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9671|回复: 33

【战校回忆录】

[复制链接]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10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雨惊春 于 2014-2-11 18:42 编辑


                  【战校回忆录】              

                   历  史  足  迹
       五七战校-----不能忘却的一页

       五七战校,曾是梧桐河农场教育史上特殊的一页,战校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殊历史时期造就的特殊产物。遥想当年在战校,同学们边学习,边劳动,边创业,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炼就了良好的意志与品质,为各自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做为永久的记忆。
          沈成玉老师为战校题词:
               梧桐战校六九年,
               顺应时势育才干。
               学习劳动双丰收,
               教育史上谱新篇。

              五七战校-------特殊时代潮流冲击出来的浪花  
        
       一九六八年,《黑龙江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呼兰“二八战校”的报告文学,文中介绍了呼兰“二八战校”的某一届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响应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号召,实行半农半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边学习,边劳动,边创业,培育又红又专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典型事迹。当时正是文革时期的“斗、批、改”阶段,农场军管会、农场革委会、总场学校革委会认为:“五七战校”是一种新的办学方式,也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探索。当时在我省教育战线流行一句响亮的口号:“远学清华北大,近学呼兰二八”。农场还派了几名老师专程赴呼兰“二八战校”去参观、学习,回来后向农场及校方做了汇报。因此农场决定:我们农场学校也要办一个“五七战校”。  
       “五七战校”从酝酿到组建大约一年的时间。正式组建战校是一九六九年初,当时有关领导考虑,战校的学生最起码要在战校学习、劳动、生活 达二年以上,所以不能选择九年级的应届班级学生,只能在下一届的班级中实行。于是场方决定把原本于七月份毕业的九年级两个应届毕业班(十四班、十五班),提前到1月19日毕业。把八年级的十六班、十七班两个班的学生合并一起,作为五七战校的首批学生。   
       战校任职教师有二位:一位是哈尔滨市的六六届高中毕业生下乡知青张浩老师,她任班主任兼教文科课程。另一位则是佳木斯第一中学青年教师,下乡知青的带队者---沈成玉老师。沈老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原只是受命送一中部份学生到梧桐河农场广阔天地里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恰值农场“五七战校”成立,缺少合适的男教师,于是被特聘为战校的理科教师。
      根据战校实行半农半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培养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的宗旨,场方选派曾经是苦大仇深的、当过兵、扛过枪、跨过江的干部出身的张云楼等两人为贫下中农代表,做为战校的行政领导者,并且兼任思想教育,生产和生活管理等工作。
    当时,总场学校八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有学生四十多人,两个班共计八十余人。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征求了本人意见,还对重点学生例如腿有残疾的进行了家访。如果到战校,就要过独立的集体生活,就要远离总校,远离父母。如果同学家中确实有困难或脱离不开的,也可以选择放弃去战校而提前毕业,当时有近二十名学生,因种种原因没有去战校,提前参加了工作。当时两个班级合并约有六十名学生,其中有哥俩的:刘畅、刘滨;有姐俩的:马秀英、马云蛟;还有爷俩的:张守成、王宝兴(甥舅)。他们与众同学一起都写了决心书,女同学孙 华、郭玉霞、郑国艳、刘桂英、王秀深等人甚至写了血书,坚决要求去战校,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做一个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大家都为自己能成为“五七战校”的第一届成员而感到自豪。
      
       还记得离开总场学校之前,张浩老师教唱同学们一首歌曲:
         《我们是五七指示捍卫的尖兵》
                我们是年青的一代,
                是五七指示捍卫的尖兵,
                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
                把青春献给革命。
                我们不做温室的花朵,
                要做暴风雨中的青松 ,
                艰苦奋斗,勇敢前进,
                朝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
                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们是年青的一代,
                是毛主席的忠实红卫兵,
                为了建设祖国的边疆,
                把青春献给革命。
                我们身居祖国的边疆,
                志在全世界红旗扬,
                亦文亦武,亦工亦农,
                朝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
                奔向光辉灿烂的前程。

