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822|回复: 14

北京古城墙随想

[复制链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2-12-1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22-12-17 13:31 编辑

七言 北京古城遗址随想

北京古城多古迹    孰料成为客居地

抚今追昔深度游    当年奢侈今容易      

岁月茫茫深蕴藏    一趟不行又一趟

多少名胜永难忘    流连却在遗址旁

昔日古城不寻常    拔地而起为君王

举头望去无尽头    巍峨公里廿四长

闻名天下大工程    一瓦一砖出大明

江山万里日同行    倾国倾城始建成

皇家理念皇家梦    飞檐重挑出云层

德胜门外得胜归    永定城门为出征

内城外城冲云天    东城西城各无前

东西南北门俱全    南北二门一线穿

故宫北海现其间    天坛地坛共城垣

城楼高耸甲天下    城门厚重新纪元

城墙凸凹有妙用    垛口森严有旗旌

一座古城无限情    子子孙孙可继承

不堪回首是今天    城墙仅剩一里半

几回网上挑灯看    时间老人泪潸然

日寇入侵历血腥    和平解放获新生

风雨侵袭伤痕重    沧桑历尽待整容

总理为此要修缮    少奇却要搞拆迁

彭真市长欲拖延    无奈少奇正相反

据说如此可避难    为了眼前就蛮干

当时允诺建公园    言之凿凿无兑现

学者著名梁思成    千呼万唤等于零

有人告到主席处    主席说他管党务

铸成大错六十年    后悔当初时已晚     

如今少奇已长眠    万古损失难复原     

圆明园毁在积弱    北京城毁在主观

国之瑰宝又失联    前后未隔一百年

人毁文物太可恨    己毁文物太可怜

如果不是一刀切    天下焉能有此篇

往昔一去无复还    没有前瞻何所言

历史不能来打扮    历史责任历史担

好在历史人民写    少奇名言在耳边

如今我来作评说    历史真相不隐瞒

所幸如今喜讯传    古城又添新景观

城墙遗址公园建    百姓城砖踊跃  献              

原地重建永定门    永定河边起歌吟

一回仰望泪纷纷    更盼保护有新闻


  新京报 张弘 2014-11-01

       [摘要]1951年4月,周恩来总理让政务院给北京拨了维修款,修缮城楼。到1952 年5 月份,得到的任务是——拆。就这么突然。后来我们知道,下令拆的是刘少奇。

关于“梁陈方案”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但凡对北京老城区保护有兴趣和关注的人都对梁思成当年的保护方案不会陌生。但是你是否知道北京城的老城墙是怎么有的豁口,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被拆除的命运?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故事呢?今天,让我们听听孔庆普,这位曾经参与过北京老城墙拆除的技术员讲述当年的故事。他的新书《北京的城楼与牌楼结构考察》日前刚刚出版,这本书里记载了北京老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相关的宝贵测量资料。

[url=][/url]

德胜门箭楼南面修缮前1951年

从修缮城楼到拆除城楼

新京报:一开始,你是在做北京市城楼的保护,然后开始维修。没过多久,就变成了要拆迁?

孔庆普:1950 年,我在北京市建设局道路科工作,负责桥梁养护与管理工作,以及城墙和城上建筑物等古建修缮管理工作。1951 年春节过后,我指挥9 名工人,组成了三个“城楼调查小组”,1951 年4 月,周恩来总理让政务院给北京拨了维修款,修缮城楼。1951 年修缮完了七项工程以后我们报上了第二批的修缮计划,但一直都没信。到1952 年5 月份,得到的任务是——拆。就这么突然。是谁让拆的?后边才知道,是刘少奇。

新京报:这个决策是怎样出来的?

