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范学新

《北大荒知青名人录》出版在即

[复制链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9-1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加雪 发表于 2019-11-3 11:48
史料书籍,有收藏价值。出版后,不知在哪里可以购买到此书?

谢谢荒友关注支持!适当时间准备在哈搞一次发行会。你可先预约订购哦!
联系方式:范学新  135036251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0-11-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热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1-2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1-2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0-12-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笔记)


一曲回荡在历史星空的北大荒知青颂歌  
——读知青战友范学新力作《北大荒知青名人录》


有关读书笔记一类的文章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涉及了。
但是,获赠《北大荒知青名人录》以来,一种沉重的文债陡然从天而降,使我常常不得安生起来。为什么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其主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乱糟糟的,什么都看不进去,因为写作这类文章首先一点就是看。不仅要进去,而且还要出来。
多年何以不玩这个了呢?一个是在文学造诣上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再一个就是在耕耘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本来就力不从心。所以,拖来拖去,直至获赠十年来字字皆辛苦于40天之际,使我透彻心扉的感悟到,书中一个个知青战友的光辉业绩呼之欲出,一个个早已成为国家栋梁杰出人物还在很多岗位上夙兴夜寐,还有一个个早已长眠在这块黑土地上知青战友的似乎还在十分殷切地注视着,一想到这里就什么都不好说了。
首先一点,书中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非常值得我好好学习和赞美的。而且,能够有幸这样近距离重温一遍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风采,也是一段好开心和难忘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我的思绪和情感,也就是说,我的一腔热血开始涌动了起来------
首先说看进去。
遥想当年,这本著作是十分厚重的。我感觉,它是几代北大荒知青杰出英雄人物之集大成,是一首用广大知青战友鲜血和无数青春汗水铸成的英雄史诗。从我国1955年起,以杨华为代表的第一批从北京奔赴亘古荒原北大荒的知青垦荒队,到“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百万知青大军纷至沓来,作者以他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黑土地知青代表人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堪称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扛鼎之作。
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它是当代人和当事人所撰写和完成的。如果没有一种可贵的“铁肩担道义”历史责任感,不可能在退归林下、颐养天年的时候,以个人一己之力,去完成和继续这一工程量十分巨大的“垦荒事业”的(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2-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浪淘沙认真严肃的治学态度,“读进去”“走出来”,发自肺腑的读书笔记,切身体会的感想心得!看后深受感动,甚感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0-12-14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笔记)