       为了真正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生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实行半农半读,农场精心选择了战校的校址------新开河。新开河距离总场三十华里,属于七分场的一个作业站,地点在梧桐河南岸再向西,经过振兴乡的平原村,向西八里路的一个偏僻的地方。西面和北面靠鹤立河,南靠新开河,东邻平原村。新开河当时有土地二百多垧,主要是旱田,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当时新开河只有一栋象样的草坯房,房东头是办公室,西头是食堂,当中还有四间是宿舍。整个站点没有一户农场职工。只有一个独立排的佳木斯男知青。

                    初  到  战  校
   
      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九日星期一。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在梧桐河农场俱乐部里,召开了“五七战校”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五七战校”的全体师生;有农场各单位的嘉宾代表;有农场中学其他班级的学生代表。大会上,农场革委会主任贾庚新首先讲话:他讲了成立“五七战校”的意义和对战校成员的期望。总校校长王金生代表学校讲话:告诫同学们不要辜负农场及校方的期望,每一个人都要在战校这个大熔炉里百炼成钢。张浩老师还以班主任身份讲话:坚决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到艰苦的地方去,把学生教好,带好,不辜负农场及校方领导的期望。刘华同学也代表战校的全体同学在大会上发言,向农场领导,学校领导及全场人民表决心。然后场领导贾庚新向战校授旗。刘华代表同学们庄严的接过了“五七战校”的大旗,走下主席台,站在学生的队伍前。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王金生校长一声令下:“出发!”“五七战校”的红旗在前面引路,同学们陆续走出会场,在广场上排好队,告别了领导,告别了欢送的人群,告别了前来欢送的父母亲人,大家都非常激动,感到做一名五七战士是多么的自豪和光荣啊!在一片热烈的欢送声中,全体战校学生,在张浩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迈着坚定的步伐,大踏步走向战校。一路上,满目春意盎然,一片郁郁葱葱。同学们边走边欣赏一路的美景。在三分场至七分场之间有五里路程,中间被梧桐河隔开,梧桐河在此间的两岸距离约80米,人们过河只有坐小木船摆渡到对岸。为了方便人们来往,在河上修架一个简易的木桥,上面铺上约一米宽的木版,在桥的一侧修上栏杆扶手,人们就可以过河。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轻松的从桥上过了河。经历三个多小时,步行三十华里,有的同学脚上磨出了水泡,终于到达了新校址------新开河。
                     