孔庆普:彭真为这个事儿,找了毛泽东,说不能把北京城一扫光了。后来毛主席说,党内的事儿我负责,那些事儿归少奇同志管。从那时候起,这个事儿就落到我身上了。就是拆。

新京报:之前我是看一些书里说,毛主席希望从天安门上望下去,下面是一片烟囱。

孔庆普:下令拆的是刘少奇。1950 年定规划的时候,梁思成提了一个意见,把政府部门集中在西郊新市区。那么,老区怎么办呢?老区跟外边得有联系,联系就得修路,修路还得拆,那城墙顶就得拆豁子。后来拆了豁子,城墙都乱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委员提出,出豁子以后城墙都分了段了,可以每段都盖一个公园。那道路怎么办呢?华南圭、单士元这些老同志们就说,这个老城里39 万多人,生活必需品得要供应,生活垃圾都得往外排。






安定门城楼和箭楼1951年

给城墙开豁口是老百姓生活所需

新京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孔庆普:那时候梁思成说原城保护,别拆,也别扒豁子,城墙要保留下来。有人问那城里头40 万人上哪儿去怎么办?他说解放前都行,现在怎么都不行啊?他不理解,解放前老百姓没人管,你没吃就没吃的,你倒垃圾爱怎么倒怎么倒。解放后就不行了,吃菜、吃肉,你排出来的垃圾,都得运进来和运出去啊。自来水也是这样,从前都是井,一般都是有人拉个推车,一边一个水箱,卖水。只有一个自来水厂在东直门外,供应政府机关。老百姓根本是吃不上自来水。那时候和煤球还得要黄土。黄土上哪儿弄去?上北城根儿。城墙根里头挖坑。马三立相声里头说过这些事儿,一车黄土卖几个钱。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不需要供应,也不需要帮他消纳。

新京报:梁思成1950年2月就和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

孔庆普:主要是解放后情况不一样。一是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还有,战争一结束,人口增加也很快。而且中央人民政府住到城内之后,增加的人口也非常多。包括官员,服务人员,还有驻军、警察都增加了。这些人的生活垃圾、出行问题怎么办?然后,梁思成没词儿了。陈占祥先是跟着梁思成一块儿搞了一个梁陈方案,然后他变卦了。陈占祥主张,北京城他同意开城墙豁口,不开城墙豁口,变成一个死城不行。中央说了,要把北京变成一个生产城市,发展轻工业。这样的话,那城墙豁口就得拆,不拆不行。陈占祥一变,不同意开豁口的,就剩梁思成一人了。所以这样,这豁口,就基本上开定了。1950 年10 月11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战备工作会议决定,在内城东西北拆六个城墙豁口。这个在会上一说,谁也没有反对。梁思成在那儿,他也没反对。

新京报:原来城墙开豁口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孔庆普:从这儿一开始,一扒豁子,这老百姓说,行了。原来设计的时候,东边两个,北边两个,西边两个。后来扒豁口的时候,东边的豁口外边修木桥,东边两个是我做监工员。六个战备城墙一修完以后,到第二年,各个豁口的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就把豁口修成正规路了。这一弄,老百姓建议开更多的城墙豁口,以连通城内外的道路。北京的各民主党派对城区道路交通不畅的问题,综合了四条意见,市政府将汇报材料转给了建设局,要求建设局按道路规划提前分批逐步安排开辟更多城墙豁口工程。

新京报:你们当时是否有计划要拆多少个豁口?

孔庆普:那时候我们建设局拆多少豁口,拆多少条路,也搞了规划。第一批工程计划安排五条道路和五座城墙豁口。但是,方案交到都市计划委员会后,都委会几次开会都未能形成统一意见。主要是梁思成不同意。1951 年1 月下旬,吴晗副市长召开了开辟城墙豁口专题座谈会。1951 年,开辟了东直门北小街、陶然亭、架松(劲松)三个豁口。1952 年,又开了武定侯、左安门东、宣武门三个豁口。1953 年开了永定门、陶然亭(扩建)、雍和宫、范家胡同、东总布、东直门、广安门豁口,以及二号豁口的扩建。1954 年又开了白纸坊、费城门两座豁口。1955 年开了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北城墙豁口。1956 年又开了龙潭湖城墙豁口。




















古城墙资料照片


安定门城楼和箭楼1951年

给城墙开豁口是老百姓生活所需

新京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孔庆普:那时候梁思成说原城保护,别拆,也别扒豁子,城墙要保留下来。有人问那城里头40 万人上哪儿去怎么办?他说解放前都行,现在怎么都不行啊?他不理解,解放前老百姓没人管,你没吃就没吃的,你倒垃圾爱怎么倒怎么倒。解放后就不行了,吃菜、吃肉,你排出来的垃圾,都得运进来和运出去啊。自来水也是这样,从前都是井,一般都是有人拉个推车,一边一个水箱,卖水。只有一个自来水厂在东直门外,供应政府机关。老百姓根本是吃不上自来水。那时候和煤球还得要黄土。黄土上哪儿弄去?上北城根儿。城墙根里头挖坑。马三立相声里头说过这些事儿,一车黄土卖几个钱。那时候老百姓的生活不需要供应,也不需要帮他消纳。

