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264|回复: 12

专访梁晓声:用《人世间》,写就温暖人间事

[复制链接]
大雁 发表于 2022-2-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访梁晓声:用《人世间》,写就温暖人间事
媒体:中国青年杂志 2022-02-05 20:10
原创 屈舒鹤 中国青年杂志

编者按:
2022年1月28日,58集开年大剧《人世间》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重磅开播。该剧原著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同名小说,曾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人世间》用细腻的笔触,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新旧嬗变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跌宕壮阔的人民史诗,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追求。
原著作者梁晓声为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曾创作出版大量极具影响力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人世间》导演李路为中国知名电视剧导演、制片人,曾执导《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现象级影视作品。
即日起,《中国青年》杂志全媒体推出“走进《人世间》,品人间烟火”系列报道,通过人物专访、编辑手记、文艺评论等方式,独家对话《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和导演李路等,带读者朋友们深入走进《人世间》的创作始末,翻开这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中国百姓生活史”。
“走进《人世间》,品人间烟火”系列报道②
专访梁晓声:用《人世间》,写就温暖人间事
文/本刊实习记者 屈舒鹤
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摞纸,这便是115万字的《人世间》诞生的地方。
5年时光,每天10个小时,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时间在稿纸里开出一朵朵花。著名作家梁晓声用手中的笔,一横一撇写下了中国老百姓几十年里的生活变化。
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作家,终于在2016年底完成了《人世间》三卷本的初稿。随后又用半年多的时间,对全书进一步修改。此时,他已经68岁。
2018年,在著名出版人皮钧、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师东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小说《人世间》,共三卷,100余万字,李师东和李钊平担任责任编辑。2019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2年1月28日,由《人世间》改编的58集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成为开年大剧,用温暖良善的基调,陪全国观众共度壬寅虎年的新春佳节。
电视剧《人世间》开播当天,《中国青年》杂志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梁晓声,这位73岁的作家精神矍铄,谈话间字字铿锵。他说,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创作,也始终站在老百姓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中。
“手作”匠人
《中国青年》:创作《人世间》这样一本百万字的作品,您每天是怎样的写作状态?
梁晓声:写作就是“坚持”二字。因为这是件既累脑又累身体的事,总得一直端坐着,所以我这几十年来只要写作,就必须戴颈托,把脖子托起来。如果不戴,就很难写出字,(手)这一部分的神经是不听使唤的。其实说起来,我的这种状态和现在青年朋友们上班、加班的状态差不多,我通常一天要伏案工作10个小时以上,这些年轻人也是,他们上下班还要挤地铁,甚至要从很远的地方赶到市里,有时还会加班到深夜,日复一日,这也是一种坚持。
《中国青年》:您还保持着手写的习惯吗?
梁晓声:至今都是。我曾经考虑过学着用电脑打字,但我打字太慢了,会导致思维中断,有种烦躁感。这时我就又拿过来纸和笔,一拿起笔,心就静了,那种习惯性就来了。纸笔对我来说就是心到手到。现在我如果要和《人世间》的导演李路交流一些观剧后的感想,也会先用铅笔写在纸上,形成文字,然后再用手机照下来,传给他们。
一种信任
《中国青年》:您在写《人世间》的时候,其他出版社也非常看好这本书,但您最终选择了中青社,做出这种选择是出于什么原因?
梁晓声:我在考虑把书稿给哪个出版社的时候,除了考虑出版社本身的功力之外,我还会有一些情感考虑。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青年文学》杂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给过我热情的关注。近些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几本散文集,还正在编辑出版“梁晓声知青小说精品系列”八卷本,本来就有一种相互信任的亲密关系。我还和中青社的李师东同志(现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是复旦大学校友,我是他的师兄。我曾多次看过他的评论文章,他是位非常有水准的文学评论家。另外我和中青社的皮钧同志(现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钊平同志(现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多次接触过,我们之间也有非常好的友情。

《人世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中国青年》: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会涉及原著情节的删减、人物性格的重塑,甚至是人物命运走向的转变。对此有些原作者会有抵触心理,但您好像完全没有?
梁晓声:拍电视剧和写小说是不一样的,其中的矛盾、冲突、线索都会发生改变。我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各工作了12年,所以我深知,要把一部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中间会有相当艰难的取舍。我也深知,在改编的过程中,原作者往往难以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这就好比裁缝做衣服,如果料子是别人送来的,剪裁起来就会很利落;但如果是自己织的料子,下剪刀前就会踌躇再三。那么交给别人来改编,就会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思维定势。