                    学 习 与 劳 动
      
      同学们初到新开河,一切都感到新鲜,尽管它远离总场,十分偏僻与荒凉,但这里是我们新的家园。这里是我们将要开始的新的学习与实践的校园。新开河除了大片草原,还有麦田,大豆田,玉米田等,地里的麦子腰身拔挺三寸高,大豆和玉米生机勃勃,正茁壮成长。同学们顾不上脚疼,欢呼跳跃。有的女同学跑到草原上采撷鲜花。开饭了,同学们纷纷涌进食堂。当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端上桌时,大家都楞住了,哇!这大米饭怎么是黑颜色的?但大家顾不上这些,早已饥肠辘辘的同学们还是愉快的吃完了第一顿“黑”大米饭,水煮黄豆汤。
      新开河除这一个象样的房子外,还有三栋低矮的草房,分别是牛舍和仓库。把其中一栋牛舍腾出来,作为学生的宿舍与教室。把牛粪清理出去后,室内铺上沙子,在室内两侧用木版钉上板炕,做为学生的睡床,中间的墙上挂一张黑板。白天床沿上坐学生,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给学生上课,晚上在床上可以睡觉。没有桌椅,没有电灯电话,晚上照明用的是煤油灯。交通工具只有一挂老牛车,有一口辘轳井,井里的水是浑浊的。用水桶打上来的水,放在碗里沉淀,半天会沉淀出半碗泥。难怪做出来的大米饭是“黑”颜色的。
      房子的四周是广袤的土地,无垠的草原,还有可望不可及的沼泽湿地。晚上蚊蠓成群。清晨青蛙合鸣。野花遍地,碧草连天。虽然环境美如世外桃源,然而,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
      在六十名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十四、五岁。男同学住在用牛棚改造的大屋内;一部分女同学住在另一个牛棚改造的房间。而一些体弱多病的女同学则住在像些样的草坯房宿舍里。
        同学们到校的第二天便开始上课。一个半截铁轨栓在场院中间的一棵大树上做为上下课时要敲的钟。
               “当!”  “当!”  “当!”
       战校第一节课的钟声响过,同学们立即奔向挂有黑板的教室中,分两排整齐的坐在床沿前,先听两位老师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用花名册点名,接着是同学们发言。大家畅谈理想,畅谈人生,畅谈美好的未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战校环境简陋,但花季少年满心的阳光灿烂,豪情万丈。
       在以后的学习中,沈老师主讲数学,张老师主讲语文。教室里虽然没有桌椅,大家就在腿上记笔记,趴在床上写作业,不懂的地方问老师。两位老师反复的,耐心的进行讲解。有时白天劳动,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听老师讲课,写作业。
       进入六月份,各种农活多起来,在老贫农带领下,“五七战校”的大旗在前边引路,同学们排着队,唱着歌,拿着锄头给玉米铲草。第一次参加战校劳动,大家热情高涨。头顶烈日,皮肤晒的通红,汗水湿透了脊背,手掌磨出了血泡。到了晚上,皮肤开始发痒。一两天后,开始蜕皮。但大家不叫苦,不喊累。同学真正体验了什么叫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体会了何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战校,同学们学会了种菜,锄草,割麦等,虽然又苦又累,但大家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我们是毛主席的“五七战士”,就是要战天斗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刻苦改造世界观。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自己,锤炼意志,以苦为荣,以苦为乐。
       由于没有医生,同学们有个小病小伤,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女同学商秀坤懂一些简单的医疗常识,战校派她到总场医院学习一周,学会了一些医务常识及简单的外伤处理知识后,背着药箱回来为同学们当起赤脚医生。药箱内装有碘酒,红汞,ABC去痛片,消炎药等。同学们有个头疼脑热及小外伤等,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通过实践,商秀坤也丰富了自己的医疗知识,为她在毕业后当医生奠定了基础。
       初到战校,由于没有蔬菜,食堂每天就是煮黄豆。上顿吃,下顿吃,大家胃口都倒了。后来,让一名男同学跟战点的知青学做豆腐,很快,大家就吃上了鲜嫩的炒豆腐,炖豆腐。
       女同学王桂华,一个人养了二十多头猪,每天剁菜煮食,放牧。在她的精心饲养下,小猪很快就养的又肥又壮。猪们训练有素,只要王桂华一吹哨,猪不管在多远,听到哨声立即向她跑去。很快,同学们就吃上了鲜美香喷喷的猪肉。此后,食堂就经常杀猪,来改善同学们的伙食。后来,王桂华又学习了许多兽医知识,生病的猪牛得以及时治疗。
     大多数同学除了学习常规的文化课后,就是参加田间集体劳动。有几个男同学被分配跟拖拉机,中耕机,扶大犁。干了一天活后,满身满脸的尘土,略作洗漱,大家又回到学习文化的课堂中。记得有两个男同学分去看瓜地,夜间睡在瓜园的窝棚里。有的同学分去种菜,有的同学分去食堂帮助作饭,有的同学分去喂牛,赶牛车。夜幕降临,蚊虫肆虐,人被叮得浑身是包,老牛被叮得哞哞直叫。大家在室外点起篝火,再放上些蒿草熏蚊子,帮助老牛驱赶蚊子,天色很晚了才回屋钻进蚊帐里休息。
      六月下旬,沈老师带领战校讲用团出席了农场第四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大会。会上沈老师向全场介绍了五七战校的典型事迹。后来又出席了合江地区的讲用大会。会后,沈老师把出席合江地区讲用的双目失明的英模人物崔金喜请来战校,为学生做报告。崔金喜曾是一名炼钢工人,在一次炼钢炉意外爆炸的事故中,被钢水烫瞎了双眼,从此失去了光明。然而,他没有被噩运所击倒,而是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坚强的与命运作斗争。崔金喜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同学们。大家在会后组织了热烈的讨论,决心向崔金喜学习,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五七战士”。
       七月份,蔡慷慨,刘华两位同学,代表战校出席了汤原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并在汤原县各乡镇,公社巡回作报告达半月之久。
            