新京报:梁思成1950年2月就和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

孔庆普:主要是解放后情况不一样。一是老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还有,战争一结束,人口增加也很快。而且中央人民政府住到城内之后,增加的人口也非常多。包括官员,服务人员,还有驻军、警察都增加了。这些人的生活垃圾、出行问题怎么办?然后,梁思成没词儿了。陈占祥先是跟着梁思成一块儿搞了一个梁陈方案,然后他变卦了。陈占祥主张,北京城他同意开城墙豁口,不开城墙豁口,变成一个死城不行。中央说了,要把北京变成一个生产城市,发展轻工业。这样的话,那城墙豁口就得拆,不拆不行。陈占祥一变,不同意开豁口的,就剩梁思成一人了。所以这样,这豁口,就基本上开定了。1950 年10 月11 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战备工作会议决定,在内城东西北拆六个城墙豁口。这个在会上一说,谁也没有反对。梁思成在那儿,他也没反对。

新京报:原来城墙开豁口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

孔庆普:从这儿一开始,一扒豁子,这老百姓说,行了。原来设计的时候,东边两个,北边两个,西边两个。后来扒豁口的时候,东边的豁口外边修木桥,东边两个是我做监工员。六个战备城墙一修完以后,到第二年,各个豁口的交通流量迅速增加,就把豁口修成正规路了。这一弄,老百姓建议开更多的城墙豁口,以连通城内外的道路。北京的各民主党派对城区道路交通不畅的问题,综合了四条意见,市政府将汇报材料转给了建设局,要求建设局按道路规划提前分批逐步安排开辟更多城墙豁口工程。

新京报:你们当时是否有计划要拆多少个豁口?

孔庆普:那时候我们建设局拆多少豁口,拆多少条路,也搞了规划。第一批工程计划安排五条道路和五座城墙豁口。但是,方案交到都市计划委员会后,都委会几次开会都未能形成统一意见。主要是梁思成不同意。1951 年1 月下旬,吴晗副市长召开了开辟城墙豁口专题座谈会。1951 年,开辟了东直门北小街、陶然亭、架松(劲松)三个豁口。1952 年,又开了武定侯、左安门东、宣武门三个豁口。1953 年开了永定门、陶然亭(扩建)、雍和宫、范家胡同、东总布、东直门、广安门豁口,以及二号豁口的扩建。1954 年又开了白纸坊、费城门两座豁口。1955 年开了朝阳门、安定门、广渠门北城墙豁口。1956 年又开了龙潭湖城墙豁口。

[url=][/url]

东直门箭楼拆除前1928年

梁思成同意拆除西便门城门

新京报:开这么多豁口,梁思成一直不同意吧?

孔庆普:1953 年以前,要开城墙豁口,都需要经过都市计划委员讨论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每一次开会,梁思成就讲,“中央机关就不应该设在老城里”。后来,彭真市长生气了。在1953 年6 月,成立了一个首都规划小组,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小组设在动物园西边的畅观楼,所以,这个小组也叫“畅观楼小组”。以后,建设局有关开辟城墙豁口就不再报到都委会,直接报畅观楼小组审议后,由规划小组上报市政府。等于绕开了梁思成。梁思成生气了,他找副市长吴晗诉委屈。吴晗不但没支持他,还给他讲一些道理,说服他。这时候起,梁思成就没有说话机会了。北京的城楼,是1952 年9 月开始拆的。大面积、大规模拆外城城墙,是1956 年开始的,到1958 年就拆光了。

新京报:梁思成一心一意想把老城保留下来,结果愿望落了空。这是因为他当时的想法太超前了吗?