他不愧是为北大荒知青名人
不懈讴歌的当代“司马迁”  
——读知青战友范学新力作《北大荒知青名人录》


曾几何时,作为知青战友成员之一的范学新,曾经对当代年轻人称之为毛爷爷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无限信仰和崇拜。
为此,当他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亿万革命人民心中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伟大号召时,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范学新怀揣红宝书,满怀崇高理想,身穿那个时代新款时装——黄色兵团战士棉套服,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奔向了他向往已久的黑土地,奔向了这片广袤肥沃、人迹罕至的北大荒。
从打响应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造就千百万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号召以来,从他以满腔如火一般燃烧的青春炽情投身北大荒这片沃土上以来,作为擅长写作、才华横溢的他,称之为知青战友群体中一名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一点也不为过。我凭直觉相信,他曾经有过无数次这样那样离开黑土地的机会;我还相信我的直觉,如果不是割舍了无数次诸如上学、参军、返城等的前程似锦和“父母在不远游”个人情怀,他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率先离开那个曾经承载的无数梦想北大荒。
但是,他没有动心,依如故我地埋头在北大荒这片沃土上,这是为什么呢?
从时代大背景上看,不难发现,这是因为伟大领袖好导师毛主席永远活在他的心中,因为他曾经紧握拳头、以钢铁般的誓言向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宣誓过,决心一辈子扎根北大荒,一辈子把自己火红的青春献给北大荒这片足以称之为第二故乡的热土上------   
就是这样,他四十年如一日,倾其所有地把人生最宝贵
的大好年华和青春汗水全部奉献给了北大荒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可以说,获赠知青战友范学新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
大荒知青名人录》以来,由于我和知青战友范学新有着十分意想不到的笔墨情缘(2018年10月,我在《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有幸拜读到了他当年用54天日记连载的以红卫兵身份进行的长征纪实,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接连用留言形式完成了54首七律《读范学新红卫兵长征》的同题感怀诗。我们虽然素未谋面,但我早已成为了他神交已久的“铁粉”),所以,当我们初次在一个夕阳红群体里聚会意外相逢时,就一见如故,并且把我破格提拔为了“钢粉”。尽管如此,我当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分享到他献给建国七十年的厚礼,我的喜悦和感动之情,可以说溢于言表。
望着封面上一名在曙光初照的北大荒沃土上驾驶着“东方红”不懈耕耘的战友的身影,我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尤其是当年那场像狂风巨浪一般席卷神州大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幕幕,不期然地重现在了我的眼前。
是的,作为一名曾经是知识青年的我,对于当初的那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再熟悉不过了,在闻听和看到这部具有史诗般的人物生平传记时,一种崇高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
“不是情人不泪流”。我之所能够对这一段历史做出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的重温与回顾,就是想告诉过去和将来,我尊敬的知青战友范学新能够完成这一令人荡气回肠的人物传记是绝非偶然的。
需要指出的是,范学新之所以能够一直根植于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毫不动摇,并且离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人和相当一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除了党组织悉心培养和厚爱,当然离不开那些如他在书中浓墨重彩讴歌和赞美过的许多知青名人对他的鼓舞和鞭策,诸如由当时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授旗的奔赴北大荒的北京知青垦荒队队长杨华同志、诸如享誉全国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知青榜样上海知青金训华同志、诸如为抢救落水羊群献出宝贵生命的天津知青张勇同志等。正是这些知青楷模给了他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成为了生命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和赞誉的。
另外,知青战友范学新之所以能够完成这部可以称之为当代北大荒知青名人“史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除了我们对他个人成长历程做一简单追溯外和剖析外,还与他所处工作岗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诚如他所言,他曾在北大荒垦区人事部门和农垦总局招商办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曾经以单位名义面向全国征集过知青资料。面对来自祖国各地在各条战线上取得骄人成绩、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知青名人资料,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使他久久不能释怀。
星移斗转。2007年,在他完成了职业生涯、退归林下、告老还乡之际,一个在工作岗位上无法企及和实现的梦想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摆上他颐养天年的日程了。他就是以这样的“天时地利”为起点,依如故我地为北大荒这片神奇的黑土地奉献着光和热。
说实话,刚刚获赠该书以来,当然作者并不知道我曾经书写过此类文章,不过是作者对称之为“钢粉”的我一种答谢和馈赠。对于这种知青战友之间的最高礼遇,我喜出望外、激动万分,我当即表示一定写点什么,以示答谢和感动之情。
由于有关读书笔记一类的文章已经有好多年没有涉及了,所以,一时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一种沉重的文债陡然从天而降,使我常常不得安生起来。为什么不能很快兑现诺言,因为写作这类文章首先一点就是看——不仅要看进去,而且还要看出来。
如何完成“看进去”和“看出来”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拖来拖去,直至获赠“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皆辛苦”于40天之际,使我透彻心扉的意识到,书中那些知青战友的光辉业绩呼之欲出,那些早已成为国家栋梁的杰出人物还在很多岗位上夙兴夜寐,还有那些早已长眠在这块黑土地上知青战友仿佛还在注视着自己,一想到这里就什么都不好说了。
我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书中每一个主人公都是非常值得我好好学习和赞美的榜样。而且,能够有幸这样近距离重温一遍他们可歌可泣的业迹和履历,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生际遇。就这样,我的思绪和情感,也就是说,我的一腔热血开始涌动了起来------
首先说看进去。
遥想当年,这本著作有130万字之多,其分量是十分厚重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现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副书记、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才所作的序言,他高度评价了作者的这一壮举。他说:“这本书的编纂,倾注了学新同志对北大荒的一片深情,倾注了他对曾经并肩战斗的兵团战友的眷恋和赞誉,倾注了他十多年的辛劳和心血。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网络中搜索、鉴别、提取、加工、整理、编辑、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付出巨大的时间、劳动成本、是名副其实的自我创作成果,整理抢救了许多珍贵的知青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填补了北大荒历史一个空白,是北大荒一笔财富,是知青磨砺是金、多难兴邦的历史见证,是北大荒一曲铿锵赞歌。”
我感觉,它是几代北大荒知青杰出英雄人物之集大成,是一首广大知青战友用鲜血和青春汗水铸成的英雄史诗。作者以他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这一历史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堪称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扛鼎之作。
尤其是,自从那些描写和反映知青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无论是诞生于黑土地上的《今夜有暴风雪》,还是《雪城》等诸多风靡一时、脍炙人口的不凡之作,它们的成功几乎表现的都是无数知青战友的人生苦旅,几乎通篇都是充满了悲壮的悲剧氛围和感伤情愫,意义更是不同凡响。
客观地说,由于它是当代人和当事人所编纂完成的。如果没有一种可贵的“铁肩担道义”历史责任感,不可能在退归林下、颐养天年的时候,以个人一己之力,去完成和继续这一工程量十分浩繁的“垦荒事业”的。
从目前来看,由于是近距离的人物传略,其史料价值,还不算那么引人注目,这就给尚属个人行为的编纂工作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阻碍。例如,有关方面,还没有产生足够的抢救有关知青人文史料紧迫感的时候,由于作者独具慧眼,从而使他以对这段刻骨铭心的、具有“荷马史诗”般意义的英雄历史情有独钟。甚至可以说是以(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20-12-1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盛谢浪淘沙感情真挚、饱含笔墨的“读书笔记”,“当代司马迁”的赞誉不敢当也!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啊!
我非常赞成战友对知青名人群体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磨砺是金,多难兴邦。温室里培养不出壮苗,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没有知青上山下下乡,就没有人才济济的北大荒知青,甚至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我们不能单纯站在个人得失的角度看问题,必须有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做一个推动历史进步的一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浪淘沙 发表于 2020-12-1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老大哥的回复  感觉得到了验证  感觉信心增加了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0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