                      阶级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
      
        为了让同学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战校组织同学们吃过几次“忆苦饭”。用玉米面,豆腐渣,干菜帮掺在一起做一大锅不放盐的糊糊,同学每人一碗,吃完后,由老贫农痛说家史,给大家上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
       战校同学秦宝和的父亲秦兆东,是七分场的一个老连长,是参加过朝鲜上甘岭战役的战斗英雄。战校邀请他给同学们讲战斗经历。秦兆东当时是志愿军15军的一个副连长,在那炮火连天的上甘岭战役中,他们那个连的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都在战斗中牺牲了,他仍带领战士们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弹片从秦兆东的前腹进去,从后背出来,胸前后背被贯通,肠子都流了出来,经抢救,生命保住了,一个肾摘除了,差一点就光荣了。讲完后,同学们纷纷要看伤口,老连长秦兆东撩起衣服,同学们看到了老英雄的前胸后背的伤疤有碗口大小,都深有感触。老连长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在战校,虽然条件苦一点,干活累一点,但与前辈与先烈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每到夜晚,战校组织二名男同学轮流值班打更。他们提着马灯,沿着小路,绕过房子,宿舍,牛棚,仓库,来回巡逻,保卫校园的安全。
      几次半夜时分,大家睡得正香。突然钟声响起,同学们被叫醒,原来是紧急集合。大家站好队后,由老师与班长带领大家急行军。天黑看不清道路,大家跟着感觉跑。有人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跑。有人跑到水里,鞋和裤子全湿了,但大家顾不上这些,一直坚持到训练结束,才拖着疲倦的身躯,洗洗涮涮后,又进入梦乡。
                        
                    麦收会战与抗洪抢险
   
      七月份小麦成熟了。战校掀起了抢收小麦大会战。同学们每人发一把镰刀,大家摩拳擦掌,纷纷表决心。麦收的第一天,烈日当空,同学们挥舞手中的镰刀,干劲十足。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喝口水,擦把汗,继续干。割麦时,有的同学手上的水泡磨破了,钻心的疼。找赤脚医生上点药后,又继续干了起来。有的同学被晒晕了,躺下休息一会儿,醒来喝点叫“十滴水”的解署药后接着干。在割麦过程中,赵成,蔡慷慨,秦宝和,张清等体力好的男同学,总是冲在前面,女同学陈悦玲每天的割麦速度总是第一名。
     七月下旬,鹤立河方向的洪水从西面向新开河涌过来,同学们奋起抗洪。天下着瓢泼大雨,一部分同学在没脚脖子的水里挖草筏子,一部份同学从水里捞起草筏子垒在河堤上。陈伯新,马云蛟,陈永奇,王兴元,陈元柱,张飞等人,是同学中年龄与个头都是比较小的,体力不如大同学,但他们不顾年小体弱,在劳动中争先恐后,受到老师与大家的一致好评。虽然同学们个个被浇得像落汤鸡,成了泥猴子,但大家仍然斗志昂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歌曲。后来,在七分场来人的支援下,洪水终于收起了淫威,我们终于保住了新开河的家园与庄稼。
      为丰富活跃战校同学的生活,战校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指派了擅长美术写作的陈伯新和我,作为战地小记者,专门负责采访同学们在学习与劳动中的先进事迹与好人好事,编辑成诗歌、散文,通讯稿等刊登在战校的黑板报上,编排的漂亮版面和美术字,是战校师生每天必看的一道风景,吸引着同学们。麦收、防洪等会战期间,陈伯新同学利用闲暇之余,编写报道在麦收、防洪战斗中涌现出来众多的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的稿件,我们及时地刊登在“麦收快报”、“防洪快报”专栏中,受到同学们的欢迎,鼓舞了士气,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一天夜晚,蔡慷慨与王兴元同学在夜间巡逻时,被镰刀割伤了小腿,伤口长5公分,深达1公分。流淌了很多鲜血。简单包扎一下,在王兴元的搀扶下,回到战校宿舍养伤。记得战校放了两天假,大家都回家了,唯有蔡慷慨因伤而回不了家,默默的望着回家同学远去的背影,一个人留在战校宿舍里养伤。
       连续几天的降雨,道路泥泞不堪。那口辘轳井也灌满了雨水。同学们惊奇的发现井里漂着几个没有毛的死耗子,立即捞了上来。难怪这几天有人发现吃的饭里有毛,原来是耗子毛。大家恶心了好几天。经上报,七分场派来了医生,向井里洒了一些漂白粉进行消毒。
       1969年7-8月间,连续几天的大暴雨,致使梧桐河水出槽。大水从七分场一直蔓延到三分场堤坝根,约四里路宽是一片汪洋。这时人们是望桥兴叹,只能坐船摆渡到对岸了。同学们放假回家,从新开河走到七分场,分别坐小木船,几次摆渡到三分场堤坝根,然后再步行回家。战校同学的家庭住址也有远有近。最近的家在七分场,距离战校14里路;其次是三分场,距离战校20余里;距离总场30里。最远的是五分场,50多里路。马云蛟、姜爱国家就在五分场。有一次姜爱国放假回家返回时,自己从五分场走到河边,正好遇大水,在河边等了几个小时,摆渡船才来,这时已夜幕降临。他一个人又饿又累,天又黑,走到战校时已快半夜了。
              