孔庆普:主要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做不到。北京不是个小城。像山西平遥,没多少人,好办。北京城内近40 万人生活,这不是个小数目。比如拆西便门。开会的时候,谁都不发言,都等着梁思成。梁思成说,这个城门非拆不行。他说我考察了,这个城门才三米多宽,光走一个大汽车,别人就走不了。这边是护城河,城门里头又有铁路,我看现在不行,我同意拆。梁思成一同意,大家都同意了。


作者与部分修复的残垣断壁


部分修复的残垣断壁


古城墙横断面遗址北京火车站附近


不同角度的古城墙遗址


IMG_20221214_090005.jpg
IMG_20221214_085720.jpg
IMG_20221214_0958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刘少奇一句,你不让共产党进北京吗?就这样谁也不敢吱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刘少奇一句,你不让共产党进北京吗?就这样谁也不敢吱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开始不同意进北京,要留在香山,是大家都要求进北京城里,他才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12-14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现在看不拆在边上建新城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少奇说了,你不让共产党进北京吗?就这样梁思成说了一句,你会后悔的,当时拆的时候,林徽因一顿大哭。都说北京城墙是林徽因哭倒的,他们真的是不让拆,主席也说了,不拆,可是毛主席不知咋回事,后来同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3年,林徽因指着吴晗怒道: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历史百年史 2022-12-14 17:17 发表于湖南
1953年,情绪激动的林徽因,指着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鼻子大骂:“我侯官林氏一族满门忠烈,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向来都是温婉文雅、温柔似水的,对别人的诋毁向来不屑于理问,为何这次会不顾形象的指着当权者的鼻子大骂?
一说起林徽因,大家除了谈论她如花的美貌,过人的才情,最喜闻乐道的便是她和三个男人感情故事——明恋她的徐志摩、痴恋她的金岳霖以及她相濡以沫的老公梁思成。
可那些为人乐道的桃色花边,是梁思成的后妻林沫对林徽因的妒忌,她编造出林徽因坦诚同时爱上两个男人的谎言,把才女林徽因编造成渣女,绿茶。
那事实上,历史上的林徽因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建筑师林徽因的一生。
图片


01
1904年的一天,杭州的书香世家林家,商人之女生了一个瘦弱的小女婴。
但小女婴的祖父林孝恂,特别宝贝林家这个小孙女,费心翻遍《诗经》,为其取名林徽音,后来改音为因。
林徽因的父亲是个举人,但他不但不迂腐反而思想先进,他弃举前往日本早稻田留学,有学识又有想法。姑母是琴棋书画样样的大家闺秀。
林徽因五岁时,便受姑母开蒙,小小年纪的她学得又快又牢,常常被家里夸“吾儿天才”,诚然,自小的教育,为林徽因文坛上的成就奠定坚实的根基。
长大后的林徽因,在英国人创办的女子中学读书,这所英国人创办的学校培养了她独立自信自强、温雅的个性。
14岁时的一天,她被父亲林长民拉着见了其好友梁启超,当时的她并不知道,她见到世家叔叔家的儿子梁思成,那个斯文腼腆的男孩,会是她未来的丈夫,更不知道的是,这次见面,让他们彼此的父亲为俩人定下了口头婚约。
16岁时,林徽因随去英国讲学的父亲一起去往英国读书,一年的历练,得知初恋徐志摩有妻有子后,果断斩断了这段不容于世的情缘。回往国内后,林梁两家经常来往走动,看到郎才女貌的他们二人,就提起两家联姻之事。
口头的婚姻之约再次被提起,林徽因对风度翩翩的少年郎,20岁的青年才俊梁思成很有好感。
在两家人的有意撮合下,加上他们二人共同的热爱——建筑,很有共同话题的他们,一来二去,很快情投意合。
相处两年后,在夏日的一天,梁思成腿受伤住院,原本计划留学美国的计划不得不推后一年。而这一年,两人的感情更加融洽,林徽因为了,陪伴鼓励受伤的梁思成,不但每天跑医院,还不怕脏不怕累的为其擦身喂饭,日久的相处,两人在彼此温润的笑意中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1924年,林徽因毕业,半公费和梁思成去往了美国留学。她顶着巨大的压力,美术学和建筑学成绩都很优异。
也正是她的这种热爱,她一生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建筑师林徽因。
1928年,两人结为夫妇,并在毕业后回国,当了东北大学的老师。1929年,林徽因设计了东北大学的校徽。
图片