《人世间》剧照
《中国青年》:您对电视剧《人世间》的导演李路非常信任,亲笔写了授权书给他,这种信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梁晓声:我和李路导演有过几次交谈,我深切地感觉到,我们对以往年代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感知,对想要反映人物命运的那种温情,有一样的共识。另外改编的过程涉及四个方面,除了我作为原作者,还有导演、编剧、投资方。要想让四方达成改编方向上的一致,需要大量时间来磨合,有时可能陷入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状态,进展就会相当缓慢。这有点像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以谁为集中?我觉得当然得是导演,我既然信任李路导演的艺术感觉,那么就放心地交给他来完成。
《人世间》的人间事
《中国青年》:您之前创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知青文学作品,是如何想到要构思《人世间》这样一部时间横跨半个世纪的作品的?
梁晓声: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通过书写人物命运的种种变迁,以此来反映大时代的演进过程。在《人世间》里,主人公周秉昆的工作单位是酱油厂,实际上我的小弟弟曾经就是酱油厂的工人,而我和我的知青朋友们则像书里的大哥周秉义。每次回家探亲,我都会看到我的小弟弟和工友们之间的情谊。所以当时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以后有精力,我一定要用笔把他们的感情记录下来。这个(工友)群体实际上在许多作品中被边缘化了,几乎很少有关于小弟弟小妹妹们的故事,《人世间》以他们为原型,也算是圆了我的夙愿。
《中国青年》:书中有哪个人物是您自己的影子吗?
梁晓声:周家三个孩子身上的特质我都有一些,比如周秉昆和他哥们儿之间的友谊,就和我做知青时对朋友们的感情一样,面对知青朋友的祸福命运,我能做到挺身而出。周秉义身上的理性,是我后来逐渐习得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自己也慢慢成熟一些,还有周蓉身上的特立独行也是我所喜欢的。

《人世间》周秉昆剧照
我的写作,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当我写到周秉昆挺身而出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你相信人就应该这样做吗?你现在还能做到这样吗?你仍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值得的吗?虽然我已经70多岁了,但以我的人生经历来看,我认为周秉昆这样做是对的,只有我自己相信了,我的故事才会自然而然地写出来。
我认为没有作家能够仅凭经验和技巧,就能把自己并不相信的价值观写出来,能写出来的,一定都是发自内心的表达。
《中国青年》:您一定是对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极浓烈的感情,才能够书写这部包罗万象的“人间事”,那您觉得自己写得最动情的是哪几个情节?
梁晓声:每当我写到人和人之间从相识、相知,再到莫逆之交;写到即使面对外界的种种压力,人们之间仍有相互的体恤、理解,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每每写到这些,我心里都会觉得温暖,因为我觉得我写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最基础的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感情。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就是凭着这些感情来进化,所以不论是灾难、战争,还是时代转折期的阵痛,我们不仅看到了社会咄咄逼人的压迫感,更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种温暖恰恰是我在这部100多万字的小说里最想表达的。
做个简单的青年人
《中国青年》:您曾多次在一些演讲和采访中提及,要把学生拉回到书卷中。您希望当下的青年和书本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梁晓声:政府工作报告曾数次提及打造“书香社会”,书籍对青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想强调的是,与人类有古老的密切关系,对人类进化起到巨大作用的,是广泛意义上的书籍,不是专指小说,所以虽然我是写小说的,但我坚决反对一谈到读书就专指要读文学作品。
一个人可以不读小说,但是要读书籍,人物传记的、历史的、科普的、科学研究的,还有很多植物学、动物学的书,这些都非常有趣。就算像我这样天天写小说的人,也不能只读小说。我希望年轻人读的书越多越好!
《中国青年》:现在青年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了,但也有独属于年轻一代的困苦、迷茫和挣扎,您在书里写出一种生活虽然复杂,但生命依然热烈昂扬的况味,这是对当下人们的一种关怀吗?
梁晓声:不管时代怎么变,只要做到为人简单,你所看到的生活就会变得简单。假设一个情形:有人要跳楼,下面一堆围观人群,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的、有能力的人,你务必要尽可能地制止悲剧发生;如果做不到,也该去制止那些起哄的、不断用言语刺激跳楼者的人。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最起码你不要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请带着忧伤离开,并寻找有能力解救跳楼者的人。
不管时代和环境如何改变,善良与勇敢永远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品质。
在我的作品里,那些人物就是这样做的,正因为我坚信善良和勇敢很重要,所以我才会执拗地写下来。
“走进《人世间》,品人间烟火”系列报道
原标题:《专访梁晓声:用《人世间》,写就温暖人间事》

7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7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be7f90f418864075970b6be6212996f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梅 发表于 2022-2-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雁的介绍,我们这些天也在看这部电视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6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7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2-1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摞纸,这便是115万字的《人世间》诞生的地方。
5年时光,每天10个小时,日升月落,斗转星移,时间在稿纸里开出一朵朵花。著名作家梁晓声用手中的笔,一横一撇写下了中国老百姓几十年里的生活变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6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ac345982b2b7d0a248ec2f40c5ef76094a369ac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4a36acaf2edda3cc312c90fd0fe93901203f92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梅 发表于 2022-2-16 16:14
谢谢大雁的介绍,我们这些天也在看这部电视剧。

是的,我们每天必看这部电视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雁 发表于 2022-2-17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2-2-16 19:20
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摞纸,这便是115万字的《人世间》诞生的地方。
5年时光,每天10个小时,日升月落, ...

多谢留言点评。祝福冬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3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