            丰富多彩的文娱与文体活动
   
    为了活跃战校的文娱生活,老师还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娱乐晚会。大家在一起开心的唱歌。陈伯新的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赵景余的二胡独奏《洗衣歌》,张飞的口琴独奏《远飞的大雁》,逄玲等能歌善舞者,为同学表演了《北京的金山上》,老贫农张云楼在娱乐晚会上即兴跳起舞蹈,他兴致勃勃的手舞足蹈起来,其笨拙的腰脚,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看到大家非常开心,自己也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
       战校还组织了篮球队,由赵成、蔡慷慨、张清等几个身手不凡的男同学为干将。先在新开河与青年独立排比赛,然后又到七分场,与分场的青年队比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气氛,丰富了课余生活。
       进入九月份,天气逐渐凉了。大家看到玉米鼓起了丰硕的棒子;大豆在秋风中沉甸甸的摇曳;土豆一嘟噜一嘟噜等待收获;大白菜、大萝卜也丰收在望。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不禁喜上眉梢,一股成就感、幸福感溢满心田。
      十月一日,战校放了几天假。同学们回家探亲。这时已到了寒露节气,天气越来越冷,有的同学还带来了棉衣。此时,下了一场大雪,室外白茫茫一片。宿舍里没有取暖设备,墙壁又四处透风,过冬的一切都没有准备。经请示农场军管会后得到批示:战校学生提前毕业,老师回总校。
      十月十日早晨,同学们纷纷收拾好行李物品,大家即将告别战校,告别老师与同学。师生们恋恋不舍。毕竟在这里学习、劳动、生活了半年之久,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深厚的感情。
      张老师在教室的黑板上题诗一首:
             五月春风草吐芽,
             踏青创校茂风华。
             今朝欲赴新战斗,
             喜看深秋落雪花。
       在战校,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家生活在一个温暖的、上进的集体里。老师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关心大家,培养大家。半年的战校生活,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环境改变后怎样去迅速的适应新的环境,练就了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少年学生,过早的领略了变幻莫测的复杂社会和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同学们学会了几十人同住一间屋,任凭鼾声四起而自己依然能酣然入梦;学会了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学会了半夜三更睡得正香时被叫醒提着马灯去巡逻放哨;学会了给劳动时刮破的衣服打补丁。在战校,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彼此亲如兄弟姐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结下了非比寻常的友谊。这友谊何尝不是大家心中的宝贵财富!