02
1931年,两人去往北京,此后数十年间,开始了翻山越岭的勘测挽救古建筑的旅途。
林徽因夫妇二人多次深入山西、河北、山东等省,进行实地调查勘测,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和报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夫妇二人于1937年夏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唐代古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原因是有日本学者挑衅,他们日本有我们中国没有唐代古建筑。执着中国古建筑,心怀国家大义的林徽因得知后,便和爱人梁思成去寻找古遗址。
但当时林徽因夫妇二人,林徽因患有严重的肺病,梁思成的腿受过重伤,她们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长途奔波风餐露宿,可源于对古建筑的执着和热爱,他们拖着不甚健康的躯体,一路颠颠簸簸火车汽车骡车甚至翻山步行。
可谓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杂草丛生的深山古寺——佛光寺,这件事的轰动,不但填补了唐代木建筑的空白,还打了日本人自大的脸。
那个时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贫病交加的林徽因夫妇二人,也像四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她的肺病也因三餐不继辗转流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但夫妇二人作为有志之士,一直自发自觉地做着他们倾力热爱的古建筑事业。
据女儿梁再冰说,林徽因的肺病非常严重,但她为了不让父亲和自己担心,就独自一人呆在屋子里,他们能看到的就是洗的干干净净,晾晒得整整齐齐的帕子。
梁思成心疼患病的妻子,但也无能为力,他那时在编撰《中国建筑史》,林徽因为了支持他,拖着病体,凭着一腔热爱,帮着整理收集素材,最终这部将我国古建筑事业推向高峰的著作得以完成。
同时,也因夫妇二人的努力,我国几千的古建筑,才能得以及时的保护,比如山西木塔等。
且为了保护北京这座闻名的古城市,梁思成还随军参与了作战,林徽因夫妇二人可谓为了保护古建筑竭尽所能了。
可世事难料,他们想不到是,亲手保护的一些古建筑,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了灾难性的毁灭。
图片


03
1953年,时任北京副市长的吴晗,在北京城的城市化改造中,为了鼓励创新,就建议拆了一些他认为影响市容的像牌楼这样的古建筑。
当时只有拖着病体参会的林徽因,和梁思成等少部分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这些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是文化沉淀,若拆除,会造成文化的断层,缺少了独有的文化底蕴。
可吴晗认为牌楼过时了且杀过人,不吉利,还提议用喷泉、铜像等取代。林徽因夫妇据理力争,林徽因反驳说故宫也死过人,不也没拆。
梁思成更是举斯大林反对拆教堂的事例说,要创新没错,但和保留传统并不冲突。
但吴晗压根不听他们两人的意见,还说他们古董,思想守旧,气的一向温婉的林徽因大发脾气,也就是文章刚开始的一幕。
林徽因和梁思成多年来一直为保护古建筑事业而奔走,如今竟开会表决拆除,更过分的是,吴晗还嘲讽反对的她们,出身低微、思想守旧,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林徽因才会怒极大骂。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爱国憎恶日本人,甚至公然写书抵制日本,作为外交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在一次国会会议上中弹身亡。
她的3个叔叔是“黄花岗起义”中革命烈士,9个弟弟全部为抗战而亡,其中三弟林恒,本考上了清华大学,可民族大义的他弃清华进了航空学校,并以第二名的好成绩毕业,在空战中头部中弹牺牲。
而林徽因本人对小儿子问,日本人打过来了怎么办?她头都没抬,云淡风轻地答,家门口就是江。
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可不就是满门忠烈吗?所以被骂的吴晗,虽然气的脸红脖子粗,但一个字都没敢反驳。
只是对林徽因说的“现在拆了这些古建筑,总有一天会后悔,会想办法复原,但那都是赝品”的话,嗤之以鼻。
不曾想,多年后一语成谶。
最终,恼怒的吴晗并不理会林徽因夫妇二人的建议,一个个古建筑被无情的机器推到成了一片废墟。眼看自己用心保护的古建筑被推到,林徽因伤心悲痛,本就沉疴已久的身体更加虚弱。
带着悲痛和遗憾,于1955年4月天,建筑师林徽因,才女林徽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心怀不甘闭上了眼睛,葬在了她设计的八宝山公墓。
图片


