞美的创作方法。
    3.在分段时,全词每个段落注意前呼后应,注意各段间的起承转合。
    4.歌词运用了比喻和用故事打比方的方法,唱起来让人感到更生动、更具体,让人更富于想象力,增强感染力。
     
    三、歌词内容的创作及其含义
    歌词第一段,主要叙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虚心接受再教育,通过知青积极报名下乡这件事儿,赞美知识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后三句通过抒情的方式,描述出知识青年和人民群众双方的态度和关系,连用两句比喻,把“农村”比作“大学校”,“田园”当做“课堂”,来表示知识青年虚心接受再教育;“知识老农把手教”则表示人民群众“热情“、”诚恳”地关心、帮助知识青年。
    歌词第二段,主要写知识青年的思想及表现。开头两句比喻,喻意“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十几岁离开父母、离开城市上山下乡,到边疆、到农村的陌生环境去,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各方面条件反差较大,开始确实很不适应,并且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那么当时为什么知青下乡工作好推动呢?我认为,这与有志青年“红心向党”是分不开的。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讲的“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认为“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知识青年下乡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逐步熟悉融入到那里的群众之中,并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村面貌做了很多事情,涌现出了一批令人钦佩的先进典型人物,这就是行动上“表忠心”的一种具体表现。但做为歌词,应言简意赅,不能长篇大论去叙述、概括。回想起我下乡时,知青收麦的劳动场景,就是在劳动中把一颗“忠心“化为比学赶帮的具体行动。所以,歌词我写了“红心向党表忠心”,并通过对比学赶帮、汗水滴滴不辞辛劳的生动劳动场景的描写,来展现知识青年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美知识青年“广阔天地逞英豪”的无私奉献精神。
    歌词第三段,主要写经过下乡锻炼的知识青年变得更坚强,勇于面对现实,克服 一切艰难险阻,成为社会主义的顶梁柱。
歌词开头两句,我用钢铁淬火的物理现象打比方,阐述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和人生哲理。
    在农村时,我经常看到烘炉上打铁师傅把铁烧得通红,放到水里淬火后再捶打。后来才懂得,经过淬火的钢铁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有几个大学同学都曾说过,“下乡时条件很差,吃了很多苦,但有那段经历垫底,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怕了,没有那段经历,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也是那个钢铁淬火的道理吧!
    毛主席曾让他的儿子毛岸英去农村当农民,去工厂当工人,去军队、并到朝鲜战场去打仗,毛主席不可能不知道朝鲜战场上有危险。他曾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想到格言,“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真正的将军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我体会到,这正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无私的爱,他是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和事儿的、能文能武的、能做大事业的革命接班人。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战略决策,就是要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所以,歌词我写了“钢铁淬火更坚强,千锤百炼成好钢。”
    知青下乡后,在社会基层,在人民群众中,不畏艰难险阻,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做贡献,变得坚强、务实,不管是返城的、留乡的,都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奉献。所以,我在歌词中赞美知青“不怕艰难与险阻,战天斗地拓前路,返城留乡同做奉献,社会主义顶梁柱。”
歌词的第四段,继续赞美知青。所有知青都经历了改革开放。随着知青的成长、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大批知青走上了领导岗位,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成为中坚力量,还有一大批知青已进入老年,退休后仍在继续发挥余热。所以,在歌词中,我赞美知青“改革开放做中坚”。还用再生凤凰的故事,赞美仍在发挥余热的知青“浴火凤凰不了情,青春闪光夕阳红,殚精竭虑追梦想,胸怀祖国老当益壮。”
    歌词的第四段内容,即是赞美,又不仅仅是赞美,是总结,是反思,是鼓舞,是激励,是企盼,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是为实现中国梦,在全国响起的向强国目标奋进的号角。
   
    备注:《知青之歌》歌词:
    1.知识青年志气高,奉献青春响应党号召,积极报名下乡来,农村是个大学校,千顷田园当做课堂,知识老农把手教。
    2.天宽地广任鸟飞,海阔水深凭鱼跃,红心向党表忠心,比学赶帮劲头高,汗水滴滴不辞辛劳,广阔天地逞英豪。
    3.钢铁淬火更坚强,千锤百炼成好钢,不怕艰难与险阻 ,战天斗地拓前路,返城留乡同做奉献,社会主义顶梁柱。4.改革开放做中坚,浴火凤凰不了情,青春闪光夕阳红,殚精竭虑追梦想,胸怀祖国老当益壮,盼望祖国更富强。
                              作者:张春荣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前进街468号2-1-1001
                                   邮编:053000         手机:18832851663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六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4-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下乡时条件很差,吃了很多苦,但有那段经历垫底,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也不怕了,没有那段经历,就没有我的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4-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尖山一兵 于 2015-4-5 21:25 编辑

      感谢农场章文时常关注《知青之歌》专栏。这首歌是河北省衡水市张春荣知青去年10月末发来的歌曲。      
      2015年2月9日,刘文喜帮我代发到征集《知青之歌》专栏第一页上数第4行上。因作者发现歌片个别地方有误,我特麻烦热心网友丹娘将歌片重新打出来再发到网上,同时,也将作者刚发来的信件"谈《知青之歌》创作"一同发到一个栏内。
       因我不是版主,歌片又是图片格式不能超过100K,所以歌片我只能发这么大了(再大就发不上去了)。如有人查看,可以下载、放大。因我只有这么大权限了。也请原创作者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5-4-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4-5 21:22
感谢农场章文时常关注《知青之歌》专栏。这首歌是河北省衡水市张春荣知青去年10月末发来的歌曲。     ...

转成gif格式就会小得多。我上传的那张比你的这张大,却只有56k。
间奏后面少了一个括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18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