                     毕业分配步入社会
     
      1969年10月10日星期五早晨,是老师和同学们永远怀念的一天。天空下着小雪转蒙蒙细雨 ,天气越来越冷。全体同学打好行李。马车把行李拉到16里开外的梧桐河边。大家步行走到梧桐河边。一支渡船把大家摆渡到北岸。北岸岸边,一辆南京牌卡车与一辆解放牌卡车在等候。大家把行李装上南京卡车,集体坐上解放卡车奔向总场。行李被送到招待所,老师与同学们在俱乐部门前下了车,然后进入俱乐部里开会。
       主席台上,由当时的农场革委会生产组组长梁文炽宣布:战校60名同学毕业,参加社会工作。此时同学们静静的听着宣布结果及各同学的去向,心情非常激动。
       总场园艺队4名:李桂珍、高芹、王秀深、王兴元。
       五分场11名:蔡慷慨、赵成、王春生、姜爱国、马云蛟、刘华、和平、刘畅、刘桂英、王桂华、邬文龙。
       十分场45名:陈伯新、秦宝和、张清、陈元柱、陈永奇、单伟光、张忠举、李宽宏、赵建国、雷金柱、王选峰、佟仁东、赵建国、逄玲、尹桂霞、郭玉霞、孙华、何香兰、郑国艳、薛慧玲、郑伟平、崔艳芳、马秀英、钟亮英、王俊明、谭淑荣、黄敏杰、黄喜云、尚英平、国淑芬、商秀坤等。
       宣布完去向后,同学们来到招待所,两辆卡车在等候。老师、同学们相互告别,依依不舍。去五分场的11名同学坐上南京卡车,当天就奔向五分场。去十分场的45名同学坐上解放卡车奔向十分场。此后,同学们走向社会,各奔东西。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一起,融入了战天斗地的广阔天地之中。
      追溯曾经的青葱岁月,回首“五七战校”--新开河:那里是同学们成长的摇篮;那里是我们迈向社会、走向新岗位的起跑线;那里是大家踌躇满志,扬帆起航的港湾。昨天,曾充满幸福和欢乐,也曾布满坎坷和磨难,但战校生活永远是我们人生中珍贵而值得怀念的一页
                           
                                                      撰写初稿:王春生
                                                      修改校审:张  浩
                                                          2012.1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10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春雨惊春 于 2014-2-12 07:42 编辑