04
林徽因留学时,父亲的突然去世,她顶着压力在未来公公梁启超的资助下,靠着顽强的毅力才得以在美国完成学业,她半工半读,柔弱的女子被生活和学业逼得自立自强。
面对战火连天,身怀家国大义的她,用一篇篇文学创作表达她的关怀和大义。
她热爱建筑,一生不辞辛劳、到处奔波在探寻古建筑旧址的路上,她还在清华大学任职,主办了清华建筑系。
解放后,一心为国的她拖着病躯积极参与设计了新中国国徽,她想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并且再接再厉还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林徽因这样一个温柔貌美,为了自己的热爱,一直负重前行的民国第一才女,不应该被活得久的梁思成后妻林沫诋毁。而林沫只是个小人,她抛夫弃子,为林徽因收留,却反咬恩人一口,林徽因的名声全是为她所坏。
高晓松就评价活得久的林沫,说她说了那么多,出版了那么多版书,就是纯纯为了赚钱。
也许关于林徽因野史的故事性趣味更强,但杜撰的人生是对她这个建筑师的不尊重,我们应该从正史的角度,客观看待林徽因真实而鲜活的一生,去感悟她的绚烂和执着的伟大。
图片


@艾弥儿
林徽因和林沫孰是孰非,我也没有办法判断,因为都不是当事人,也没有经历过那段时光。
但是我觉得对这两个女人还是可以有一点我的看法的。我觉得林徽因她是一个有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女性,而林沫可能是会把婚姻家庭和爱情看的大过一切的女性。
对于林徽因这样的女性来讲,也许我们后世津津乐道的是她的三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因为三个男主角都是当时的名人、大才子。林徽因又是才貌双全,她的照片其实到今天我们看到还会觉得很惊艳。所以这种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谁都爱听还说。
但是对于林徽因本人来讲,可能谁爱她,她爱谁,这都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她有她自己的热爱和追求。包括她最终选择梁思成,也是因为两个人志同道合,可以一起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在她常年患肺病并且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她也不会说在意小情小爱。我爱的男人,有没有关心我,有没有爱护我?有没有把我放在第一位?而是继续自己的保护古迹事业。
所以才有了文中那段,面对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林徽因可以拍案而起,怒而指责他。这么多年过去了,也证明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的主张是对的,如果当时这些古迹都没有拆,那么现在的北京城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而反观林沫,她嫁给梁思成是在林徽因去世之后,按理说这个时候的林徽因已经对她产生不了任何威胁,但是她还是给自己树了一个假想敌。通过各种诉说也好,杜撰也好,去诋毁林徽因。因为在她的世界里,梁思成这个男人大过天,爱情婚姻大过天,所以假想敌也是敌人,每天我在脑海里萦绕的都是她。
我觉得这可能跟林徽因和林沫两个人不同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对自己的自信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我一向主张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热爱,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很容易把男人和爱情看得大过天,越紧张,越不放手,越焦虑,反而越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浪淘沙 发表于 2022-12-15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5 08:29
1953年,林徽因指着吴晗怒道:我林氏满门忠烈,你又算什么东西?
历史百年史 2022-12-14 17:17 发表于湖 ...

非常感谢  知青战友这样关注拙作  知音难觅  战友的这样全面系统的转发非常精彩   由于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  所以  不能很好的回复  见谅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淘沙 发表于 2022-12-15 10:13
非常感谢  知青战友这样关注拙作  知音难觅  战友的这样全面系统的转发非常精彩   由于没有来得及消化吸 ...

我是木材厂的,当年我们厂有好多人参与城墙保护,我的师傅盛昌就见过林徽因,他是1953去北京呆了好久,当时毛主席都不同意进北京,要求都在香山办公,还要修复圆明园做中央办公厅,他就是专门修复圆明园的,后来刘少奇下令圆明园全部拆除,实际上,他说,圆明园都修得挺好了。当时就是木架子烧了,石头建筑还在。是刘少奇让拆除,要建蔬菜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浪淘沙 发表于 2022-12-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2-12-15 10:26
我是木材厂的,当年我们厂有好多人参与城墙保护,我的师傅盛昌就见过林徽因,他是1953去北京呆了好久,当 ...

刘少奇同志 目光短浅  历史就是公正的  当时  我真不知道总理是怎样一个心情  下级服从上级  看来总理也是不敢得罪刘少奇的   就是他一个人的决策  实在太可惜了 看来毛主席对刘少奇的评价还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6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