            张浩老师为【战校回忆录】写的序言
                             
                               序         言
      
        在一切往事中,青少年时期占据了最重要的篇章,它是灵魂生长的源头。始终携带着童年而行的人是幸福的,他心中流淌着爱的清泉,连荒漠也会化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春生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写的《战校回忆录》,以一颗纯真而火热的心,难得而惊人的记忆,质朴而平实的文笔,引领我们跨越时空,重回那生活一切缩减为政治的时代,重温那师生并肩战斗,一同学习,甘苦与共的日日夜夜。这是一支青春之歌,战斗之歌,奋进之歌,友谊之歌。这支歌闪烁腾跃在回忆录的字里行间,时时融合着你的观感,摇动着你的心旌。
       读着回忆录,仿佛又徜徉在梧桐河农场新开河的原野,田间和课堂,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嗅到了那连天碧草,无边麦田沁人心脾的清香;听到了同学们劳动、学习时的歌声与欢笑-------
       漂过几十年的岁月之河,其实在我们每一个战校成员的心底里都埋藏着许许多多闪闪发光的记忆碎片。惟有春生,不遗余力地把它们一一挖掘出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清洗、整理、筛选、连缀,以时间和真情为线索,把它们撰写成《回忆录》,使战校那些难忘的日子真的如风逝去了又再次于回忆中重现。在回忆的牵引下,我们寻访旧友,重游故地,再温往事------ 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年少,而且是由当年的人、事、教室、田野、庄稼、大地、天空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包括我们当年的快乐与忧伤,成就与遗憾。我们当年整个心灵世界。     每思及此,种种感念便像飞掠而来的小麻雀,唧唧喳喳落满心田。关于岁月的追忆顷刻清晰起来,恍若又回到了那青涩的年代,而同时,生命中那一份有去无回的感悟便会沉甸甸地压上心头。
       而今,那个我们曾经总想踮起脚尖,攥着拳头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光早已远去。儿孙承欢但毕竟日趋庸常的中老年生活已然开始,我们的社会角色不由自主地发生了转变。可喜的是“夕阳无限好”,“为霞尚满天”的乐观心态依然把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装点得红火而富有光彩。
       让前行的路更美好,让生活的每一天显出意义,而意义之中需要乐趣,如果我们想让乐趣成为长久之计,找到那个支撑点,那就是成就感。谁能说一个平安喜乐的人生不是成功的人生?
       然而,梧桐河畔的一幕幕往事,像人生中的旗帜,始终在我们记忆的天空猎猎飘扬。
      于是,在春生、慷慨、张青、逄玲等许多同学的热情召唤下,毕业二十周年、毕业二十五周年、毕业三十周年、毕业三十五周年-----战校师生们一次次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再谱新曲。
      于是,2009年8月8日,时值毕业四十周年之际,我这个曾经的战校的教员,从八千里外奔回了梧桐河畔。农场变了,梧桐河水瘦了,师生们也都鬓发飞霜飘雪了。桑榆虽晚,情意依旧深厚;天各一方,友谊地久天长。
      于是,春生又驾起“因特网” 之舟,把大家从海内外,国四方网到QQ这只神奇而无形的大船上,谈天说地互通款曲,永续友情。
      再于是,这战校四十五周年纪念文册诞生了,其中选录的几位同学的隽语感言,道不尽对故乡梧桐河的一片赤子之心,抒不完对学友们的满怀醇厚之情。我想,他们所写的不正是你、是我、是他,是大家的心声?
      这本纪念册中,还收集了一些师生们的照片,有单照,有合影,有集体留念,照片把过去有意或无意的瞬间以一个镜头画面的形式定格下来,人们在翻看时便成了永远,蒙上了一层令人心动的回味,照片是最好的历史痕迹,折射出曾经有过的岁月。那种固定了的场景,情景蕴含着一种情怀,这种情怀与照片一同被保存下来,保存过去,无疑也是保存了一种追忆及 一种人生检索。
      感谢同学们,感谢所有为维护并发展战校师生情谊而尽心尽力者,是大家让我看到了师生情,学友情最绚丽、最动人的风采。
      我为自己曾经是、现在是、永远是你们队伍中的一员而无比欣慰与骄傲。

                                                                   师        张 浩
                                                                       2012.11.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4-2-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翔实,难能可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仑苏 发表于 2014-2-11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雨惊春战友新春快乐。
见到战校回忆录的贴名,很吸引我们,我和智慧树咱们都是五七战友,智慧树曾经就是柳河五七干校的新曙光战校学员。文中场景感同身受,有机会再交流。
高兴地告诉你,咱们的知青网站管大鹏站长也是五七战友,是清河五七干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1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仑苏 发表于 2014-2-11 10:27
春雨惊春战友新春快乐。
见到战校回忆录的贴名,很吸引我们,我和智慧树咱们都是五七战友,智慧树曾经就是 ...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1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4-2-11 09:46
资料翔实,难能可贵。

谢谢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晃年龄六十多,
回忆当年新开河。
教育改革新探索,
蹉跎岁月青春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2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岁月催人老,
少男靓女尽妪翁。
不说昨天荣辱事,
只念校园寒窗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2-2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六旬天过晌,
每天锻炼为健康,
喝点小酒上上网,
自信夕阳胜朝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春雨惊春 发表于 2014-7-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校同学将于2014年8月8日举办毕业45周年师生联谊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0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